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海(@和海一樣的新能源)位于北京順義的家是一座地上三層外加半層閣樓的小別墅,打眼望上去與鄰居的房子并無區別。但不久后,這座房子的屋頂和外墻面上就會布上薄膜電池,變身為一個小型的“光伏發電廠”。
12月12日,這座房子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冒雪而來的一行五人是國家電網北京局和順義分局客服部及電研院的領導,他們是專門來看如海家的“屋頂”。經過現場討論,國網市局的工作人員消除了如海之前的誤解:1.7萬元的系統接入費并非全部出自如海,電能表在內的大頭都將由國網承擔。
如海發了條微博說:“國網太給力了!”
一個多月前的11月5日,如海正式向國網北京市順義區供電局遞交自家屋頂3KW分布式光伏屋頂發電并網申請,他想通過這個項目“見證國網并網新政的執行落實情況”。
并網新政
如海所謂的“并網新政”是說10月26日國家電網公司正式發布的《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提到,分布式光伏發電分散接入低壓配電網,允許富余電力上網,電網企業按國家政策全額收購富余電力;由分布式光伏接入引起的公共電網改造,以及接入公共電網的接網工程全部由電網企業投資。
“允許富余電力上網”——這句話如海已經等了一年多了。
2011年,如海萌生了自己的光伏創業想法。他在一些朋友的幫助下購買了一些薄膜電池,計劃把這些電池布置在自己的房子上,建造一個小型“發電廠”。如海打印了申請報告,先后去了順義供電局和北京供電局,但當時沒有并網的政策,電力部門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樣的申請,項目就暫時擱置了。
2011年到2012年,歐美“雙反”的輪番轟炸加上行業自身諸多問題的集中釋放使得國內的光伏行業一直處于寒冬之中。如海是一家太陽能電池制造設備提供商的物流經理,同樣經歷了寒冬的他把這次的危機當作一次洗牌,他說:“化石能源是有限的,太陽能是無限的,以無限對有限,肯定是無限贏。”
如海指著窗外的寫字樓對記者說,最適合分布式光伏的地方其實是寫字樓和工廠,他們有屋頂、耗電量大、電價高。事實上,從2012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各種政策的推動,學界和商界都開始把目光轉向分布式光伏。但是這種關注從紅頭文件降落到屋頂卻遇到了很多麻煩:大企業對節能成本不在乎,小企業擔心風險——想找到一塊合適的屋頂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樣的麻煩也不僅僅在中國才有,斯坦福大學專門研究環境經濟學和能源政策的于洋介紹,國外的“屋頂太陽能”項目基本上沒有實現向電網輸電的效果。
分布式電力系統曾經較為普遍的電網運營模式,因為過去供電主要集中在人群聚居地附近。之所以后來慢慢演化成為集中式大電網模式,是因為大電網不僅增強了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性,也通過資源整合降低了發電成本和裝機等設備的固定投入成本、增強了電力市場的流通性、降低了電力市場的交易成本。“這一事實至今并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于洋說。
于洋還介紹道,當不穩定新能源(風電、太陽能等)被預期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后,一些學者提出,分布式發電的模式也許在一些條件下比大型集中式供電更為適合新能源的利用;同時也有不少觀點認為,集中式大電網的系統穩定性和彈性以及資源整合能力,更能夠較為有效而便宜的容納不穩定新能源。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能源與氣候項目主任涂建軍也對記者說,如果國內能夠破除分布式光伏產業啟動的各種障礙,尤其是有關各方的利益之爭,分布式光伏在光伏行業的比重預計將可以得到較大提升,這對于深陷歐美雙反調查危機的國內光伏產業將是一個重大利好。不過,由于分布式光伏在國內才剛剛啟動,未來的發展前景還取決于中國政府能否在政策層面協調好有關各方的利益之爭,現在預測這個行業的市場規模恐怕言之過早。
