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光伏產業還是德國制造業中少年老成的明星。當歐元區遭遇危機時,德國的光伏業卻一枝獨秀,裝機容量從2006年的1.9兆瓦提升到2012年的32.6兆瓦,其中絕大部分設備零配件產自德國本土。
德國的一批新興光伏企業,諸如SolarWorld,Q-Cells,Solan,Aleo Solar和Conenergy一度支配著歐洲市場,并將產自德國的硬件和技術出口至全世界。
但現在,局勢有所變化,太平盛世結束了。
來自中國的價格競爭、被蠶食的市場和歐盟對待貿易的消極態度等多重因素將眾多德國企業推向生死邊緣。因為新能源補貼政策存在變數,德國太陽能裝機需求已經下跌,連續數年的增長態勢終止。大約每2個月就有一家德國光伏企業破產或被外國競爭者收購。
2011年,德國光伏制造商擁有雇員12萬人,截至2012年底,這個數字已降至8.7萬。兩年間,德國光伏企業營業額從119億歐元跌至73.4歐元。西門子(Siemens)和博世(Bosch)這兩大“超級公司”也必須依靠削減業務才能存活下來,損失均達到十億歐元左右。
近期,中國光伏電池、鏡片和模塊在歐盟被“解禁”,導致德國光伏制造商收復丟失市場份額的希望更加渺茫。
面對如此境況,行業改革在所難免。
問題在于,德國目前僅存的光伏產業能否自我重塑,通過改革回到市場領袖的位置。
盡管德國光伏業有很多亮點,但觀察家們仍質疑,德國太陽能制造業已奄奄一息,企業很難在這個充滿活力的領域迅速找到突破辦法。
有學者表示,大量生產模塊和電池的硬件生產商離開了德國,仍然留在德國市場中的企業大多正在進行重組。
比如,此前破產被收購的SolarWorld目前正準備重回市場。但批評家認為,SolarWorld的重組與其說是新的開始,不如說是在壓縮規模向市場妥協。而SolarWorld強調,公司正在關注國際市場,并打算放棄德國市場。
SolarWorld并不非行業中唯一看向國際市場的,畢竟全球光伏硬件市場正在經歷繁榮,預計2013年裝機將達到6.6吉瓦。來自美國、拉丁美洲、南非和亞洲的企業紛紛將眼光投向國際市場,德國光伏企業的出口比例也從2010年的50%提升到了2012年的60%,并且有趨勢表明,這個比例還將繼續上升。包括光伏逆變器在內的一些德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仍然保持原有競爭力。
很多德國光伏企業即使在本國掙扎于破產邊緣,但在國際市場卻發展良好。Phoenix Solar 和S.A.G. Solarstrom是兩家巴伐利亞州的太陽能系統供應商,2012年上半年,它們分別轉向國際市場并成功盈利。
但亦有觀察家懷疑,德國公司對于海外市場的依賴能否持久。德國的太陽能研究人員認為,德企做出的改變不應是適應海外市場,而應是重新定位。德國企業必須站在智能電網的角度思考,找到與電網重合的新市場定位,客戶應該是分布式生產商、行業消費者以及愈加精打細算的居民。
德國太陽能協會表示,關于技術的競爭仍在繼續,發展前沿創新技術能夠幫助德企在全球光伏市場保持領先。
此外,德國太陽能協會的David Wedepohl認為,越來越多的居民和企業希望使用自家屋頂太陽能設備生產的電力,同時,自產型太陽能的成本越來越低,使得這一太陽能設備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
今年5月,德國投資2500萬歐元,使得光伏儲能系統的小規模生產商能夠合法獲得低息貸款和折扣。
但即使擁有折扣,儲能設施的生產成本仍然高昂。一個4.5千瓦時的儲能系統成本為7000歐元,10千瓦時的成本則為1.15萬歐元。在貸款項目開始實施的前3個月,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共收到940份貸款申請,需求之大可見一斑。
盡管KfW認為低息貸款能夠起到刺激行業發展的作用,但若想復興德國光伏行業,這遠遠不夠。除了貸款規模外,申請貸款和折扣的文書處理工作異常繁瑣,對行業發展的推進力度不夠。
對于儲能設備生產商來說,形勢嚴峻依然。柏林的太陽能研究中心表示,與太陽能模塊生產商所面臨的情況截然不同,德國在儲能設備生產方面并沒有明顯優勢。同時,20余家外國電池生產商已做好進入德國市場的準備,中國企業同樣具備生產儲能設備的能力。
德國行業專家對本國太陽能行業發展充滿信心,認為德國有著優秀的硬件制造背景,有能力在光伏高科技解決方案領域獲取利潤。最大的問題在于德國公司能否在“大浪淘沙”中存活下來。
