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國際貿易爭端愈演愈烈,先是美國歐盟對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進行反補貼反侵銷調查,再是中國迎起反擊,商務部對歐盟對多晶硅雙反立案。面對歐美等國光伏市場的不穩定性,作為擁有權世界最大生產量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是一項很大的挑戰。那么我國光伏企業如何快速調整戰略,尋找新的盈利點也成為光伏產業的當務之急。
下文是摘錄搜狐新聞關于光伏業出路的部分觀點:
要分析中國光伏業的發展必須要明白現在中國光伏產業的現狀。美歐同舉貿易保護大棒使得國內光伏企業90%以上產品銷往國外,每年銷往美國約占總出口額的10%,歐盟銷量占據我國全部產量的70%,貿易金額超過200億美元。可想而知美國、歐盟雙雙舉起貿易保護大棒對中國光伏業的打擊之大。
據了解,美國商務部將對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尚德電力征收約36%的關稅、天合光能將面臨約23.75%的關稅。另外,逾100家中國生產商和出口商將面臨總計約31%的關稅,同時其他中國企業亦會面臨總共逾250%的關稅。
美國終裁結果一宣布,歐盟就雪上加霜。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所教授林伯強看來,高額的關稅必將加重企業的負擔,很顯然美國的關稅將使國內組件在美國市場失去價格上的競爭力。而一旦歐盟也大幅征收雙反稅,中國失去的將不僅僅是歐洲市場,一大批中小企業都將面臨停產。
針對歐美頻頻在光伏領域的“進攻”,中國方面也準備了相應的反制措施。事實上,在太陽能電池生產及新能源領域,中美歐企業間有著密切合作,中國企業在將產品出口到歐美的同時,也進口其多晶硅和設備。據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去年多晶硅進口量仍高達64416噸,輸出國以美、德、韓三國為主。
作為回擊,我國已對從美國、歐盟和南韓進口的太陽能級多晶硅展開調查。而針對歐盟的反制也早就啟動,中國商務部已正式將歐盟光伏補貼歧視性措施訴至WTO。
但是,歐美等國對我國發起的“雙反”調查也暴露出我國光伏產業大規模快速發展表象下的隱憂。
嚴重依賴外需就是我國光伏業最大的隱患。據悉,現今多數上市光伏企業的外銷比例仍然超過50%以上,在國內光伏政策的扶持下,國內光伏企業能否快速在國內市場找準位置還很難說。
美國、歐盟雙反讓我們意識到,發展太陽能等新興產業既要著眼國際市場,也要發展國內市場,而且應當盡可能市場多元化,嚴重依賴單一市場,在國外市場需求狀況發生不利變化時,企業可能將遭到致命沖擊。
此外,國內組件在國外市場最主要的競爭優勢就是價格。這也是國內企業頻頻遭到“雙反”調查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時,由于并不具備核心技術,導致中國光伏業雖然掌控了產能,但卻缺乏定價權。隨著海外經濟低迷,光伏產品出口量降低和接連不斷的雙反調查,把產能過剩的中國光伏業一步步逼到了死角。在今后的國際競爭中,如何突破美歐技術壁壘,拿回話語權值得業內深思。
在內憂外患下,投資電站已成為行業趨勢。據了解,很多國內光伏企業開始投資下游的光伏電站來尋找新出路。
據了解,9月海潤光伏投資2.46億元在甘肅金昌建造一個20兆瓦光伏電站,隨即在新疆柯坪縣也準備投資建設一個20兆瓦的光伏電站,投資為2.47億元;而天華陽光在全球的光伏電站安裝量將達到650兆瓦,其中南美洲就將達到100兆瓦。
在海潤光伏CEO楊懷進看來,國內的電池組件企業把業務延伸向下游的電站業務已成行業趨勢,做光伏電站是目前行業唯一的出路。
據了解,企業向下游投資光伏電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能消化自己的組件產品,來刺激銷售;另一方面則是因建電站有合理利潤可圖,這也是現階段盈利相對穩定的環節,可以讓年底的財務報表不會太過“難看”。
下文是摘錄搜狐新聞關于光伏業出路的部分觀點:
要分析中國光伏業的發展必須要明白現在中國光伏產業的現狀。美歐同舉貿易保護大棒使得國內光伏企業90%以上產品銷往國外,每年銷往美國約占總出口額的10%,歐盟銷量占據我國全部產量的70%,貿易金額超過200億美元。可想而知美國、歐盟雙雙舉起貿易保護大棒對中國光伏業的打擊之大。
據了解,美國商務部將對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尚德電力征收約36%的關稅、天合光能將面臨約23.75%的關稅。另外,逾100家中國生產商和出口商將面臨總計約31%的關稅,同時其他中國企業亦會面臨總共逾250%的關稅。
美國終裁結果一宣布,歐盟就雪上加霜。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所教授林伯強看來,高額的關稅必將加重企業的負擔,很顯然美國的關稅將使國內組件在美國市場失去價格上的競爭力。而一旦歐盟也大幅征收雙反稅,中國失去的將不僅僅是歐洲市場,一大批中小企業都將面臨停產。
針對歐美頻頻在光伏領域的“進攻”,中國方面也準備了相應的反制措施。事實上,在太陽能電池生產及新能源領域,中美歐企業間有著密切合作,中國企業在將產品出口到歐美的同時,也進口其多晶硅和設備。據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去年多晶硅進口量仍高達64416噸,輸出國以美、德、韓三國為主。
作為回擊,我國已對從美國、歐盟和南韓進口的太陽能級多晶硅展開調查。而針對歐盟的反制也早就啟動,中國商務部已正式將歐盟光伏補貼歧視性措施訴至WTO。
但是,歐美等國對我國發起的“雙反”調查也暴露出我國光伏產業大規模快速發展表象下的隱憂。
嚴重依賴外需就是我國光伏業最大的隱患。據悉,現今多數上市光伏企業的外銷比例仍然超過50%以上,在國內光伏政策的扶持下,國內光伏企業能否快速在國內市場找準位置還很難說。
美國、歐盟雙反讓我們意識到,發展太陽能等新興產業既要著眼國際市場,也要發展國內市場,而且應當盡可能市場多元化,嚴重依賴單一市場,在國外市場需求狀況發生不利變化時,企業可能將遭到致命沖擊。
此外,國內組件在國外市場最主要的競爭優勢就是價格。這也是國內企業頻頻遭到“雙反”調查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時,由于并不具備核心技術,導致中國光伏業雖然掌控了產能,但卻缺乏定價權。隨著海外經濟低迷,光伏產品出口量降低和接連不斷的雙反調查,把產能過剩的中國光伏業一步步逼到了死角。在今后的國際競爭中,如何突破美歐技術壁壘,拿回話語權值得業內深思。
在內憂外患下,投資電站已成為行業趨勢。據了解,很多國內光伏企業開始投資下游的光伏電站來尋找新出路。
據了解,9月海潤光伏投資2.46億元在甘肅金昌建造一個20兆瓦光伏電站,隨即在新疆柯坪縣也準備投資建設一個20兆瓦的光伏電站,投資為2.47億元;而天華陽光在全球的光伏電站安裝量將達到650兆瓦,其中南美洲就將達到100兆瓦。
在海潤光伏CEO楊懷進看來,國內的電池組件企業把業務延伸向下游的電站業務已成行業趨勢,做光伏電站是目前行業唯一的出路。
據了解,企業向下游投資光伏電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能消化自己的組件產品,來刺激銷售;另一方面則是因建電站有合理利潤可圖,這也是現階段盈利相對穩定的環節,可以讓年底的財務報表不會太過“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