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警示國有化加重國企負擔,并對小型光伏企業自救寄予厚望
拯救光伏還是光伏自救?
在供應商的聲討中與業界的猜測中,江西賽維LDK走上了國有化之路。
雖然此前對于賽維LDK國有化早有傳言,但消息一出還是在業界引起不小的波瀾。人們感嘆連賽維LDK都國有化的同時,東營光伏被曝出國有化的消息。誰將是下一個被國有化的企業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那么光伏突圍只能國有化嗎?
東營光伏否認國有化中斷
10月22日,江西賽維LDK突然宣布,公司已與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購買協議。根據協議,恒瑞新能源將以0.86美元/ADS的價格收購賽維近期發行的普通股,相當于賽維LDK此次增發前全部發行及流通股本的19.9%,鎖定期180天。
值得一提的是,恒瑞新能源是一家今年9月底剛剛成立的公司,兩大股東分別為北京恒基偉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占股60%、新余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占股40%。
就在消息發布的同一周,10月25日,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江西賽維LDK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發和建設太陽能光伏電站。
毫無疑問,江西恒瑞新能源和中材國際的進入為賽維帶來了轉機。
這種轉機是否會在無錫尚德上演?無錫尚德目前也瀕臨破產邊緣。
事實上,尚德國有的消息也從未停息,9月以來一直有無錫國聯將接盤尚德的消息。但尚德方面始終三緘其口。
就在光伏國有的消息甚囂塵上之時,東營光伏率先國有的消息不脛而走。
據媒體報道,東營市國資委作為東營市政府代表持有CNPV(東營光伏)51%股份,并擁有運營決策權。
對此,東營光伏集團一位女性工作員在電話中告訴記者,“現在還沒有最后決定,現在的消息都是傳言。”然后以不方便接受采訪為由掛斷了電話。
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東營光伏底價可能在1000萬美元。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光伏企業因為“雙反”受國外市場封殺,而國內市場還沒有打開,產能過剩、債臺高筑的矛盾已經達到爆發點,國資出手相救似乎已經迫在眉睫。
但在現供職晶澳的IMSResearch原資深光伏分析師王潤川看來,光伏國有只會更難受,整合更慢,“沒有企業倒閉,將繼續惡性競爭。”
目前企業面臨的狀況,首先需要靠自身,而不能一直依靠外圍的力量。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恒基偉業購買19.9%的股份,對賽維有點杯水車薪,折算下來實際注資只有1億多元。這只能說是調整中的一項措施,并不是說所有的企業都要國產化,是根據每個企業自身的情況,來采取不同形式進行調整。比如有的企業,憑借自身能力能夠渡過危機,而有的企業如賽維、尚德等自身債務都相對比較重,那么需要進行兼并重組來完成企業調整。
國企成本制約整合力度
事實上,在這個時候注資光伏需要勇氣與膽魄。
國有企業在注資的同時,也承擔了一定的債務,“比如賽維、尚德,假如國企都收購過來了,那么同時也繼承了債務。”孟憲淦直言,“國企自己也會考慮,這么做是否合算。”
企業自己救不了,但誰也幫不了。孟憲淦認為,國有化只能看做是根據自身情況采取的一點有效措施,但不能看做是國有化的潮流。“一個是買不起,光伏前十家,資產負債共計1100億,如果國有企業都買下來需要拿出1100億元,買下來,企業就背負了一個大包袱,這等于市場還是沒有,那它重新又活不下去。”
王潤川認為,目前市場沒問題,而問題主要是無序競爭,產能上得太快而以。
“從長遠來看,光伏國有給行業帶來的影響取決于政府是否把光伏產業作為國家核心戰略能源產業予以干涉,若是如此,光伏行業市場化將一去不復返。”蕭函表示。
而光伏企業的國有化,對行業發展幫助有限。孟憲淦稱,以賽維為例,其產品競爭力并不是很好,即使救它,它的市場競爭力還是不好,還需要走很長的路。賽維做萬噸項目花了100億元,而保利協鑫6萬噸的項目花了200億元。
“因為現在主要矛盾是產能過剩與市場需求下降的矛盾,如果說把大家都救活了,那么產能將達到40吉瓦到50吉瓦,那么市場在哪呢,那么還是活不了,現在的問題不是都要國有化,而是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來調整光伏產業的規模,使得過去自由、無序、盲目發展走向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孟憲淦表示。
“恰恰是有些小企業,債務少,而且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在市場開發方面又具有地方優勢,有可能這些企業能夠活下去,反倒是賽維尚德生存下去很難。”孟憲淦這樣說。
這是否說明光伏企業需要做精某一方面,而不要將產業鏈做得太長。孟憲淦表示,“這正是我們以前失策的地方,我們過去老是追求全產業鏈,肥水不外流,但是忽略了戰線拉得太長,企業管理、資金都要達到很大的規模和很高的水平,這就使得企業抵抗風險的水平越來越大,一旦市場發生變化,企業一下就措手不及。這也是行業需要反思的地方。”
拯救光伏還是光伏自救?