(來源:《歐洲能源評論》,文章有刪節、標題有改動)(顏會津/編譯)
德國的一批新興光伏企業,諸如SolarWorld,Q-Cells,Solan,Aleo Solar和Conenergy一度支配著歐洲市場,并將產自德國的硬件和技術出口至全世界。
但現在,局勢有所變化,太平盛世結束了。
來自中國的價格競爭、被蠶食的市場和歐盟對待貿易的消極態度等多重因素將眾多德國企業推向生死邊緣。因為新能源補貼政策存在變數,德國太陽能裝機需求已經下跌,連續數年的增長態勢終止。大約每2個月就有一家德國光伏企業破產或被外國競爭者收購。
2011年,德國光伏制造商擁有雇員12萬人,截至2012年底,這個數字已降至8.7萬。兩年間,德國光伏企業營業額從119億歐元跌至73.4歐元。西門子(Siemens)和博世(Bosch)這兩大“超級公司”也必須依靠削減業務才能存活下來,損失均達到十億歐元左右。
近期,中國光伏電池、鏡片和模塊在歐盟被“解禁”,導致德國光伏制造商收復丟失市場份額的希望更加渺茫。
面對如此境況,行業改革在所難免。
問題在于,德國目前僅存的光伏產業能否自我重塑,通過改革回到市場領袖的位置。
盡管德國光伏業有很多亮點,但觀察家們仍質疑,德國太陽能制造業已奄奄一息,企業很難在這個充滿活力的領域迅速找到突破辦法。
有學者表示,大量生產模塊和電池的硬件生產商離開了德國,仍然留在德國市場中的企業大多正在進行重組。
比如,此前破產被收購的SolarWorld目前正準備重回市場。但批評家認為,SolarWorld的重組與其說是新的開始,不如說是在壓縮規模向市場妥協。而SolarWorld強調,公司正在關注國際市場,并打算放棄德國市場。
SolarWorld并不非行業中唯一看向國際市場的,畢竟全球光伏硬件市場正在經歷繁榮,預計2013年裝機將達到6.6吉瓦。來自美國、拉丁美洲、南非和亞洲的企業紛紛將眼光投向國際市場,德國光伏企業的出口比例也從2010年的50%提升到了2012年的60%,并且有趨勢表明,這個比例還將繼續上升。包括光伏逆變器在內的一些德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仍然保持原有競爭力。
很多德國光伏企業即使在本國掙扎于破產邊緣,但在國際市場卻發展良好。Phoenix Solar 和S.A.G. Solarstrom是兩家巴伐利亞州的太陽能系統供應商,2012年上半年,它們分別轉向國際市場并成功盈利。
但亦有觀察家懷疑,德國公司對于海外市場的依賴能否持久。德國的太陽能研究人員認為,德企做出的改變不應是適應海外市場,而應是重新定位。德國企業必須站在智能電網的角度思考,找到與電網重合的新市場定位,客戶應該是分布式生產商、行業消費者以及愈加精打細算的居民。
德國太陽能協會表示,關于技術的競爭仍在繼續,發展前沿創新技術能夠幫助德企在全球光伏市場保持領先。
此外,德國太陽能協會的David Wedepohl認為,越來越多的居民和企業希望使用自家屋頂太陽能設備生產的電力,同時,自產型太陽能的成本越來越低,使得這一太陽能設備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
今年5月,德國投資2500萬歐元,使得光伏儲能系統的小規模生產商能夠合法獲得低息貸款和折扣。
但即使擁有折扣,儲能設施的生產成本仍然高昂。一個4.5千瓦時的儲能系統成本為7000歐元,10千瓦時的成本則為1.15萬歐元。在貸款項目開始實施的前3個月,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共收到940份貸款申請,需求之大可見一斑。
盡管KfW認為低息貸款能夠起到刺激行業發展的作用,但若想復興德國光伏行業,這遠遠不夠。除了貸款規模外,申請貸款和折扣的文書處理工作異常繁瑣,對行業發展的推進力度不夠。
對于儲能設備生產商來說,形勢嚴峻依然。柏林的太陽能研究中心表示,與太陽能模塊生產商所面臨的情況截然不同,德國在儲能設備生產方面并沒有明顯優勢。同時,20余家外國電池生產商已做好進入德國市場的準備,中國企業同樣具備生產儲能設備的能力。
德國行業專家對本國太陽能行業發展充滿信心,認為德國有著優秀的硬件制造背景,有能力在光伏高科技解決方案領域獲取利潤。最大的問題在于德國公司能否在“大浪淘沙”中存活下來。
(來源:《歐洲能源評論》,文章有刪節、標題有改動)(顏會津/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