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雙反”的輪番轟炸下,中國光伏總算跌跌撞撞地走完了它不平凡的2013年。
回顧那段烽火連天的日子,得以絕處逢生,中國光伏不僅要感謝管理層啟動國內應用市場,及時施以援手;更不能忘懷,上游多晶硅產業率先發起“自衛反擊”,對中歐最終達成“價格承諾”起到的戰略牽制作用。
但這一切仍不足以使中國光伏高枕無憂。
不久前的“西方情人節”(2014年2月14日),繼2011年11月第一次對從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實施“雙反”,并幾乎切斷了中國直接向美國出口這些產品的通道后,美國再一次發起了范圍更廣、火力更猛,目標鎖定為所有中國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的“雙反”攻擊……,果然,中國光伏的2014年不會安寧。
除了“雙反”之外,新年伊始,最新的多晶硅進出口數據,也給中國光伏帶來了新的煩惱。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剛剛出爐的統計數據發出警報,在去年底我國對進口自美韓多晶硅產品實施反傾銷的前提下(上文提到的“自衛反擊”),2014年1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總量卻依然居高不下,甚至比2013年的月均值高出了11.1%。
不僅如此,在1月份我國進口的7471噸多晶硅中,以加工貿易等方式(來料加工、進料加工等進口方式可申請免稅)進口的4145噸,超過了一般貿易進口方式(不含“雙反”需繳4%關稅),占去了總進口量的55.5%,一反常態地高于“雙反”前低于50%的平均水平。
如果用“寬宏大量”來解讀中國以加工貿易進口方式,為海外多晶硅廠商留下了這扇半掩的門,那么,它卻沒能換來美國等一伙人的“知恩圖報”。當美國一意孤行地發起二次“雙反”時,這一切都顯得那么不對等。
美國多晶硅“不回頭”
其實,不對等的還不止這些。
2011年底-2012年初,受SolarWorld慫恿,經過一番所謂的調查、初裁程序后,美國最終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晶硅光伏電池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傾銷關稅,以及14.78%至15.97%的反補貼關稅。此后,這一“雙反”措施,貫穿了2013年始終。
沒有人會樂于承受徒增30%以上的成本,卻也不愿就此放棄美國,這一彼時位列世界第二大的光伏應用市場。
無奈之下,中國光伏選擇在海外建廠,生產多晶硅電池、組件,再向美國出口,以避開“雙反”關稅。而另一個更為現成的辦法是,“從我國臺灣進口多晶硅電池,再于國內加工成組件出口美國。”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有了這個省事又相對低成本的辦法,幾乎就沒人再去海外建廠了”。
2013年,我國生產出的2.5GW晶體硅光伏組件,就是通過這樣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才最終艱難地進入了美國市場。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公開信息整理的2013年多晶硅產品進出口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了22313噸多晶硅,其中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的多晶硅有10834.12噸(依規應復出口)。
在此基礎上,“雖然中國也向美國出口了2.5GW晶體硅光伏組件,但生產這些組件,卻幾乎沒有消耗中國進口自美國的多晶硅。”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正如上述,囿于“雙反”,2013年中國出口美國的2.5GW組件幾乎全部采用我國臺灣晶體硅光伏電池生產。
但業界皆知,我國臺灣并無多晶硅,也就是說,我國臺灣用以生產這些電池的多晶硅,要么從內地獲取,要么從海外進口。
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我國向各國家地區出口的多晶硅產品(多晶硅、硅錠、硅片等)總量僅僅40.9噸。以每瓦電池組件耗用6克多晶硅計算,2.5GW電池組件需約15000噸多晶硅。可見,我國臺灣所產電池的原料,基本不是來自內地,即沒有消耗中國大陸進口自美國的多晶硅。
那么,從美國進口的多晶硅去哪兒了?可以推測,絕大多數以進料加工方式(可免稅進口原料,成品出口任一海外市場)進口的多晶硅,被制作成電池或組件,銷往了美國以外的其它海外市場,畢竟,去年中國出口的晶體硅光伏組件總量達到了16GW之多。