直播審批
國網要從自己手里“購電”了,如海感到有些意外。
9月出臺的《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規定了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支持,此前的各種文件中也不乏積極導向,但一直沒有具體的政策。這次的《意見》就究竟能落實到什么程度?國家電網提出的“支持、歡迎、服務”究竟是不是在作秀?如海想自己嘗試一下并網流程。
11月5日,如海到國網營業廳填寫了一份書面的申請表,國家電網接受了申請表,并承諾在20個工作日內回復。
回到家后,如海開始在微博上對他的嘗試進行“直播”。他寫道:項目系統功率為3KW,采用的是非晶硅薄膜,起初的設計是電力自發自用多余上傳,估計每天能夠發電10度,按照并網電價1元計算的話投資回報為8年。
如海的微博名叫“和海一樣的新能源”,他經常在上面進行一些政策解讀和呼吁,堅持每天一篇原創文章,是光伏圈內的“草根明星”,他的一組文章還被印成了新華社內參。
11月15日,國網告知如海度電補貼需要經過發改委的項目核準,也就是說,只有在發改委同意的狀況下,如海才能獲得1元的上網電價,否則只能以4角的脫硫煤電價上網。如海算了一筆賬,一套核準需要土地局、環保局、市政規劃局等多個部門的報告,整套報告差不多要花費80萬元,而他項目的投資才3萬元。“家里3KW的電站,對土地、環境其實都沒啥影響,花80萬去審批不是瘋了嗎?”如海對記者說。如海希望發改委將1MW以下的項目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或者干脆把權力下放給國網。
幾天后,國網的客服部和電力設計院派了工作人員到如海家里看項目,詳細問了電池板的安裝位置。如海介紹,項目包括玻璃幕墻10平方米,樓上屋頂20平方米,每天大約能發8、9度電。工作人員找了合適電表接入的地方,覺得沒什么問題,唯一的擔心就是所發電的質量。于洋向記者介紹,分布式新能源發電的調度等技術學術界仍然是研究前沿的熱點,許多重要的問題尚未解決,發電量小、質量得不到保障使得這個項目離市場化和推廣還有很長的距離。
12月5日,國網最終批復了如海的并網申請,同意光伏發電全部并網接入。從遞交申請到拿到電研院的《接入系統報告》和項目接入確認單,國網一共用了23個工作日,比預定的程序超出了3天,但如海表示這畢竟是國網接手的第一個個人屋頂光伏項目,完全可以理解。他第一時間在微博上和關注他的人分享了這個消息。
涂建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海成功通過并網申請的案例表明國網已經開始很嚴肅滴對待分布式光伏發展對其帶來的技術和政策挑戰。
于洋的看法是,目前的“電網向屋頂太陽能用戶購電”政策是一種類似裝機補貼的鼓勵性政策,它比傳統的按裝機容量補貼的政策相比有效率,也更符合經濟規律,但缺點是這一政策僅僅鼓勵了能源轉化技術的進步,對其他分布式新能源利用的相關技術—如整流上網、微網調度等技術—不僅沒有不僅沒激勵作用,一些條件下還有較為負面的作用。因此這類政策都需要較為完善的配套鼓勵政策。
電價玄機
現在,如海要做的是在國網的幫助下繼續爭取1元的上網電價資格。他計劃不再采用“自發自用多余上傳”的接入方式,而是全部上網。這樣,他在使用5角的電的同時可以賣出1元的電,從而達到利益最大化。“勝算很小,”如海笑了一下說,“但我愿意搏一把。”
關于“分布式光伏度電補貼到底是固定電價還是自發自用”這個問題,上海淘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劍洲在一篇文章中這樣說:“分布式光伏補貼方案之前的討論稿鼓勵自發自用模式,要求用戶強制購買光伏電力;政府對于用戶購買的光伏電量,每度電再給予投資方0.4元左右的電價補貼;如用戶消納不了光伏電量,可直接反送入電網,按照1元/度電進行結算。該方案理論上節約了補貼資金,其實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因為電網公司減少了該用戶的賣電收入,取而代之的是用戶向光伏電站投資商進行購電(比向電網購電要便宜一些),財政補貼減少的資金實際上是由電網公司承擔了。如果光伏在某一地區大量投入,電網公司就會產生阻撓心理,畢竟在開支增加(光伏電站運行對于電網的安全影響需要電力公司負責監督和監管)的情況下,減少了收入。”
