在被美國政府以雙反理由踢出欣欣向榮的美國市場后,現在數百家中國光伏企業可能再次被傳統的太陽能消費大戶歐洲以同樣的理由踢出該市場。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下,中國最主要的兩家光伏企業尚德電力和賽維LDK已經瀕臨破產,其市值相對最頂峰時已經跌去95%以上,目前僅分別為1.3億美元和1.7億美元。
于是,悲觀甚至絕望情緒油然而生:這個曾經被中國政府寄予產業轉型和升級厚望的產業,似乎整體性的走到了破產的邊緣。不錯,情況的確已經夠悲觀,但也許尚未到絕望的時候,尤其當我們將其與其他新興產業的崛起模式相對照時。
縱觀中國光伏業十多年的發展史,不難看出,這個行業從誕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中國產業結構轉型樣板的標簽,從各方面看它是再理想不過的標的:中國經濟需要能源保障,而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的可再生能源;中國需要告別簡單的低附加值的制造,而光伏業符合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科技含量高的特點,符合高附加值產業的特點。
更重要的是,光伏業需要較高的初期投入資本、而且生產過程的難度已經被技術含量高的設備大為降低,而這兩項都正合中國過去政府推動和投資拉動型經濟增長模式的胃口,并被政府官員的考核得以保障。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它可以人為降低這個行業的進入門檻,從而使行業迅速繁榮。不錯,這難免會泥沙俱下,但正如互聯網行業今天的健康與繁榮,離不開2000年前后的瘋狂和泡沫四濺,正是泡沫吸引了一流的技術人員、創業者和資本的注意,從而為行業的騰飛積蓄力量。
在短短十年間,中國便涌現了尚德、賽維LDK、英利等一批在資產規模和收入規模上躋身全球前列的領頭羊,你不能說中國在這個行業的政策是無效的、甚至失敗的。不錯,現在這些公司中的很多都有破產的風險,但同樣拿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歷史來看,或許能有新的思路:互聯網在走向健康、理性的成長之前,也經歷了許多次的擠壓泡沫的過程,而誰又能說,這不是光伏業擠泡沫的過程?
要說有什么需要從互聯網行業借鑒的,那就是政府在互聯網行業崛起的過程中扮演角色的方式:政府通過大筆的投資電信等基礎設施,建立適合創業的環境,而不是直接干預市場,是互聯網崛起的關鍵。即便在中國,這一原則在大多數時候也被奇跡般地得以貫徹,這才導致今天中國巨大的互聯網成就——全球最多的互聯網網民,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一批全球資本市場上的佼佼者。
相比在互聯網,中國政府在光伏業上的介入方式就稍顯直接:各地政府為了爭奪光伏業創業人才和資本的流入,甚至是提升本地經濟的科技含量,善意地對企業提供了一系列支持(很多的支持在歐美國家也很普遍,這并非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而這些支持暫時人為地降低了行業的進入門檻和企業的運營成本,有利于行業的快速啟動。
從某種意義上看,政府對光伏業的支持比在互聯網行業見效更快,因為光伏業是一個對固定資產需求非常高的行業,一旦這些資產投資到位,行業的規模也能以可以預見的方式擴張。
以截至2011年底,全球光伏業中資產排名前三的公司為例,賽維LDK的總資產為68.5億美元,First Solar為57.8億美元,尚德電力為45.4億美元,其中三家公司的財產、廠房和設備占總資產比例分別為56.5%、31.5%、34.6%,資產收入比(產生一美元的收入需要的總資產數)分別為3.17,2.1,1.44。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兩點:
• 光伏企業必須將大筆資金投入到固定資產的置辦中,但這也可能暗示這個行業的很多技術都被凝聚到了設備中,技術門檻實際上被降低,特別是在上游的硅片生產環節(賽維LDK就是典型),這就意味著,最大難點就變成設備投資的資金,而這在中國不是難事。
• 設備投資占有較高的資產比重,反過來會提高其產品的固定成本,這導致一旦產能過剩,企業打起價格戰來會不惜血本(理論上只要高于可變成本)。
而這些數據也無法證明中國企業就一定不如西方公司。論將資產轉化為收入的能力,尚德電力甚至遠遠超過了First Solar。在另外一些指標上,尚德電力也比其他中國公司要表現得好很多,雖然不如First Solar那么出色。比如毛利率。
在過去的五年,尚德的毛利率除了在2011年下降為13%,以及受到美國雙反影響,在今年第一季度驟然下降到0.6%,其他時間都在20%左右,這讓該公司仍然有利可圖。不過賽維就沒有這么幸運,雖然它在2007年時的毛利率還高達32.5%,但隨后隨著中國各地大量企業進入上游的硅片制造環節,導致價格急劇下降,它在2009年和2011年的毛利率甚至出現負數。
