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日日av拍夜夜添久久免费-中国丰满人妻videoshd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3-10-14 世紀新能源網156170
核心提示: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安徽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安徽省人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安徽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3年8月20日

安徽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是我省加快培育和發展的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服務業緊密結合并極具發展潛力的綜合性產業。主要包括節能產業、環保產業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涉及節能技術和裝備、高效節能產品、節能服務,環保技術和裝備、環保產品、環保服務,以及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

為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強省,建設美好安徽,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2〕19號)、《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生態強省建設實施綱要〉的通知》(皖發〔2012〕24號)有關要求,特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現狀和面臨形勢

(一)發展現狀。

“十一五”以來,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迅速,產值年均增長超過30%,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為推動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1.產業發展初具規模,涌現一批骨干企業和名牌產品。據不完全統計和測算,2012年,我省節能環保產業實現年產值約1100億元,年產值過億元企業達134個,其中:50億元以上企業5個,5-50億元企業39個。主、兼營節能環保上市公司12個,投資安徽的外省籍節能環保上市公司14個。

2.產業創新基礎較好,部分技術達到先進水平。擁有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一批重點高校和科研單位,以及淮南礦業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煤礦生態環境保護國家工程實驗室、奇瑞汽車節能環保國家工程實驗室、江淮國家電動客車整車系統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豐原集團發酵技術國家工程中心等一批國家級企業創新平臺。我省節能環保產業依托相關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創新平臺,通過持續自主研發、攻關和產學研合作,發展水平與發達地區差距不斷縮小,部分技術已處于領先水平。

研究開發出智能電網技術、電動汽車技術、余熱余壓利用設備、光伏建筑系統集成等多項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節能技術、裝備和產品。高效低溫余熱發電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燒結余熱、轉爐汽化蒸汽、高爐沖渣熱水等先進發電技術以及利用焦爐加熱煙氣余熱實施煤調濕技術,已應用于我省鋼鐵企業生產流程,馬鋼集團2臺300平方米燒結余熱設備年發電達1.4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3萬噸、減少碳排放8萬噸。

環保新產品研制和工程應用取得顯著進步。水處理設備和藥劑、除塵脫硫、環境監測儀器及高效曝氣等領域有所突破;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和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等單位的節能環保工程設計服務水平處于國內領先。

資源循環利用方面,銅冶煉爐渣和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廢銅拆解、廢舊鉛回收利用、廢水處理等居于全國前列;煤礦瓦斯綜合治理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取得12項發明專利,制定10項國家和行業標準;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及污染治理系列關鍵技術取得3項發明專利,制定13項國家和行業標準。

3.產業集聚態勢良好,發展布局趨于合理。合肥、蕪湖、馬鞍山3市集中了全省規模較大的高效節能裝備制造企業。合肥、蕪湖和滁州市成為節能環保汽車和家電設計、生產、銷售、物流以及相關配套零配件生產聚集區。蕪湖、合肥2市半導體照明和節能新建材產業全省領先。

合肥、蚌埠、馬鞍山、淮北及安慶5市集中了全省80%以上的水污染和大氣污染治理設備生產企業。合肥、蕪湖、蚌埠、馬鞍山4市節能環保服務業總收入占全省的比例達75%。

淮南市和銅陵有色分別入選國家首批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業,淮北市著手建設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阜陽、滁州、銅陵等市廢棄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已成規模,界首市、鳳陽縣分批獲準建設再生鉛和報廢汽車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

我省節能環保產業雖然實現較大發展,但總體來看,發展水平偏低,與國內發達地區、市場需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一是總體實力不強。產業化程度不高、規模化效應不明顯、科技成果轉化不足、市場競爭力較弱,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滯后,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較少,尚未形成實力較強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園區),節能環保效益不夠顯著。二是創新能力不足。多數企業研發力量薄弱,技術開發投入不足,自主知識產權成果較少。環保裝備總體水平不高,部分關鍵技術與裝備還依賴進口。產業、科技“兩張皮”現象仍較突出。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動力不足。三是政策機制有待完善。節能環保法規和標準體系不健全。財政扶持不足,稅收優惠激勵力度有限。投融資渠道不暢,信貸成本過高,企業融資困難。激勵和補償機制尚未建立。市場不夠規范。