陸劍洲還說:“此方案最大的隱患在于忽略了未來分布式發電多元化的趨勢,光伏度電補貼和其他能源補貼電價是有差異的,而用戶的正反轉凈計量電表就難以評估其真正電力來源是何方。”他認為固定電價才能夠起到扶植分布式發電行業的作用。
如海的嘗試還引發了關于要不要和如何對分布式新能源發電模式進行鼓勵的討論。
涂建軍說,分布式光伏發展最大的阻力是成本過高。現在政府部門愿意為分布式光伏提供較高的上網電價,這一方面是行業發展的動力,但也是行業做大的阻礙,因為市場容量一大就會出現補貼款項從哪兒來的問題。因此,涂建軍認為光伏行業的制造商需要盡快將光伏單位發電成本降下來,并為光伏發電的不穩定性問題拿出切實可行的技術解決方案。畢竟,一個長期依賴政府補貼并對電網穩定性帶來沖擊的技術是很難有太大的市場潛力的。
于洋的看法是,應當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基于嚴謹的分析上推進。在現階段,對屋頂太陽能項目的補貼,有助于緩解由于歐美雙反和歐美錯誤新能源政策導致的歐美市場不振給我國新能源企業帶來的暫時性困難。但不宜像前些年世界各國都跟風式的學習德國FIT補貼模式那樣,還沒有過對補貼對象和補貼目的進行慎重分析、對補貼對象特征和補貼作用機制還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大干快上,最后導致歐美和其他國家新能源利用的各個技術緩解發展不均衡,最后導致市場蕭條。我國對于分布式新能源發電模式是否和如何鼓勵的問題,一定要汲取世界各國前一階段新能源政策的教訓,補貼的推出和設計一定要建立在對分布式新能源發展的目的、路徑和補貼作用機制的充分研究的基礎上。
如海每一次發在微博上的項目進展都會吸引很多人的關注,有人表示祝賀,有人希望從中發現商機。如海希望自己是一個開路者,以實際行動為后來的人開辟一條道路,也讓更多人來關注光伏行業。他特別提到了國網的配合,他希望在充分的溝通中找個適合這個行業發展的最佳模式。
12月12日,這座房子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冒雪而來的一行五人是國家電網北京局和順義分局客服部及電研院的領導,他們是專門來看如海家的“屋頂”。經過現場討論,國網市局的工作人員消除了如海之前的誤解:1.7萬元的系統接入費并非全部出自如海,電能表在內的大頭都將由國網承擔。
如海發了條微博說:“國網太給力了!”
一個多月前的11月5日,如海正式向國網北京市順義區供電局遞交自家屋頂3KW分布式光伏屋頂發電并網申請,他想通過這個項目“見證國網并網新政的執行落實情況”。
并網新政
如海所謂的“并網新政”是說10月26日國家電網公司正式發布的《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提到,分布式光伏發電分散接入低壓配電網,允許富余電力上網,電網企業按國家政策全額收購富余電力;由分布式光伏接入引起的公共電網改造,以及接入公共電網的接網工程全部由電網企業投資。
“允許富余電力上網”——這句話如海已經等了一年多了。
2011年,如海萌生了自己的光伏創業想法。他在一些朋友的幫助下購買了一些薄膜電池,計劃把這些電池布置在自己的房子上,建造一個小型“發電廠”。如海打印了申請報告,先后去了順義供電局和北京供電局,但當時沒有并網的政策,電力部門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樣的申請,項目就暫時擱置了。
2011年到2012年,歐美“雙反”的輪番轟炸加上行業自身諸多問題的集中釋放使得國內的光伏行業一直處于寒冬之中。如海是一家太陽能電池制造設備提供商的物流經理,同樣經歷了寒冬的他把這次的危機當作一次洗牌,他說:“化石能源是有限的,太陽能是無限的,以無限對有限,肯定是無限贏。”