相比而言,First Solar在2011年的毛利率仍然高達35.1%,而在那之前的幾年,則基本都在40%~55%之間。雖然這部分要歸功于其采用了更為先進的薄膜光伏制造技術,從而使其整體成本上有一定的優勢,但這并非全部。
與中國公司相比,First Solar更注重在研發上的投入,2009年~2011年,它在研發上的投入占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8%,3.7%和5.1%,而尚德分別為1.71%,1.39%和1.23%,賽維分別為0.76%,0.43%和2.16%。
因此,似乎可以這樣解釋中國光伏業目前的困境:由于政府不計成本的支持,和投資者以為未來一定更美好的誤區的形成,導致資本的市場計價原則在這里無法維持,通過投資回報率管理來調節市場的可能性也就沒有了,結果是大量中小企業的介入,使得整個行業剛剛興起,就已經陷入產能過剩不能自拔。
據IMS的數據,中國目前僅晶體硅光伏組件一年的產能就已達到32.6GW左右,非常接近全球一年的需求量。幾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從另一個側面揭示這個行業有多么依靠外部資本:賽維2007年的負債率為47%,而2011年已高達87.7%,尚德2007年的負債率為58%,2011年已經上升到79%;相比之下,First Solar在2007年的負債率為20%,2011年大幅上升后,也僅為37%。
這種模式一方面讓中國企業極易受到國外市場反傾銷的調查,也對一些潛在的優質公司起到劣幣驅逐良幣的作用——在光伏業,企業提高回報率有兩種主要的途徑,一是通過投資研發來提高光電轉化效率,從而獲得回報,一是通過不斷進行規模上的投資,以期通過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
相比前者,在短期內后者更為直接,但很容易陷入產能過剩和價格戰,而一旦價格戰開打,采取前一種途徑的公司也無法幸免,它們實際上面臨短期和長期的利潤都無法賺取的可悲境地。僅僅為了與本地的中小企業、而非國外的強大對手競爭,潛在的好公司們不得不減少在研發上的投資,轉而投資到規模上,以賺取短期的份額和回報。
既然找到了問題的所在,那么接下來的拯救措施也就相對明了:
首先,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套將支持力度與技術水平(如轉化率)相掛鉤的獎勵扶持措施,徹底放棄過去單純基于規模的激勵政策;其次,選擇兩到三家擁有一定競爭力的公司,由中國國有的傳統能源巨頭出面,或者鼓勵有意參與該市場的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參與其私有化,其他企業的存留交由市場決定。
然后,逐步啟動中國光伏市場,并時刻視歐美市場對中國企業的政策,采取對等的開放政策,這樣即便完全失去歐美市場,也可以通過將歐美企業排斥在中國之外,而使中國企業擁有一段積蓄力量的時期。
最后,重中之重,是政府應該退居幕后,成為單純的游戲規則制定者,讓資本的市場定價原則在這里重新生效。最近傳言某地政府試圖通過財政撥款的方式來幫助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這固然可以解決燃眉之急,但卻是下下之策。
于是,悲觀甚至絕望情緒油然而生:這個曾經被中國政府寄予產業轉型和升級厚望的產業,似乎整體性的走到了破產的邊緣。不錯,情況的確已經夠悲觀,但也許尚未到絕望的時候,尤其當我們將其與其他新興產業的崛起模式相對照時。
縱觀中國光伏業十多年的發展史,不難看出,這個行業從誕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中國產業結構轉型樣板的標簽,從各方面看它是再理想不過的標的:中國經濟需要能源保障,而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的可再生能源;中國需要告別簡單的低附加值的制造,而光伏業符合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科技含量高的特點,符合高附加值產業的特點。
更重要的是,光伏業需要較高的初期投入資本、而且生產過程的難度已經被技術含量高的設備大為降低,而這兩項都正合中國過去政府推動和投資拉動型經濟增長模式的胃口,并被政府官員的考核得以保障。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它可以人為降低這個行業的進入門檻,從而使行業迅速繁榮。不錯,這難免會泥沙俱下,但正如互聯網行業今天的健康與繁榮,離不開2000年前后的瘋狂和泡沫四濺,正是泡沫吸引了一流的技術人員、創業者和資本的注意,從而為行業的騰飛積蓄力量。
在短短十年間,中國便涌現了尚德、賽維LDK、英利等一批在資產規模和收入規模上躋身全球前列的領頭羊,你不能說中國在這個行業的政策是無效的、甚至失敗的。不錯,現在這些公司中的很多都有破產的風險,但同樣拿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歷史來看,或許能有新的思路:互聯網在走向健康、理性的成長之前,也經歷了許多次的擠壓泡沫的過程,而誰又能說,這不是光伏業擠泡沫的過程?
