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需要有責任心的研究文章。光伏,一個關乎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產業正在經歷血雨腥風的產業整合階段,如果缺少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分析是悲哀,如果太多的只坐在辦公室抄網上文章、人云亦云的分析更是悲哀,觀點建立在轉手信息之上,觀點又被繼續抄襲則是悲哀中的悲哀。《回答當前光伏產業幾個問題》是一篇本著認真的態度、深入研究而負責任的好文章。
文章對光伏產業整合的殘酷性分析不夠,如以此分析制定政策將導致重大偏差。文章讀畢,非專業人士會以為光伏產業的問題沒那么嚴重,光伏產業的春天就在不遠處。錯了,中國的光伏產業整合還需3年以上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優秀、規模企業長時間不賺錢,大批企業將不復存在。這個過程的結果,或完成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或完成中國制造的“定格”。究其原因,源于以下幾點分析的不夠深入。
1)“相對過剩”的提法只能是相對正確。真正意義上的“絕對過剩”只能是需求徹底不存在了,除非滿足人類需求的商品出現革命性的變化,否則這種情況幾乎不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講,任何過剩都是相對過剩。對于今日之中國光伏過分強調這一點,容易誤導社會,如再以此制定產業政策更為可怕。
2)“開發市場”要量力而行。文章所指“開發市場”是指國內市場,而這一定離不開國家的承受力問題。根據國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算一個賬:光伏發電建設目標20GW,假設其中10GW分布式的完成采用“金太陽”補貼辦法,按照10MW建設系統成本為1億元計,則10GW的總需求為1000個億,根據對建筑總成本補貼50%計,國家需補貼500億元;另外10GW享受電價補貼,根據文章的計算方式,10GW25年可發電3000億千瓦時,如按每千瓦時補0.5元(青海應補0.646元)計,國家就這10GW所發的電,25年需補1500億元。
3)對光伏發電的大規模商業化運作的分析不夠深入。一個產業如果不能夠大規模商業化運作終究是有問題的,光伏產業的大規模商業化運作的實現是一個集平價上網、智能電網、儲能技術和電網支持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即“平價上網”僅僅是光伏產業大規模商業運作的重要條件之一,如果只強調平價上網的意義也會誤導社會。
無論如何,在現今的光伏分析市場中能夠遇到這樣認真的人、認真的態度、認真的文章、讓你值得認真去讀實在是一大快事。
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 紅煒
2012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