如海指著窗外的寫字樓對記者說,最適合分布式光伏的地方其實是寫字樓和工廠,他們有屋頂、耗電量大、電價高。事實上,從2012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各種政策的推動,學界和商界都開始把目光轉向分布式光伏。但是這種關注從紅頭文件降落到屋頂卻遇到了很多麻煩:大企業對節能成本不在乎,小企業擔心風險——想找到一塊合適的屋頂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樣的麻煩也不僅僅在中國才有,斯坦福大學專門研究環境經濟學和能源政策的于洋介紹,國外的“屋頂太陽能”項目基本上沒有實現向電網輸電的效果。
分布式電力系統曾經較為普遍的電網運營模式,因為過去供電主要集中在人群聚居地附近。之所以后來慢慢演化成為集中式大電網模式,是因為大電網不僅增強了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性,也通過資源整合降低了發電成本和裝機等設備的固定投入成本、增強了電力市場的流通性、降低了電力市場的交易成本。“這一事實至今并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于洋說。
于洋還介紹道,當不穩定新能源(風電、太陽能等)被預期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后,一些學者提出,分布式發電的模式也許在一些條件下比大型集中式供電更為適合新能源的利用;同時也有不少觀點認為,集中式大電網的系統穩定性和彈性以及資源整合能力,更能夠較為有效而便宜的容納不穩定新能源。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能源與氣候項目主任涂建軍也對記者說,如果國內能夠破除分布式光伏產業啟動的各種障礙,尤其是有關各方的利益之爭,分布式光伏在光伏行業的比重預計將可以得到較大提升,這對于深陷歐美雙反調查危機的國內光伏產業將是一個重大利好。不過,由于分布式光伏在國內才剛剛啟動,未來的發展前景還取決于中國政府能否在政策層面協調好有關各方的利益之爭,現在預測這個行業的市場規模恐怕言之過早。
直播審批
國網要從自己手里“購電”了,如海感到有些意外。
9月出臺的《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規定了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支持,此前的各種文件中也不乏積極導向,但一直沒有具體的政策。這次的《意見》就究竟能落實到什么程度?國家電網提出的“支持、歡迎、服務”究竟是不是在作秀?如海想自己嘗試一下并網流程。
11月5日,如海到國網營業廳填寫了一份書面的申請表,國家電網接受了申請表,并承諾在20個工作日內回復。
回到家后,如海開始在微博上對他的嘗試進行“直播”。他寫道:項目系統功率為3KW,采用的是非晶硅薄膜,起初的設計是電力自發自用多余上傳,估計每天能夠發電10度,按照并網電價1元計算的話投資回報為8年。
如海的微博名叫“和海一樣的新能源”,他經常在上面進行一些政策解讀和呼吁,堅持每天一篇原創文章,是光伏圈內的“草根明星”,他的一組文章還被印成了新華社內參。
11月15日,國網告知如海度電補貼需要經過發改委的項目核準,也就是說,只有在發改委同意的狀況下,如海才能獲得1元的上網電價,否則只能以4角的脫硫煤電價上網。如海算了一筆賬,一套核準需要土地局、環保局、市政規劃局等多個部門的報告,整套報告差不多要花費80萬元,而他項目的投資才3萬元。“家里3KW的電站,對土地、環境其實都沒啥影響,花80萬去審批不是瘋了嗎?”如海對記者說。如海希望發改委將1MW以下的項目由核準制改為備案制,或者干脆把權力下放給國網。
幾天后,國網的客服部和電力設計院派了工作人員到如海家里看項目,詳細問了電池板的安裝位置。如海介紹,項目包括玻璃幕墻10平方米,樓上屋頂20平方米,每天大約能發8、9度電。工作人員找了合適電表接入的地方,覺得沒什么問題,唯一的擔心就是所發電的質量。于洋向記者介紹,分布式新能源發電的調度等技術學術界仍然是研究前沿的熱點,許多重要的問題尚未解決,發電量小、質量得不到保障使得這個項目離市場化和推廣還有很長的距離。