(二)面臨形勢。

從國際看,在應對金融危機和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中,世界主要經濟體都把發展綠色經濟作為刺激經濟增長和轉型的重要內容。發達國家正在研究征收“碳稅”、“碳關稅”,利用節能環保方面的技術優勢,在國際貿易中制造綠色壁壘。面對新的國際經濟形勢,積極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推進經濟發展轉型、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從國內看,面臨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提出了十分迫切的現實需求。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十二五”期間,國家已經并將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刺激節能環保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為節能環保企業的發展提供動力。預計“十二五”末,全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將達到4.5萬億元,市場潛力巨大。

綜合國際國內發展趨勢,未來十年是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難得的歷史機遇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經濟強省”和“生態強省”發展戰略,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省必須順應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積極搶抓機遇,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助推經濟社會持續健康較快發展。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全面轉型、加速崛起、興皖富民”中心任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以重點工程和產業基地建設為著力點,完善政策體系,規范市場運作,加大資金投入,增強節能環保產業核心競爭力,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為我省新興支柱產業,為“經濟強省”、“生態強省”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突出重點,統籌推進。依據全省各地節能環保技術、產業基礎和特點,選擇一批基礎條件較好、技術條件成熟、成長潛力大、產業關聯度高的優勢技術與裝備以及產品與服務重點發展,帶動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

2.集聚發展,發揮優勢。促進節能環保企業和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優勢地區集中,培育節能環保產業園區,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企業集團為核心、專業化中小企業協作配套的產業基地,打造產業集群,發揮規模效應。

3.科技引領,自主創新。加大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撐作用的節能環保關鍵技術,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在全國節能環保市場形成較強的競爭力,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節能環保產業技術、裝備和產品品牌。

4.市場主導,政府推動。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的主體,又要充分發揮政府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推動作用,在政策法規、體制機制、培育市場和產業服務等方面營造良好環境,引導產業規范、有序發展。

5.開放合作,互惠共贏。加強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努力提高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實現優勢互補。加強國內合作,積極開展人才、技術交流,多渠道引進外資和內資。

(三)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20年,努力構建我省涵蓋技術、制造、產品和服務的全產業鏈,形成特色鮮明、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體系,產業規模大幅度增長,產業發展水平在全國位置靠前;將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為我省新興支柱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2.具體目標。

——產業規模加速擴大。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年產值達到2200億元,年均增長率25%以上,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5%以上。節能產業1200億元,環保產業200億元,資源循環利用產業800億元。其中,節能環保服務業產值達到150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占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的比重大幅提高。到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年產值突破6500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以上,成為我省支柱產業之一。

——骨干企業快速增加。到2015年,培育5—10個年產值超過50億元節能環保龍頭企業,20—30個年產值10億元以上、具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的大型節能環保企業或企業集團。到2020年,力爭形成10個100億元,50個超過50億元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建成20個以上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較強競爭優勢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重點打造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基地。

——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到2015年,節能環保裝備和產品質量、性能顯著提高,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到2020年,建立多層次較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節能環保裝備和產品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先進,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重點領域

(一)節能產業重點領域。

重點發展余熱余壓利用、高效節能鍋爐、高效變壓器、智能電網、節能電機、清潔煤技術和設備制造,大力推進節能汽車、家電、電機、半導體照明以及節能建材的使用和生產,著力推動節能服務產業發展。

1.節能技術與裝備。

余熱余壓利用。重點發展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鋼鐵燒結余熱發電技術、轉爐汽化蒸汽發電技術、利用焦爐加熱煙氣余熱實施煤調濕(CMC)技術、高爐沖渣熱水發電技術和裝備等,加強余熱干燥設備、余熱蒸餾設備和余熱發電鍋爐設計、制造和應用。充分發揮海螺、馬鋼等大型企業的技術優勢,著力實現余熱余壓利用技術裝備制造國產化,推動裝備制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推進余熱利用技術產業化發展。

工業鍋爐(窯爐)。加強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石化、電力等六大高耗能行業工藝流程和節能設備更新改造,開展工業系統節能降耗關鍵技術攻關和裝備研制應用。重點發展高效節能型鍋爐、窯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廣高效煤粉、富氧/全氧燃燒等高效燃燒技術和裝備,燃煤磁流體發電、高溫空氣無油點火、高效層燃爐技術和設備,燃燒自動調節控制技術裝備以及煤粉大型循環流化床等高效節能鍋爐。

智能電網。大力發展無功補償技術與裝置、低壓智能節電系統、節能變壓器、高壓智能節電系統、低損耗配變技術。大力扶持發展潛力巨大但目前工程化、產業化水平不高的分布式發電與微型電網技術、大規模電能儲存與優化運行技術以及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的研發,搶占未來智能電網技術和設備制造的制高點。

