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史珺博士 上海普羅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歐盟宣布對中國光伏進行雙反之后,中歐貿易戰已經事實上打響。
中國商務部在第二天就宣布對法國的葡萄酒進行雙反調查,意味著中國已經開始還擊。
這是正確的策略。
這次歐盟的雙反,雖然暫時執行的是11.8%的低稅率,但是,稅率高低并不是關鍵問題。這與當年日本人到中國,是在滿洲國營造“東亞共榮圈”,還是制造了南京大屠殺慘案,都改變不了挑起戰爭進行侵略的事實。不能說,屠殺三十萬人就是侵略,只殺了三萬人就不是侵略了。
中國政府的高層領導以及商務部應對歐盟雙反,這次態度鮮明,值得敬佩。但反思過程,還顯現中國在國際貿易糾紛處理中的稚嫩。
首先,歐盟本身是歐洲的一級政府,歐盟好比是歐洲各個國家掏錢給自己找了個“爹”,就算這個爹是個“后爹”,也是個家長。雙反制裁是歐盟委員會做出的決策,但中國在相當一段時間,只是通過企業、商會進行斡旋和磋商。最后,到了初裁宣布在即的時候,弄了個機電商會去談,一來,所剩時間廖廖幾天,不可能談實際問題;其次,歐盟沒有義務也沒有時間與一個民間機構進行談判。畢竟,貿易糾紛必須在政府之間進行協商解決,而不是民間團體就能夠解決的,也不是企業呼吁喊話就有用的。
李克強總理到訪歐洲,在瑞士和德國旗幟鮮明地表示了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堅決反對。這是負責任的。作為中國光伏企業的最大“家長”,使光伏企業感到了“家庭”的溫暖,感到了“組織”的存在。但是,歐盟的雙反決定是由歐盟的貿易委員會作出的,在初裁前的那個時間段,各國首腦的表態實際上無關緊要的。因此,盡管27個國家中的18個國家反對,歐盟依然宣布進行雙反。只不過,為了給中國領導人一點面子,將稅率下調了一下,而且還只是暫時的,緩沖期只有兩個月,同時,宣布了8月6號以后的稅率和雙反名單。這實質上是一種進一步的示威和恐嚇手段。
古赫特說的很清楚,“中國領導人善于用胡羅卜加大棒的政策對各國政府施加壓力,但作為貿易委員會,一個重要職責之一,就是要頂住這些壓力。”頗有些惱羞成怒的意味。他還說,“中國領導人的努力,只是浪費時間。”言外之意,要談,也要和我來談,不要越過我和每個成員國單獨談。
從程序上來說,古赫特是對的。從位置來說,他對歐盟是稱職的。歐洲人對中國本質上是看不起的,尤其是,當我們的企業在工廠內部搞什么“萬人示威”的,這些,無疑是小兒科的把戲。中國工廠的工人示威,只不過是給中國政府施加壓力,對歐盟,一定影響都沒有。
但是,有一點歐盟可能是錯了。
中國實現“韜晦”策略,已經很長時間了;“和平崛起”也確實是我們的發展方針。中國政府向來不愿意給別人有任何強勢或者可能引起“威脅”印象的言論和行為,但是,這次,歐盟走過頭了。
光伏產業,作為中國政府確定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其健康成長,對中國的經濟轉型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和不可或卻的重要性。雖然中國的光伏產業在短短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在這個今后最有可能成為替代能源的新能源產業中,中國光伏以每年六千億的產值占據了全球半壁江山,這樣的產業,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是絕無僅有的。對于這樣一個產業,中國政府不可能坐視不理,任由歐美列強蹂躪和滅絕的。
隨后的兩個月,談是一定要談的。但是,中國政府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在戰略上把住先機。自古以來任何戰爭,都是“能戰方能言和”。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殺手锏,沒有攻擊性和殺傷力,歐盟只會斜著眼睛看我們,對我們的任何意見都是高興了聽聽,不高興,理你都多余。
葡萄酒是個很好的反擊點,因為這次雙反,法國政府充當了急先鋒的角色。奧朗德來中國,騙取了一批空客訂單,但回頭還是該反則反。縱觀歐洲歷史,就是一個爾虞我詐和侵略的血腥歷史,所以,我們不要被他們表面的溫文爾雅迷惑了雙眼,要保持警惕,時刻準備打仗,當然,是貿易仗。
有人說,下一步,是對歐洲的汽車進行反擊,這當然也是考慮的一方面。但是,為何不在光伏產業領域內進行反擊呢,這樣,打擊點更精準。光伏產業中,歐盟對中國進口最大的是設備,這幾年的產業蕭條,使得許多公司降價對中國銷售,有的全新設備銷售價格比中國的二手設備還便宜,這難道不是傾銷嗎?多晶硅每年歐盟對中國銷售才幾億美元,但設備是將近兩百億歐元的銷售。對設備進行雙反制裁,才是打蛇打七寸,對歐盟來說,才是致命一擊。
當然,多晶硅我們已經進行了立案,而且善意地多次延后初裁時間。但我們的善意換來的是傲慢的制裁,即便中國總理到歐洲把話都說盡了,他們也沒有延后一天。我們為什么還要委曲求全,給他們這個面子呢?
多晶硅雙反會造成多晶硅成本的增加,會使中國光伏下游的成本上升。但是,現在是貿易戰爭時期,不要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就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何況,如果斷送了國外多晶硅對中國的進口渠道,國內這些多晶硅企業能夠重新開動,雖然短期的成本可能會上升,但假以時日,中國的多晶硅的成本一定會降下來的。
現在,中國的多晶硅企業中,成本大約分為三個檔次,一個是保利協鑫為代表的少數企業,大約20美元/公斤,是中國最低的成本,而且有著世界第一的產能,年產能大約6.5萬噸;如果多晶硅雙反裁定,保利協鑫將是最大的受益公司。而且,他們的價格,也不會因對歐美韓雙反有大幅的上升。雖然只有一家,但由于產能大,因此,能夠對中國的多晶硅價格的穩定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第二個層次的一批企業,成本大約在25美元到30美元之間,這些企業,在貿易戰開打后,應當立即設法降低成本,也會獲得發展的寶貴的緩沖期。
第三個層面的一批企業,這些企業的成本在30~40美元/公斤左右,因此,即便歐美韓的多晶硅不能進入中國,他們在國內的競爭中,也沒有什么優勢,因此,還是擺脫不了覆滅的命運。應當指出的是,即便沒有雙反,沒有貿易戰,這些公司,也還是要倒閉的。
因此,開展貿易戰,對于多晶硅企業,既不可怕,也不是福音。關鍵還是要自己努力,降低自己的成本。
中國光伏產業,現在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鍵階段。貿易戰既然打響,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職責。”作為光伏企業,就不要計較自己一時一地之得失,響應政府,配合政府,齊心協力,奮起反擊,中國光伏才有真正的話語權和主動權。
一旦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真正硬氣起來,真正雄起,開始進行認真的、堅決地反擊和報復,歐盟絕對不會再像現在這樣傲慢無禮,今后,關于與中國的任何貿易糾紛,就不會是我們求爺爺告奶奶地找他們談,而是他們要低下那高貴的頭顱,要主動和中國進行磋商了。
中國作為美國和歐盟的最大貿易國,也是他們的最大進口國,我們有實力也會有辦法和他們進行對抗和周旋。在拿出真正能夠讓歐盟感到疼痛的反擊措施之前,任何談判和磋商都是無濟于事的,哪怕我們再委屈求全,再顧全大局,換來的也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屈辱、挫折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