在供應商的聲討中與業界的猜測中,江西賽維LDK走上了國有化之路。
雖然此前對于賽維LDK國有化早有傳言,但消息一出還是在業界引起不小的波瀾。人們感嘆連賽維LDK都國有化的同時,東營光伏被曝出國有化的消息。誰將是下一個被國有化的企業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那么光伏突圍只能國有化嗎?
東營光伏否認國有化中斷
10月22日,江西賽維LDK突然宣布,公司已與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購買協議。根據協議,恒瑞新能源將以0.86美元/ADS的價格收購賽維近期發行的普通股,相當于賽維LDK此次增發前全部發行及流通股本的19.9%,鎖定期180天。
值得一提的是,恒瑞新能源是一家今年9月底剛剛成立的公司,兩大股東分別為北京恒基偉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占股60%、新余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占股40%。
就在消息發布的同一周,10月25日,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江西賽維LDK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發和建設太陽能光伏電站。
毫無疑問,江西恒瑞新能源和中材國際的進入為賽維帶來了轉機。
這種轉機是否會在無錫尚德上演?無錫尚德目前也瀕臨破產邊緣。
事實上,尚德國有的消息也從未停息,9月以來一直有無錫國聯將接盤尚德的消息。但尚德方面始終三緘其口。
就在光伏國有的消息甚囂塵上之時,東營光伏率先國有的消息不脛而走。
據媒體報道,東營市國資委作為東營市政府代表持有CNPV(東營光伏)51%股份,并擁有運營決策權。
對此,東營光伏集團一位女性工作員在電話中告訴記者,“現在還沒有最后決定,現在的消息都是傳言。”然后以不方便接受采訪為由掛斷了電話。
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東營光伏底價可能在1000萬美元。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光伏企業因為“雙反”受國外市場封殺,而國內市場還沒有打開,產能過剩、債臺高筑的矛盾已經達到爆發點,國資出手相救似乎已經迫在眉睫。
但在現供職晶澳的IMSResearch原資深光伏分析師王潤川看來,光伏國有只會更難受,整合更慢,“沒有企業倒閉,將繼續惡性競爭。”
目前企業面臨的狀況,首先需要靠自身,而不能一直依靠外圍的力量。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恒基偉業購買19.9%的股份,對賽維有點杯水車薪,折算下來實際注資只有1億多元。這只能說是調整中的一項措施,并不是說所有的企業都要國產化,是根據每個企業自身的情況,來采取不同形式進行調整。比如有的企業,憑借自身能力能夠渡過危機,而有的企業如賽維、尚德等自身債務都相對比較重,那么需要進行兼并重組來完成企業調整。
國企成本制約整合力度
事實上,在這個時候注資光伏需要勇氣與膽魄。
國有企業在注資的同時,也承擔了一定的債務,“比如賽維、尚德,假如國企都收購過來了,那么同時也繼承了債務。”孟憲淦直言,“國企自己也會考慮,這么做是否合算。”
企業自己救不了,但誰也幫不了。孟憲淦認為,國有化只能看做是根據自身情況采取的一點有效措施,但不能看做是國有化的潮流。“一個是買不起,光伏前十家,資產負債共計1100億,如果國有企業都買下來需要拿出1100億元,買下來,企業就背負了一個大包袱,這等于市場還是沒有,那它重新又活不下去。”
王潤川認為,目前市場沒問題,而問題主要是無序競爭,產能上得太快而以。
“從長遠來看,光伏國有給行業帶來的影響取決于政府是否把光伏產業作為國家核心戰略能源產業予以干涉,若是如此,光伏行業市場化將一去不復返。”蕭函表示。
而光伏企業的國有化,對行業發展幫助有限。孟憲淦稱,以賽維為例,其產品競爭力并不是很好,即使救它,它的市場競爭力還是不好,還需要走很長的路。賽維做萬噸項目花了100億元,而保利協鑫6萬噸的項目花了200億元。
“因為現在主要矛盾是產能過剩與市場需求下降的矛盾,如果說把大家都救活了,那么產能將達到40吉瓦到50吉瓦,那么市場在哪呢,那么還是活不了,現在的問題不是都要國有化,而是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來調整光伏產業的規模,使得過去自由、無序、盲目發展走向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孟憲淦表示。
“恰恰是有些小企業,債務少,而且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在市場開發方面又具有地方優勢,有可能這些企業能夠活下去,反倒是賽維尚德生存下去很難。”孟憲淦這樣說。
這是否說明光伏企業需要做精某一方面,而不要將產業鏈做得太長。孟憲淦表示,“這正是我們以前失策的地方,我們過去老是追求全產業鏈,肥水不外流,但是忽略了戰線拉得太長,企業管理、資金都要達到很大的規模和很高的水平,這就使得企業抵抗風險的水平越來越大,一旦市場發生變化,企業一下就措手不及。這也是行業需要反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