電機系統。加快電機節能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和產業化,示范推廣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電動機用鑄銅轉子技術等高效節能技術和設備,大力推廣能效等級為一級、二級的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通風機、水泵、空壓機以及高效節能變頻調速技術設備等產品,提高電機系統整體運行效率。

清潔煤利用。圍繞煤炭、鋼鐵、水泥、電力等領域,大力發展清潔煤產業。重點發展煤炭液化技術、大型煤氣化技術、水煤漿制備和應用一體化技術、燃煤聯合循環發電和多聯產技術等。積極支持利用先進的煤氣化、煤液化技術生產煤基燃料。

2.節能產品。

節能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重點發展小排量經濟型轎車和微型車,以及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和代用燃料汽車。鼓勵和支持江淮、奇瑞和昌河公司發展自主品牌小排量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率先實現純電動汽車產業化,加快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研究和示范。大力發展節能型汽車關鍵零部件配套產業。加快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車輛動力蓄電池和新型混合動力汽車機電耦合動力系統、車用動力系統和發電設備等技術裝備,開展先進的內燃機技術、電機系統技術及控制技術研究。

節能電器與辦公設備。加快研發空調、冰箱等高效壓縮機及驅動控制器、高效換熱及相變儲能裝置,各類家電智能控制節能技術和待機能耗技術,重點攻克空調制冷劑替代技術等。推廣能效等級為一級、二級的節能家用電器、辦公和商用設備,重點引導節能空調、平板電視、冰箱、冷水機組等高效節能家電、辦公及商業節能產品生產和銷售。

半導體照明產品。突破一批發光二極管(LED)和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核心技術并實現產業化,提升半導體照明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重點發展LED節能環保的照明應用、LED顯示器件、汽車車燈、儀表盤、LED背光、薄膜晶體管(TFT)顯示、礦用LED產品以及景觀裝飾和室內外大型展示屏應用等技術和產業。

新型節能建材。大力發展加氣混凝土、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節能砂磚、復合保溫砌塊和復合保溫板材等新型節能墻體材料。積極推廣節能建筑門窗、建筑外墻保溫裝飾一體化系統和屋面防水保溫系統。大力推進太陽能光熱、光伏及地源熱泵建筑一體化產業發展,加速推廣綠色建材,加快推行建筑工業化和住宅全裝修,積極發展綠色建筑產業。

3.節能服務。

重點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專業化節能服務龍頭企業,盡快形成節能服務產業體系。鼓勵和支持節能服務公司提供能源計量和審計、能效測試、項目設計、施工、融資、節能監測、信息咨詢等節能服務。推動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高能耗企業定期能源審計,節能產品定期認證與推廣等服務。加強節能監測(檢測)標準化建設。建立重點用能單位能耗數據處理分析系統和信息平臺。建立節能量、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進建筑領域節能監測和節能診斷,加快綠色建材認定、建筑能效測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等服務產業發展。

專欄1 節能產業重點技術

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 是將水泥窯窯頭、窯尾排放的中低溫廢氣余熱轉化為電能的節能技術,利用水泥窯低于350℃廢氣的余熱生產0.8~2.5MPa的低壓蒸汽,推動汽輪機作功發電。該技術可有效提高水泥生產過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減輕環境熱污染,實現水泥工業的節能減排。

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 是一種化石燃料、廢物等一切生化物燃料在流化狀態下進行燃燒的技術,具有低溫、強化燃燒、燃燒效率高、負荷變化范圍大和調節性好的特點。該技術是工業鍋爐和潔凈煤技術中最具商業化潛力、污染排放控制成本最低的技術,也是消納煤炭生產帶來的大量煤矸石的最有效手段。下一代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是超臨界和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

智能電網技術 是指以物理電網為基礎(在中國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將現代化先進的傳感測量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與物理電網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電網。具有安全自愈、優化兼容、集成互動、經濟高效、清潔環保等主要特征。

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技術 用于風機、水泵、壓縮機等領域,可提高電機系統能效30%以上,大幅度節約硅鋼片、銅材等。重點是中小功率電機產業化。

混合動力汽車技術 混合動力汽車是在一輛汽車上同時配備電力驅動系統和輔助動力單元(APU)的汽車。整個系統由發動機、電動機、動力分配裝置、發電機、蓄電池和電流逆變器等部分構成,關鍵技術是混合動力單元技術和控制策略技術。具有節能量大、排放量小和成本低的優點。

