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27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昨天(26日),在中國銀行業績發布會上,中行行長李禮輝表示,中行已經把無錫尚德的貸款全部降級為不良貸款。作為產業界一顆曾經耀眼的新星,尚德眼下的遭遇象是一句老話所說:播下的是龍種,收獲的是跳蚤。
2000年,獲得太陽能電池專業博士的施正榮從澳大利亞回國創辦無錫尚德。2005年,注冊成立他本人100%控股的"尚德電力公司",并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不久,股價漲到40美元,施正榮以23億美元成為2006年"中國首富"。創造了一個"財富神話"。可是今年3月,尚德已經無力償還到期債務,當地政府選擇讓尚德公司進入破產重組。
回過頭來看,像尚德這樣的公司,包括整個中國的光伏產業,從它的興辦、成長到全盛時期,我們總能看到政府部門在它后面晃動的身影。甚至對于眼下進入破產重組的尚德,標準普爾的分析師也認為這個結局是:為太陽能行業買單的政府和銀行不愿繼續提供資金。這位分析師說:"任何形式的政府支持都沒有意義,不會有白衣騎士來拯救尚德。"政府因素始終是尚德、以及中國光伏產業持續成長的重要推手,甚至國際資本也把它作為向中國公司下注的一個先決條件。
但是,一旦與政策以及強大的行政權力綁在一起,企業必然對市場反應遲鈍,甚至敢于不理會市場發出的強烈信號,政府常常自己跑去市場中央充當主角,又對市場需求沒有及時反應,造成整個產業的戰略性判斷失誤。
由此看來,處在一個不完全的、被遮蔽的市場環境里,成長起來的也只會是一個不具備完全能力的企業。所以許多高新技術開發區曾經在政府主導下設立的很多"孵化器",但卻沒有真正形成高技術企業創新、成長的有效機制。尚德所面臨的破產重組,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對于本地光伏產業的奢華拯救措施,讓人不由得想到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房利美和房地美在當時美國經濟中的角色和位置。
拋開市場的需求起伏和經濟周期來看,對于一個有生命力的企業來說,真正的孵化器在于市場而不是政府。其實在政府包辦和主導的環境中,試錯和糾錯的成本都太高。因為,政府再怎么扶持,公司龐大的生產能力是需要市場終端需求去消化的,資產負債表、財務報表是要交給市場來判斷和認可的,企業的投資行為只能從市場上獲得回報和收益,政府不能無限制地包辦。
在全球供應鏈時代,企業的成長環境、實體經濟的成長環境,和以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個被托馬斯-弗里德曼稱為平坦的"地球村市場"中,潛伏的風險已經超出我們以往經驗的判斷。面臨風險和困境的,也不僅僅是尚德,還包括曾經輝煌的諾基亞、摩托羅拉、SONY公司、松下公司等等。
制造業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自身龐大的加工能力和產能,除了能主導自己的生產線之外,市場的規模和需求、技術和產品的創新與開發、以及吸納整合資本的能力等同樣重要,如果這些都不能主導,那企業只能被不可控的外部市場、外部需求以及相關政策牽著鼻子走,所謂公司的自主發展,根本免談。(經濟之聲評論員楊春陽)
2000年,獲得太陽能電池專業博士的施正榮從澳大利亞回國創辦無錫尚德。2005年,注冊成立他本人100%控股的"尚德電力公司",并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不久,股價漲到40美元,施正榮以23億美元成為2006年"中國首富"。創造了一個"財富神話"。可是今年3月,尚德已經無力償還到期債務,當地政府選擇讓尚德公司進入破產重組。
回過頭來看,像尚德這樣的公司,包括整個中國的光伏產業,從它的興辦、成長到全盛時期,我們總能看到政府部門在它后面晃動的身影。甚至對于眼下進入破產重組的尚德,標準普爾的分析師也認為這個結局是:為太陽能行業買單的政府和銀行不愿繼續提供資金。這位分析師說:"任何形式的政府支持都沒有意義,不會有白衣騎士來拯救尚德。"政府因素始終是尚德、以及中國光伏產業持續成長的重要推手,甚至國際資本也把它作為向中國公司下注的一個先決條件。
但是,一旦與政策以及強大的行政權力綁在一起,企業必然對市場反應遲鈍,甚至敢于不理會市場發出的強烈信號,政府常常自己跑去市場中央充當主角,又對市場需求沒有及時反應,造成整個產業的戰略性判斷失誤。
由此看來,處在一個不完全的、被遮蔽的市場環境里,成長起來的也只會是一個不具備完全能力的企業。所以許多高新技術開發區曾經在政府主導下設立的很多"孵化器",但卻沒有真正形成高技術企業創新、成長的有效機制。尚德所面臨的破產重組,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對于本地光伏產業的奢華拯救措施,讓人不由得想到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房利美和房地美在當時美國經濟中的角色和位置。
拋開市場的需求起伏和經濟周期來看,對于一個有生命力的企業來說,真正的孵化器在于市場而不是政府。其實在政府包辦和主導的環境中,試錯和糾錯的成本都太高。因為,政府再怎么扶持,公司龐大的生產能力是需要市場終端需求去消化的,資產負債表、財務報表是要交給市場來判斷和認可的,企業的投資行為只能從市場上獲得回報和收益,政府不能無限制地包辦。
在全球供應鏈時代,企業的成長環境、實體經濟的成長環境,和以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個被托馬斯-弗里德曼稱為平坦的"地球村市場"中,潛伏的風險已經超出我們以往經驗的判斷。面臨風險和困境的,也不僅僅是尚德,還包括曾經輝煌的諾基亞、摩托羅拉、SONY公司、松下公司等等。
制造業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自身龐大的加工能力和產能,除了能主導自己的生產線之外,市場的規模和需求、技術和產品的創新與開發、以及吸納整合資本的能力等同樣重要,如果這些都不能主導,那企業只能被不可控的外部市場、外部需求以及相關政策牽著鼻子走,所謂公司的自主發展,根本免談。(經濟之聲評論員楊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