要說有什么需要從互聯網行業借鑒的,那就是政府在互聯網行業崛起的過程中扮演角色的方式:政府通過大筆的投資電信等基礎設施,建立適合創業的環境,而不是直接干預市場,是互聯網崛起的關鍵。即便在中國,這一原則在大多數時候也被奇跡般地得以貫徹,這才導致今天中國巨大的互聯網成就——全球最多的互聯網網民,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一批全球資本市場上的佼佼者。
相比在互聯網,中國政府在光伏業上的介入方式就稍顯直接:各地政府為了爭奪光伏業創業人才和資本的流入,甚至是提升本地經濟的科技含量,善意地對企業提供了一系列支持(很多的支持在歐美國家也很普遍,這并非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而這些支持暫時人為地降低了行業的進入門檻和企業的運營成本,有利于行業的快速啟動。
從某種意義上看,政府對光伏業的支持比在互聯網行業見效更快,因為光伏業是一個對固定資產需求非常高的行業,一旦這些資產投資到位,行業的規模也能以可以預見的方式擴張。
以截至2011年底,全球光伏業中資產排名前三的公司為例,賽維LDK的總資產為68.5億美元,First Solar為57.8億美元,尚德電力為45.4億美元,其中三家公司的財產、廠房和設備占總資產比例分別為56.5%、31.5%、34.6%,資產收入比(產生一美元的收入需要的總資產數)分別為3.17,2.1,1.44。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兩點:
• 光伏企業必須將大筆資金投入到固定資產的置辦中,但這也可能暗示這個行業的很多技術都被凝聚到了設備中,技術門檻實際上被降低,特別是在上游的硅片生產環節(賽維LDK就是典型),這就意味著,最大難點就變成設備投資的資金,而這在中國不是難事。
• 設備投資占有較高的資產比重,反過來會提高其產品的固定成本,這導致一旦產能過剩,企業打起價格戰來會不惜血本(理論上只要高于可變成本)。
而這些數據也無法證明中國企業就一定不如西方公司。論將資產轉化為收入的能力,尚德電力甚至遠遠超過了First Solar。在另外一些指標上,尚德電力也比其他中國公司要表現得好很多,雖然不如First Solar那么出色。比如毛利率。
在過去的五年,尚德的毛利率除了在2011年下降為13%,以及受到美國雙反影響,在今年第一季度驟然下降到0.6%,其他時間都在20%左右,這讓該公司仍然有利可圖。不過賽維就沒有這么幸運,雖然它在2007年時的毛利率還高達32.5%,但隨后隨著中國各地大量企業進入上游的硅片制造環節,導致價格急劇下降,它在2009年和2011年的毛利率甚至出現負數。
相比而言,First Solar在2011年的毛利率仍然高達35.1%,而在那之前的幾年,則基本都在40%~55%之間。雖然這部分要歸功于其采用了更為先進的薄膜光伏制造技術,從而使其整體成本上有一定的優勢,但這并非全部。
與中國公司相比,First Solar更注重在研發上的投入,2009年~2011年,它在研發上的投入占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8%,3.7%和5.1%,而尚德分別為1.71%,1.39%和1.23%,賽維分別為0.76%,0.43%和2.16%。
因此,似乎可以這樣解釋中國光伏業目前的困境:由于政府不計成本的支持,和投資者以為未來一定更美好的誤區的形成,導致資本的市場計價原則在這里無法維持,通過投資回報率管理來調節市場的可能性也就沒有了,結果是大量中小企業的介入,使得整個行業剛剛興起,就已經陷入產能過剩不能自拔。
據IMS的數據,中國目前僅晶體硅光伏組件一年的產能就已達到32.6GW左右,非常接近全球一年的需求量。幾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從另一個側面揭示這個行業有多么依靠外部資本:賽維2007年的負債率為47%,而2011年已高達87.7%,尚德2007年的負債率為58%,2011年已經上升到79%;相比之下,First Solar在2007年的負債率為20%,2011年大幅上升后,也僅為37%。
這種模式一方面讓中國企業極易受到國外市場反傾銷的調查,也對一些潛在的優質公司起到劣幣驅逐良幣的作用——在光伏業,企業提高回報率有兩種主要的途徑,一是通過投資研發來提高光電轉化效率,從而獲得回報,一是通過不斷進行規模上的投資,以期通過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
相比前者,在短期內后者更為直接,但很容易陷入產能過剩和價格戰,而一旦價格戰開打,采取前一種途徑的公司也無法幸免,它們實際上面臨短期和長期的利潤都無法賺取的可悲境地。僅僅為了與本地的中小企業、而非國外的強大對手競爭,潛在的好公司們不得不減少在研發上的投資,轉而投資到規模上,以賺取短期的份額和回報。
既然找到了問題的所在,那么接下來的拯救措施也就相對明了:
首先,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套將支持力度與技術水平(如轉化率)相掛鉤的獎勵扶持措施,徹底放棄過去單純基于規模的激勵政策;其次,選擇兩到三家擁有一定競爭力的公司,由中國國有的傳統能源巨頭出面,或者鼓勵有意參與該市場的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參與其私有化,其他企業的存留交由市場決定。
然后,逐步啟動中國光伏市場,并時刻視歐美市場對中國企業的政策,采取對等的開放政策,這樣即便完全失去歐美市場,也可以通過將歐美企業排斥在中國之外,而使中國企業擁有一段積蓄力量的時期。
最后,重中之重,是政府應該退居幕后,成為單純的游戲規則制定者,讓資本的市場定價原則在這里重新生效。最近傳言某地政府試圖通過財政撥款的方式來幫助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這固然可以解決燃眉之急,但卻是下下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