純電動汽車技術 純電動汽車主要是采用蓄電池取代傳統汽車的發動機,將電池的電能轉化為驅動的動能。其關鍵技術主要有電池技術、電機驅動及其控制技術、整車技術以及能量管理技術。具有無排放污染、噪聲低和易于操縱、維修及運行成本低等優點。

LED技術 LED誕生于上世紀60年代初,是一種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光電器件,是可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新型固態冷光源,具有節能、環保、壽命長、啟動時間短、結構牢固、體積小、美化生活等優點。其關鍵技術包括LED外延片、芯片生產以及封裝和產品應用技術。在照明應用領域,比白熾燈節能60%以上。

地源熱泵技術 地源熱泵是一種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既能供熱又能制冷的高效節能環保型空調系統。地源熱泵通過輸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電能),即可實現能量從低溫熱源向高溫熱源的轉移。具有節能、環保、性能穩定和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二)環保產業重點領域。

大力發展“三廢”污染防治技術和裝備,著力加強環保關鍵技術研究和先進設備制造。推進環保材料、藥劑、儀器設備及綠色產品的生產和應用。大力發展環保服務業。

1.環保技術與裝備。

水污染防治。開發高效城市污水處理、工業污水處理節能設備、節能工藝及先進控制技術和設備。開展復合高效脫氮除磷技術,石化、鋼鐵、印染等工業廢水綜合處理和回用技術,高濃度有機廢水厭氧處理沼氣回收利用技術,以及難生物降解有機廢水、藻毒素和藍藻的處理新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研發地下水飲用水源凈化技術和設備。開發適合中小城鎮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分散式污水處理技術和設備。研究煤礦礦井水井下處理就地復用關鍵技術。

大氣污染防治。開發高可靠性、低運行消耗、副產品綜合利用的煙氣脫硫、脫硝、除塵及同步控制與治理技術和裝備,工業有機廢氣和有毒有害廢氣凈化及機動車尾氣凈化技術與設備。重點發展高效潔凈催化燃燒和循環流化床鍋爐、高效電除塵器、電袋復合高效除塵器、高溫高濾速袋式除塵器及袋式除塵器高效清灰技術。開展燃煤汞污染、二惡英等大氣污染物控制技術研究。

固體廢物處理處置。重點發展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工業廢棄物、有毒有害廢物以及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裝備。加強生活垃圾填埋滲濾液處理、填埋氣回收及綜合利用技術設備研制。支持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協同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技術和裝備產業化;開發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生物處理技術和成套設備;開展垃圾焚燒發電和二次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開發污泥脫水、干化、固化、消化技術和設備,重點開展污泥制肥料、建材、施工用土等先進技術和設備研制。

2.環保產品。

環保材料和藥劑。重點研發和示范膜材料與膜組件。研究開發和推廣新型載體填料、新型絮凝劑、吸附劑等水污染治理新材料。提高袋式除塵器的材料質量、技術性能,開發高效固硫劑、耐高溫(>250℃)、耐腐蝕用于煙氣凈化的特種濾料,改進制備工藝和后整理技術。開發高溫過濾及凈化用多孔陶瓷材料,高性能碳纖維材料,噪聲振動控制新材料等。加快研發生物除臭劑和殺蟲劑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替代產品。

環境監測儀器儀表。積極發展高靈敏度、高穩定性和高可靠性的多參數廢水和煙氣排放在線監測、細顆粒物(PM2.5)監測以及無線傳輸等先進技術和成套儀器設備。鼓勵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便攜式污染分析檢測設備。支持自主研發污染源和環境質量在線監測以及機動車尾氣、室內環境等監測儀器,大力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監測儀器儀表產業化和應用。支持發展飲用水源中重要有機、有毒污染物的痕量與超痕量檢測技術與設備。

環境友好型產品。大力推廣低排放產品、可降解產品,以及生態紡織品、水性涂料、無石棉建筑制品、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產品等。支持獲得相關環境標志產品、有機食品、節能產品、節水產品等認證的環境友好型產品生產。推進可生物降解的餐盒、包裝材料、塑料制品、地膜的制備及產業化。

3.環保服務。

依托我省環保工程設計服務優勢,重點發展環境工程總承包服務,鼓勵從融資、設計、設備成套、安裝、調試到運行的一條龍服務,培育集科研、設計、制造、工程總承包于一體的大型專業環境工程公司。大力推行污染源和環境質量在線監測及各類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的社會化和專業化運營。探索建立排污權交易市場。推進生態效率評價、清潔生產審核、綠色產品認證評估、環境投資及風險評估等服務。

