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3日召開的推動江蘇光伏產業與應用領先發展高層匯報會上,來自尚德能源的副總裁龔學進脫稿講述兩個電站的遭遇,引發與會人士熱議。
遭遇一:“2009年我們在某省建了光伏電站,當地政府明確了補貼政策。但是兩年多過去了,它所獲得的電價仍是當地脫硫電價0.25元/度,剩余9毛錢的差價還在政府的紅頭文件上,企業沒有拿到。我們在那里的團隊每年運營費用需要240萬。現在光伏電組一年上網1500萬度電,0.25元一度,拿到手里的錢根本就不夠運營費用和銀行利息。”
遭遇二:“在某地建設的光伏電站,當地電力公司和發改委經過多次協商,給電站的并網時間只有80天。實際上,我們這個電站可以有320天滿負荷發電。更糟糕的是,電網公司要求我們對80天發電電量進行預估,如果少于330萬度,必須向他們補齊,少一度貼1.15元;而如果多了,則必須無償給他們。”
這兩則實例,反映出中國光伏企業開啟國內市場的困難。
副省長史和平說,中國的區域面積這么大,中國能源消耗這么多,但自己生產的產品自己不應用。“前一段,有人對我們光伏產業的發展模式頗有微詞,說‘耗能在我們這里,節能放在國外’。現在,在歐債危機等因素作用之下,國外市場要對我們‘關門’了,困境立刻顯現。”
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范明認為,必須加強宣傳引導,完善扶持政策,盡快啟動光伏產業的內需市場,改變“制造大國、應用弱國”狀態。“如果真正把國內市場充分啟動,產能不僅不會過剩,可能還不夠呢。”
“光伏產業遇到困難,絕不代表光伏行業沒有未來。”與會人士認為,江蘇是經濟大省,去年煤炭消耗了2億多噸。但是,一次能源的總量是有“天花板”的,同時國家還有節能減排的要求,因此,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必須放到重要位置。“去年江蘇用電量是4200億度,其中光伏發電不超過1億度,為四千分之一,如果能用到5%,那可以利用多少光伏產品?”
國內市場難以擴展,因素是多方面的。相關人士指出,首先,雖然國家也啟動了“金太陽工程”等示范項目,但總量很小,支持力度也很不夠;與此同時,已有的政策也沒有完全執行到位。
此外,電網企業對光伏發電上網并不積極——尚德的遭遇之二正是這一現象的典型呈現。來自國網電力的相關人士對此作了一番解釋:“如果光伏發電處處點火,余電上網,逆流而上,會令電網應接不暇,因此需要計劃安排、有序推進”。
有關人士呼吁,國家層面能夠出臺更加完善的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幫助龍頭企業、骨干企業、品牌企業渡過難關。而從長遠看,中國光伏產業要打開國內市場,關鍵還要改變核心技術完全依賴進口的狀態。“光伏企業必須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充分降低成本,才能夠與常規能源競爭,長期靠補貼生存的產業是沒有生命力的。”史和平說。
“增強信心,積極應對!”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表示,目前,從中央領導到國家各有關部門,都在進一步研究相關措施。“怎么能夠更快地通過全面落實可再生能源法,進一步啟動培育我們的光伏應用市場。”他希望江蘇作為全國光伏產業龍頭老大,繼續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積極開拓省內市場,提高光伏發電在能源消費當中的比重;光伏企業也要加強創新,拿出應對之策,通過降本增效,擴大內需市場,走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
遭遇一:“2009年我們在某省建了光伏電站,當地政府明確了補貼政策。但是兩年多過去了,它所獲得的電價仍是當地脫硫電價0.25元/度,剩余9毛錢的差價還在政府的紅頭文件上,企業沒有拿到。我們在那里的團隊每年運營費用需要240萬。現在光伏電組一年上網1500萬度電,0.25元一度,拿到手里的錢根本就不夠運營費用和銀行利息。”
遭遇二:“在某地建設的光伏電站,當地電力公司和發改委經過多次協商,給電站的并網時間只有80天。實際上,我們這個電站可以有320天滿負荷發電。更糟糕的是,電網公司要求我們對80天發電電量進行預估,如果少于330萬度,必須向他們補齊,少一度貼1.15元;而如果多了,則必須無償給他們。”
這兩則實例,反映出中國光伏企業開啟國內市場的困難。
副省長史和平說,中國的區域面積這么大,中國能源消耗這么多,但自己生產的產品自己不應用。“前一段,有人對我們光伏產業的發展模式頗有微詞,說‘耗能在我們這里,節能放在國外’。現在,在歐債危機等因素作用之下,國外市場要對我們‘關門’了,困境立刻顯現。”
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范明認為,必須加強宣傳引導,完善扶持政策,盡快啟動光伏產業的內需市場,改變“制造大國、應用弱國”狀態。“如果真正把國內市場充分啟動,產能不僅不會過剩,可能還不夠呢。”
“光伏產業遇到困難,絕不代表光伏行業沒有未來。”與會人士認為,江蘇是經濟大省,去年煤炭消耗了2億多噸。但是,一次能源的總量是有“天花板”的,同時國家還有節能減排的要求,因此,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必須放到重要位置。“去年江蘇用電量是4200億度,其中光伏發電不超過1億度,為四千分之一,如果能用到5%,那可以利用多少光伏產品?”
國內市場難以擴展,因素是多方面的。相關人士指出,首先,雖然國家也啟動了“金太陽工程”等示范項目,但總量很小,支持力度也很不夠;與此同時,已有的政策也沒有完全執行到位。
此外,電網企業對光伏發電上網并不積極——尚德的遭遇之二正是這一現象的典型呈現。來自國網電力的相關人士對此作了一番解釋:“如果光伏發電處處點火,余電上網,逆流而上,會令電網應接不暇,因此需要計劃安排、有序推進”。
有關人士呼吁,國家層面能夠出臺更加完善的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幫助龍頭企業、骨干企業、品牌企業渡過難關。而從長遠看,中國光伏產業要打開國內市場,關鍵還要改變核心技術完全依賴進口的狀態。“光伏企業必須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充分降低成本,才能夠與常規能源競爭,長期靠補貼生存的產業是沒有生命力的。”史和平說。
“增強信心,積極應對!”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表示,目前,從中央領導到國家各有關部門,都在進一步研究相關措施。“怎么能夠更快地通過全面落實可再生能源法,進一步啟動培育我們的光伏應用市場。”他希望江蘇作為全國光伏產業龍頭老大,繼續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積極開拓省內市場,提高光伏發電在能源消費當中的比重;光伏企業也要加強創新,拿出應對之策,通過降本增效,擴大內需市場,走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