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歐盟來勢洶洶的“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和懲罰性關稅,占據著全球六成以上產能的中國光伏制造業,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除了加大國內市場和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到海外設廠、投資光伏電站,無疑就成為規避貿易壁壘,消化龐大產能的重要途徑。
日前,國家發改委集中批復了15個海外投資項目,涉及能源、金融、通信、基建等領域,其中包括三個光伏海外直接投資項目。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將光伏組件產能轉移到海外,直接投資光伏電站,將成為中國光伏業應對歐美反傾銷制裁和消化過剩產能的“一箭雙雕”之策。
海潤光伏、聚能硅業將投資歐洲光伏電站
這次獲批的三個光伏企業海外項目,分別是漢能集團投資香港上市公司鉑陽太陽能(0566)股份項目,無錫海潤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在羅馬尼亞投資建設122兆瓦光伏電站項目,以及聚能硅業有限公司增資聚能(盧森堡)有限公司并在意大利和希臘投資建設光伏電站項目。
鉑陽太陽能是大規模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及整套生產線提供商,而漢能集團則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商。漢能控股和鉑陽太陽能簽署了總價約18億港幣的股份認購協議,漢能有條件同意按照每股0.1港幣認購股份,分三批認購總量為180億股股份。完成認購后,漢能將擁有后者總股本的57.27%。
無錫海潤光伏科技是國內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之一,在江蘇、安徽擁有五大生產基地。記者從海潤光伏了解到,負責羅馬尼亞122MW(兆瓦)光伏電站的開發的是海潤阿爾卑斯公司,該電站項目總投資為19.82億元人民幣。
江蘇聚能硅業是一家集太陽能光伏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光伏系統安裝、光伏電站建設和運營的大型新能源集團公司,是臺灣茂迪、臺灣旺能在大陸唯一指定硅片供應商。此前,聚能硅業在盧森堡設立了聚能(盧森堡)有限公司,以聚能(盧森堡)有限公司為平臺,聚能硅業先后參與了意大利和希臘多家光伏電站項目建設。9月4日,聚能硅業與希臘方面簽定協議,確定在希臘建造全歐洲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群,10月將正式動工。據測算,此項目可給聚能硅業帶來7200萬歐元的年收入,協議期25年,共可收益18億歐元。
賽迪顧問公司光伏業分析師王勇指出,此次國家發改委批復上述光伏業海外直接投資項目,表明國家支持國內光伏企業走出去。
光伏業走出去戰略提速
在美國和歐盟先后向中國光伏業開展“雙反調查”(美國還向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之后,中國光伏產業面臨極為嚴峻的不利局面。中國光伏產能占據了全球產能的六成份額,受歐洲市場增速放緩拖累,中國快速增長的光伏產能面臨巨大的庫存壓力。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包括無錫尚德和、合光能在內的中國光伏前三大巨頭,合計持有5GW庫存,占全球年需求量的六分之一;而中報顯示,66家A股光伏上市公司上半年存貨共計達450億元。
一方面要面臨貿易壁壘,一方面又要消化產能。在此背景下,實施走出去戰略,向海外轉移產能,甚至在海外投資光伏電站,就成為中國光伏業的一大應對策略。
無錫尚德早在2010年就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造了工廠,目前的產能在50MW左右。阿特斯目前在北美地區的工廠產能為200MW,今年底計劃將提升到400MW。此外,天合光能、昱輝陽光、中電光伏、英利綠色新能源等光伏巨頭,紛紛醞釀到海外設廠。“盡管海外的勞動力成本比國內高出很多,但如果歐盟也效仿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光伏產品征收高額關稅,將產能轉移到海外才能規避這一貿易壁壘。”英利綠色能源宣傳部負責人王志新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除了將產能轉移出去之外,還有一個消化產能的方式,就是直接在海外投資光伏電站。海潤光伏、聚能硅業這次在歐洲的光伏電站項目獲發改委批復,表明國家對這一策略的支持態度。王勇就表示:“一方面光伏材料價格大幅降低,大大降低了光伏電站的成本;另一方面,歐洲國家對光伏發電給予較高的補貼。因此,現在在歐洲投資光伏電站,已經是有利可圖的生意。”
以聚能硅業今年6月與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簽訂的并網合同為例,聚能硅業在意大利撒丁島上的33.98MW光伏電站項目并網,上網電價0.24歐元/千瓦時,其中電價0.08歐元,補貼為0.16歐元,預計該項目的內部收益率將達到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