專欄2 環保產業重點技術

氧化溝技術 氧化溝又名氧化渠,因其構筑物呈封閉的環形溝渠而得名,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型。氧化溝技術利用連續環式反應池(Continuous Loop Reator,簡稱CLR)作生物反應池,將廢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反應池中一條閉合曝氣渠道進行連續循環,在延時曝氣條件下,完成生物脫氮功能。

氧化絮凝復合床技術 是一種難降解有機物去除技術,是在原有絮凝床基礎上綜合三維電極、催化氧化、吸附等作用而成的一種新技術。

電袋復合除塵技術 電袋復合除塵器是將電除塵器和袋式除塵器串聯起來,利用電除塵器收集粉塵絕對量大和袋式除塵器除塵效率高的特點,實現電、袋除塵器的有機結合,達到最佳的除塵效果和最大的經濟效益。

汽車尾氣凈化技術 汽車尾氣凈化是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減少尾氣污染物的排放。主要包括機內凈化技術(即清潔燃燒技術)和機外凈化技術(即尾氣凈化技術)。機內凈化先進技術有延遲點火法、廢氣再循環裝置(ECR)、控制燃燒裝置(CSS)、清潔空氣裝置(CAP)以及低溫等離子體技術。機外凈化是通過安裝熱反應器、一次反應器、催化轉化器等裝置對排出的氣體進行一次處理或凈化。

垃圾焚燒技術 是利用焚燒爐及其附屬設備,使垃圾在焚燒爐內經過高溫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綜合處理,達到大量消減固體量的目的,并將垃圾焚燒產生的熱量進行回收利用的垃圾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層狀燃燒技術、流化床燃燒技術和旋轉燃燒技術。

膜處理技術 用于污水資源化、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垃圾滲濾液處理等。研發重點是高性能膜材料及膜組件,降低成本,提升膜通量,延長膜材料使用壽命,提高抗污染性。

污染源在線監測技術 用于環境監測。重點是有機污染物自動監測系統、新型煙氣連續自動檢測技術、重金屬在線監測系統、危險品運輸載體實時監測系統等。

(三)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重點領域。

重點實施“城市礦產”工程,加快廢舊汽車、家電、廢鋼、廢銅、廢鉛酸電池以及廢舊塑料和輪胎等廢棄資源回收再利用。大力發展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等大型裝備再制造業。加大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力度。推進建筑廢棄物和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1.“城市礦產”。

重點開展廢舊汽車、家電、電機、塑料、輪胎及廢金屬等再生資源分揀、拆解、分離、無害化處理等再生技術研發和應用,鼓勵資源綜合利用裝備制造企業擴大出口。大力推動廢雜金屬回收及再生,率先發展再生銅、鉛、鋁及不銹鋼等再生金屬產品及其高附加值下游制品,大力支持廢鋼、廢銅等資源精加工項目,廢鉛酸蓄電池資源化的“城市礦產”示范工程,廢舊塑料高效加工再利用產業化項目,以及廢舊輪胎、橡膠資源綜合利用。建立一批“城市礦產”集散與處理區域中心,再造多座“城市礦山”,形成廢舊鋼鐵、銅、鉛、塑料、橡膠等再加工利用產業鏈。

2.綠色再制造。

以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電產品再制造為主體,加快研究各類再制造關鍵技術,研發再制造無損檢測及評估技術和設備,構建系列再制造產品質量標準規范及產品認證體系。培育具備成套處理裝備研發、設計、制造能力并具有一定規模的裝備制造企業。

3.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

結合全省農林廢棄物資源條件和分布特點,著重發展新型秸稈能源化,促進我省秸稈綜合利用。以農林生物質發電為龍頭,以生物質燃氣為輔助,推進農林廢棄物資源多元化利用,實現梯級開發、物盡其用。開展農林廢棄物固化壓塊、生產人造板技術和設備研發及應用,重點支持農林廢棄物生產中、高密度板和復合地板等。加大秸稈和糞便混合生產沼氣及有機肥料的技術研發與示范力度,加快秸稈沼氣發電、沼氣集中供氣等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秸稈沼氣電站設備,推動戶用沼氣技術發展和沼氣工程建設。

