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手打造了國內光伏終端領軍企業,始終堅信新能源擁有未來
采訪查正發,過程平淡無奇。“十年追日”有多少驚心動魄、生死浮沉的故事,卻被他用波瀾不驚的話語輕描淡寫而過。然而回頭細思,才能從他的低調和內斂中品味出不凡。査正發,就像傲立在懸崖峭壁之上的蒼鷹,靜默地凝望著太陽,積蓄自己的力量,忽而有一天張開雙翼,在金色的陽光下穿云破霧,搏擊風雨。
鷹眼,在未被察覺其星眸閃亮之時,早已明察萬物秋毫,鎖定目標直擊要害
查正發的一句“與其千軍萬馬做光伏,不如另辟蹊徑建電站。”令振發新能源在整個光伏產業不斷遭遇內憂外患的時候,在終端市場異軍突起,一躍成為行業低迷期為數不多的成功企業。
做終端、建光伏電站是一步險招,如今看來更是一步高招。時間倒退十年,2004年,正是國內光伏產業欣欣向榮的黃金期,只要做產業鏈上游,不管是拉棒還是切片,利潤都高的令人咋舌,而做下游終端根本無法與之相提并論。在絕大多數企業執著于大上光伏電池生產線時,查正發做出清晰判斷:緊抓下游工程土建的優勢,瞄準光伏產業鏈終端市場的開發。
2011年,“產能過剩”四個字冰封了無數人的光伏夢,卻讓蟄伏的振發人在“凜冬”迎來春意。短短幾年時間,振發新能源從一個成立時收入不過百萬元的公司,迅速成為國內最早一批光伏電力運營商、EPC光伏工程總承包商和光伏電站系統集成商,建設完成諸多國內以“第一”或“首個”為代表的太陽能光伏電站。
人們看到了雄鷹展翅的力量,卻不知道那是經歷了脫胎換骨的痛苦重生
如今看來,查正發的“另辟蹊徑”是正確的,但在未知前路的情況下,“堅持”就是最大的風險。
回想創業初期的艱難,他坦言不是沒有后悔過。一邊是上游光伏組件生產商賺得盆滿缽滿,一邊是央企壟斷光伏電站的建設,只留些“邊角料”給振發咀嚼,“最難的時候連工資都發不出。”
2009年,查正發終于對員工有了交待:這一年,振發在寧夏中衛建造了國內首個沙漠生態電站。此后,振發圍繞以“治沙、固沙將沙漠變綠洲”為核心的光伏電站集群思想,先后在甘肅建設了中國最大的全跟蹤光伏電站,甘肅省第一個沙漠生態光伏電站……一條光伏發電與生態治理、設施農業、扶貧開發相結合的“綠色電力絲綢之路”,振發闖了出來。
振發給西部帶去好風光,也為東部經濟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公司先后建設了國內第一個灘涂光伏電站,水上太陽能光伏電站、漁光互補光伏電站……在他的帶領下,振發逐漸找到了一條現代工業和生態文明融合發展的智慧之路。
鷹有時飛得比雞還低,但當他振翅翱翔,那將是他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如今,光伏電站投資儼然成了一個新熱點,早就先人一步的查正發,更是成為眾人追捧的“領軍人物”。面對外界的褒揚,他卻用“我們只是一個小公司,不值得宣傳”,“姓査的里面,我最沒出息”如此避重就輕的方式低調回應。
這正是他性格當中,最像鷹的地方。不張揚,緊盯目標不放松,始終扎根于太陽能產業,圍繞著太陽能謀篇布局。
目睹光伏十年浮沉,查正發比任何人都了解:市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唯有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才有搏擊的資本。
今年,由振發新能源集團出資興建金昌振新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順利完工。俯瞰電站,一塊塊光伏面板正隨著光線移動而轉動角度,就像朵朵開在沙漠的藍色向日葵。項目采用的核心技術就是振發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自適應逐日跟蹤系統,采用這一系統發電量可比傳統固定式同規格光伏電站提高30%左右,成為公司征戰國際光伏市場又一“殺手锏”。
十年追日,癡心不改。查正發和他的振發新能源,如同一只沉穩內斂的雄鷹,穿越滔滔云海,追逐著太陽振翅高飛。
人物檔案:查正發,1968年生,安徽懷寧人,中共黨員,現任振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副會長、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理事、無錫市光伏行業協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