12月5日,國網最終批復了如海的并網申請,同意光伏發電全部并網接入。從遞交申請到拿到電研院的《接入系統報告》和項目接入確認單,國網一共用了23個工作日,比預定的程序超出了3天,但如海表示這畢竟是國網接手的第一個個人屋頂光伏項目,完全可以理解。他第一時間在微博上和關注他的人分享了這個消息。
涂建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海成功通過并網申請的案例表明國網已經開始很嚴肅滴對待分布式光伏發展對其帶來的技術和政策挑戰。
于洋的看法是,目前的“電網向屋頂太陽能用戶購電”政策是一種類似裝機補貼的鼓勵性政策,它比傳統的按裝機容量補貼的政策相比有效率,也更符合經濟規律,但缺點是這一政策僅僅鼓勵了能源轉化技術的進步,對其他分布式新能源利用的相關技術—如整流上網、微網調度等技術—不僅沒有不僅沒激勵作用,一些條件下還有較為負面的作用。因此這類政策都需要較為完善的配套鼓勵政策。
電價玄機
現在,如海要做的是在國網的幫助下繼續爭取1元的上網電價資格。他計劃不再采用“自發自用多余上傳”的接入方式,而是全部上網。這樣,他在使用5角的電的同時可以賣出1元的電,從而達到利益最大化。“勝算很小,”如海笑了一下說,“但我愿意搏一把。”
關于“分布式光伏度電補貼到底是固定電價還是自發自用”這個問題,上海淘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劍洲在一篇文章中這樣說:“分布式光伏補貼方案之前的討論稿鼓勵自發自用模式,要求用戶強制購買光伏電力;政府對于用戶購買的光伏電量,每度電再給予投資方0.4元左右的電價補貼;如用戶消納不了光伏電量,可直接反送入電網,按照1元/度電進行結算。該方案理論上節約了補貼資金,其實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因為電網公司減少了該用戶的賣電收入,取而代之的是用戶向光伏電站投資商進行購電(比向電網購電要便宜一些),財政補貼減少的資金實際上是由電網公司承擔了。如果光伏在某一地區大量投入,電網公司就會產生阻撓心理,畢竟在開支增加(光伏電站運行對于電網的安全影響需要電力公司負責監督和監管)的情況下,減少了收入。”
陸劍洲還說:“此方案最大的隱患在于忽略了未來分布式發電多元化的趨勢,光伏度電補貼和其他能源補貼電價是有差異的,而用戶的正反轉凈計量電表就難以評估其真正電力來源是何方。”他認為固定電價才能夠起到扶植分布式發電行業的作用。
如海的嘗試還引發了關于要不要和如何對分布式新能源發電模式進行鼓勵的討論。
涂建軍說,分布式光伏發展最大的阻力是成本過高。現在政府部門愿意為分布式光伏提供較高的上網電價,這一方面是行業發展的動力,但也是行業做大的阻礙,因為市場容量一大就會出現補貼款項從哪兒來的問題。因此,涂建軍認為光伏行業的制造商需要盡快將光伏單位發電成本降下來,并為光伏發電的不穩定性問題拿出切實可行的技術解決方案。畢竟,一個長期依賴政府補貼并對電網穩定性帶來沖擊的技術是很難有太大的市場潛力的。
于洋的看法是,應當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基于嚴謹的分析上推進。在現階段,對屋頂太陽能項目的補貼,有助于緩解由于歐美雙反和歐美錯誤新能源政策導致的歐美市場不振給我國新能源企業帶來的暫時性困難。但不宜像前些年世界各國都跟風式的學習德國FIT補貼模式那樣,還沒有過對補貼對象和補貼目的進行慎重分析、對補貼對象特征和補貼作用機制還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大干快上,最后導致歐美和其他國家新能源利用的各個技術緩解發展不均衡,最后導致市場蕭條。我國對于分布式新能源發電模式是否和如何鼓勵的問題,一定要汲取世界各國前一階段新能源政策的教訓,補貼的推出和設計一定要建立在對分布式新能源發展的目的、路徑和補貼作用機制的充分研究的基礎上。
如海每一次發在微博上的項目進展都會吸引很多人的關注,有人表示祝賀,有人希望從中發現商機。如海希望自己是一個開路者,以實際行動為后來的人開辟一條道路,也讓更多人來關注光伏行業。他特別提到了國網的配合,他希望在充分的溝通中找個適合這個行業發展的最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