4.產業資源綜合利用。

加快開發有色金屬礦、鐵礦等礦物分離、富集與綜合利用工藝、技術和設備,提高共生、伴生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和利用率。支持煤矸石、煤泥、粉煤灰、脫硫石膏、礦井水等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加強煤層氣(瓦斯)抽采利用基礎理論研究和科技攻關,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和裝備,加速煤層氣和劣質煤發電、工業與民用煤層氣燃料等產業發展。

5.建筑廢棄物和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引進、消化、吸收移動式建筑物拆除及分類大型設備,推廣建筑廢物生產無機復合改性樹脂等技術。建設餐廚廢棄物無害化、密閉化、專業化收集運輸體系,推廣微生物厭氧發酵技術、低能耗高效滅菌技術。鼓勵食用廢油生產生物柴油、化工制品,利用餐廚廢棄物生產高效有機肥產品。

專欄3 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重點技術

再生鉛生產技術 再生鉛工藝主要采用先進的機械破碎分選和對含硫鉛膏進行脫硫等濕法預處理技術,使用合適的熔煉工藝回收鉛及其他有用物質。再生鉛生產技術正在向設備大型化、技術集成化、過程連續化發展,資源利用由單一品種回收技術向各種資源的綜合利用技術過渡,傳統的冶金技術正向綠色原子反應技術創新,環保效果顯著提高。

發動機再制造技術 主要以舊發動機或部分損壞的發動機為原材料,通過一系列先進的加工工藝,使發動機的零部件恢復到與新機相同的尺寸、精度及性能后,重新組裝成完整發動機的特殊過程。發動機再制造技術能夠降低發動機的制造成本,減少生產過程的污染排放。

餐廚垃圾資源化技術 主要有飼料化技術、肥料化處理技術、生物厭氧發酵處理技術和生物柴油技術等。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有利于將餐廚垃圾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徹底解決餐廚廢棄物引發的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問題。

秸稈發酵生產乙醇技術 植物秸稈中的秸稈纖維素(化學成分為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占秸稈干重的2/3~3/4,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可水解成單糖,通過糖化發酵,將生成的葡萄糖發酵制成燃料乙醇。秸稈發酵生產乙醇主要包括預處理、水解和發酵3種技術工藝。

煤矸石發電技術 煤矸石是煤礦在建井、開拓掘進、采煤和煤炭洗選過程中排出的含碳巖石及巖石等多種礦巖組成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有煤炭、碳質頁巖、泥質頁巖及砂巖等。煤矸石發電是綜合利用煤矸石的重要途徑。

尾礦再選技術 尾礦是礦業企業選礦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棄物。尾礦再選技術是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的重點技術,其核心包括尾礦高效安全回采、高效輸送、低能耗再磨、深度還原再選、高效分離回收、生物綜合回收等技術以及回收產業化過程中的污染源頭減排、流程節能等技術。

四、重點工程

(一)重大節能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工程。

依托合肥、蕪湖、馬鞍山、蚌埠等市技術和產業基礎,以節能裝備制造骨干企業為龍頭,圍繞應用面廣、節能潛力大的余熱余壓利用、工業鍋爐(窯爐)、電機系統、高效節能變壓器、智能電網等重點領域,促進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產學研合作,重點開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實施一批重點產業化示范和規模化應用項目,打造4個節能裝備研發制造產業基地。力爭到2015年,培育2—3家產值超50億元的龍頭企業,節能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200億元。到2020年,50億元的龍頭企業力爭達到10家。

(二)重大環保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工程。

圍繞“三廢”污染防治技術和裝備、城鎮污水污泥處理處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以及新型綠色環保材料和產品生產等領域,以合肥、蚌埠等市為重點,依托龍頭企業,聯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組建產業技術聯盟,大力推動相關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產業化應用示范,加強關聯產品開發,完善產業鏈。壯大環保技術裝備生產和污染治理企業集群,形成2個集設計、制造和生產為一體的環保裝備研發產業基地。力爭到2015年,培育1—2家產值超50億元的龍頭企業,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超過100億元,環保產品產值超過50億元。到2020年,50億元的龍頭企業力爭超過5家。

(三)節能環保汽車產業壯大工程。

依托奇瑞、江淮、昌河和華菱星馬等大型汽車企業,充分發揮奇瑞汽車節能環保國家工程實驗室和節能環保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淮國家電動客車整車系統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新能源汽車研究院等技術優勢,打造2個節能環保汽車研發和生產基地。重點發展高效節能環保汽車以及純電動汽車,加強混合動力和替代燃料汽車的研究和開發。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和工藝創新設計,鞏固和提高1.6升以下小排量乘用車及輕卡、商務車、改裝車、專用車、公交電動客車等我省自主品牌汽車優勢。提升核心零部件(動力總成、電子控制、電動車核心部件等)的研發和制造能力,繼續加大對現有零部件產品輕量化優化設計。加快建設蕪湖、合肥國家級節能環保汽車示范工程。到2015年,汽車產業應用節能環保技術創造的產值超過300億元。到2020年,力爭節能環保汽車生產達到100%,新能源汽車生產比例大幅提高。

(四)節能環保家電產業升級工程。

充分發揮“節能興企惠民”工程的政策效應,大力推廣使用一級高效節能空調、冰箱、洗衣機和彩電等節能產品。依托美菱股份、合肥三洋、格力電器、美的電器、揚子電器等大型企業,在皖江示范區打造3個節能環保家電產業發展基地。重點發展節能環保型的制冷劑、壓縮機、換熱器等產品,加強變頻技術研究,推進我省家電行業節能環保產業升級。實施名牌戰略,推動組建安徽家電產業聯盟。到2015年,家電產業應用節能環保技術創造的產值超過200億元。到2020年,能效等級為一級的節能環保家電生產達到100%。

(五)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及應用工程。

整合現有資源,提高產業集中度,實現半導體照明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做大做強半導體照明產業。發揮蕪湖、合肥、池州、滁州市半導體照明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建設2個半導體照明研發和生產基地。加大半導體照明技術研發投入和關鍵技術自主創新,重點突破大功率芯片和器件、驅動電路及標準化模組、系統集成與應用等關鍵技術,形成較完整的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關鍵生產裝備、重要原材料實現國產化,高端應用產品及檢測平臺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大力推廣半導體照明產品。到2015年,培育1—2家產值超100億元龍頭企業,半導體照明產業產值達到400億元。到2020年,力爭100億元龍頭企業達到3—5家,產業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

(六)“城市礦產”示范工程。

根據我省廢棄資源再生利用發展現狀和特點,整合區域資源,提高產業集中度,力爭打造阜陽(界首)、滁州(鳳陽)、銅陵、安慶4個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再生資源回收產業基地。重點發展報廢汽車、廢舊家電以及廢銅、鋼、鉛、塑料、橡膠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和產業,實施一批廢棄資源再生利用重點產業化項目,加快“城市礦產”和再生資源回收產業化進程。到2015年,培育2—3家產值超100億元龍頭企業,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城市礦產”產業產值超過600億元。到2020年,力爭100億元龍頭企業達到5家,出現一批超50億元大型骨干企業,形成報廢汽車、廢舊家電以及廢銅、鉛、鋼鐵、塑料、橡膠等再加工利用產業集群。

(七)產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工程。

依托馬鋼和銅陵有色的技術力量,以及霍邱、廬江大型鐵礦資源保障基地建設,加強有色金屬共伴生礦產資源和尾礦資源綜合利用,形成2—3個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基地。依托兩淮煤炭基地資源優勢,積極開展煤礦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著力建設兩淮地區煤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基地,加快建設淮南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廢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淮北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及一批循環工業園區。利用皖北地區豐富的秸稈資源,推進秸稈等農林廢棄物再生利用,建設皖北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基地,使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到2015年,培育3—4家產值超50億元企業,產業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部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到2020年,形成完整的產業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產業化水平較高。

(八)節能環保服務業培育工程。

依托合肥、蚌埠、蕪湖市良好的節能環保服務業基礎和產業綜合發展優勢,著力打造3個節能環保服務業基地。大力發展合同能源管理,積極組織省內有條件、有市場、有技術的節能服務公司申請國家級備案,形成一批示范效應明顯、國內影響力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節能服務企業。扶持一批中小企業,鼓勵和支持本地企業發展,形成節能環保工程設計、施工和運營總包服務產業鏈。在合肥、蕪湖等市探索建設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交易市場,積極開展交易試點。到2015年,在國家備案的節能服務企業達到100家,節能環保服務業產值超過150億元。到2020年,節能環保服務業水平位于全國前列。

專欄4 節能環保產業基地

到2020年,擬建成20個以上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較強競爭優勢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其中,節能裝備研發制造產業基地4個,環保裝備研發產業基地2個,節能環保汽車研發和生產基地2個,節能環保家電產業發展基地3個,半導體照明研發和生產基地2個,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4個,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基地2—3個,煤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基地2個,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基地1個,節能環保服務業基地3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

落實國家和我省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整合現有省級專項資金,加強財政資金引導,采用補助、獎勵、貼息等方式,支持節能環保技術進步、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研究制訂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激勵政策,完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獎勵機制。落實國家和我省節能、節水、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稅收優惠政策。大力實施國家支持節能環保產品應用相關政策,引導并鼓勵居民使用節能環保產品。加強政府引導,采取多種政策手段,支持形成多元化的社會投融資機制。構建投融資平臺,引導各類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和民間投資加大對節能環保建設投入。加強國際合作,積極探索和拓展利用外資的新形式,鼓勵和引導外資進入節能環保產業領域。加快設立多層次信用擔保體系,落實特許經營權、收費權質押貸款。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骨干企業通過上市、發行企業債、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等方式籌集資金。

(二)完善法規制度。

完善節能環保法規政策體系,加快推動出臺《安徽省循環經濟促進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完善相關配套規定。研究制訂節能環保產品消費扶持政策,通過財政補貼、家電下鄉等鼓勵消費者購買使用節能環保產品。嚴格執行節能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加快出臺節能環保相關地方標準,構建節能環保技術產品標準體系,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制訂國家、行業及地方節能環保標準和技術規范。認真執行節能產品、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政策,加大政府節能環保產品采購力度。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建立健全節能、資源綜合利用、環保產品認證體系,建立和完善再制造產品標識管理制度。整頓和規范節能環保市場秩序,建立健全市場準入制度,嚴格規范企業行為,完善各類節能環保資質認定和特許經營權制度,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利用行規行約加強行業自律。加強節能環保工程設計、監理和節能環保產品標準化與質量監督管理。

(三)強化科技支撐。

注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創新。通過合資、合作、直接引進等多種形式引入國內外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在消化吸收和創新的基礎上,進行綜合集成和應用開發。加快節能環保企業的技術改造,促進節能環保產品的升級換代,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主導產品。優先支持重點企業建立一批省級以上節能環保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建立企業牽頭組織、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參與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通過實施重點工程,在重點節能環保領域,培育和壯大一批產業特色突出、具有核心競爭力、帶動能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

(四)加快人才培養。

以創新平臺和項目為依托,加大人才培養、選拔和引進的力度,匯聚一批節能環保領域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和國內外優秀人才。依托骨干企業,造就一支工程技術、經營管理、資本運營人才和企業家隊伍。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優秀人才發展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技術參股、入股等產權激勵機制。支持高等院校加強節能環保相關學科建設,鼓勵院校和企業共建教育實習基地,培養復合型節能環保人才。完善節能環保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制度,加強政策法規、產業標準、職業技能和管理等培訓工作。通過委托培養或補貼的形式培養各類人才。

(五)開展示范引導。

綜合運用政府投入、稅收優惠等政策和社會化投融資機制,近期重點加強節能環保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發揮示范引導和典型帶動作用,著力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重點支持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半導體照明、“城市礦產”、產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以及節能環保服務業等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發揮大項目帶動大產業發展的作用,加快建立節能環保產業重點項目庫,超前謀劃、儲備一批重大項目,圍繞產業發展重點領域,每年重點建設一批重大項目。抓住國家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有利時機,積極爭取重大項目在我省布局。積極探索建立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有償使用和市場交易機制。

六、組織實施

成立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有關部門組成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協調小組,明確職責分工,制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加強協調配合,確保本規劃順利實施。各市要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和發展重點,結合當地實際,抓緊制定三年實施計劃,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省發展改革委、省環境保護廳要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監督檢查,及時開展后評估,針對規劃實施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時提出解決辦法,重大問題及時向省政府報告。
 
標簽: 安徽光伏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申報入口】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黑人性暴力猛交喷水|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又爽又黄无遮挡高潮视频网站| 内射中出日韩无国产剧情|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色一情一区二| 大屁股xxxxx| 翘臀后进少妇大白嫩屁股|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尺寸又黑又粗又长|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成人女毛片视频免费播放| 艳妇乳肉豪妇荡乳| 忘忧草在线影院www日本|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888奇禾|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天天摸日日添狠狠添婷婷|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女人爽| 成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十八岁污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三区在线观看内射后入| 日本强好片久久久久久aaa|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天堂色 | 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 三年片免费观看大全国语|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欧美激情猛片xxxⅹ大3|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 亚洲男同帅gay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