高舉公平貿易旗幟的美國,在其國內晶體硅光伏制造業衰弱,無從消納5年產50000多噸的多晶硅時,一手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占領中國市場,另一手卻拒絕中國以這些多晶硅生產出的光伏產品返銷美國市場。
而助長這種不對等貿易往來的“元兇”,正是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特有的那項加工貿易政策。
不對等的貿易往來
在中國光伏以晶體硅電池為主導的十多年里,國際貿易往來中的不對等始終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從中國海關提供的2013年多晶硅進口和組件出口數據看,我國進口多晶硅和返銷光伏產品就存在嚴重的不對等。
以2013年合計占中國進口多晶硅總量86.9%的德、美、韓三國為例。這些國家均具有龐大的多晶硅產能,但由于自身光伏制造業的沒落,或幾乎沒有光伏制造業,其多晶硅產業則主要依賴中國市場。
2013年,中國從德國進口多晶硅26122噸,占總進口量32.4%。雖然這些多晶硅足可以加工成4GW電池組件,但由于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雙反”制裁,即便在中歐雙方政府努力下,成功以“價格承諾”方式和解,中國全年返銷德國的組件也只有可憐的753MW,不足正常年份的四分之一,返銷率只有19%。而即使算上全歐盟的出口量,也只有4.5GW,不足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一。至此,中國光伏在歐盟市場的占有率從正常年份的80%以上,下降到不足40%。
此外,韓國幾乎沒有光伏制造業,光伏應用市場很小,其所生產的多晶硅主要依靠出口。2013年,韓國向中國出口了21631噸多晶硅,占中國進口總量的26.8%,可加工成3.9GW晶體硅電池組件,但中國返銷韓國的光伏組件只有109MW,返銷率更是少得可憐,僅僅2.8%!
較德國韓國更甚,上文提及的美國在2013年共出口到中國22313噸多晶硅,占我國總進口量27.7%,可加工成3.9GW晶體硅電池組件。但由于美對中國光伏的“雙反”制裁,美國進口到中國的多晶硅加工成電池組件的返銷率幾乎為零!
全盤來看,在2013年我國進口的8萬多噸多晶硅中,只有34%的部分通過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其他三分之二均為加工貿易等免稅方式,按4%的關稅計算,國家為此減免的關稅達到2.43億元人民幣!
被利用的“加工貿易”
是什么造成了這些國家可以對中國的多晶硅反傾銷視若罔聞?
在距離立案調查約一年后的2013年7月18日,我國商務部發布了對美韓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初裁結果,認定自美國進口多晶硅的傾銷幅度為53.3%至57%,自韓國進口的傾銷幅度為2.4%至48.7%。
而恰是從去年7月起,我國從海外進口多晶硅的數據也隨之發生了微妙卻又十分顯著的變化。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提供的調查數據顯示,反傾銷初裁后的2013年8月份、9月份,我國以加工貿易等方式進口多晶硅所占比例接近80%,其中9月份自美國進口多晶硅中,按加工貿易方式占比竟高達99.2%。
某光伏企業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在反傾銷調查前,以加工貿易方式的進口的多晶硅一般低于總量的50%”。那么,這一數字為什么會在反傾銷初裁公布后的8月、9月急速攀升至80%以上的水平呢?
奧秘在于,我國進口自美韓的多晶硅,于初裁公布的7月18日起便必須繳納“臨時反傾銷保證金”,到2014年1月21日終裁結果公布,開始正式繳納反傾銷稅;但與此同時,“若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則這些多晶硅產品連正常的關稅都可以減免,更無需繳納保證金和反傾銷稅。”該光伏企業人士向記者坦言。
所謂加工貿易進口,包括來料加工、進料加工、保稅區倉庫進出境貨物、保稅區倉儲轉口貿易等幾種方式。改革開放之初,為增加就業機會、繁榮地方經濟,特別是推動出口創匯,中國開創了這種可申請免除關稅,同時惠及國外委托、國內承接雙方的國際貿易方式。
簡而言之,來料也好,進料也罷,只要進口“面粉”生產出的“饅頭”可以出口,這些“面粉”便無需繳稅。在上述企業人士看來,“針對多晶硅進口,則只要加工貿易這一‘后門’存在,反傾銷措施便形同虛設”。
必須承認,即便加工貿易進口,特別是在來料加工中,作為承接方的國內企業往往只能創造相對微薄的勞動價值,但時至今日,其仍然在為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提升多產業制造能力、技術水平等貢獻著力量。
“但它畢竟只能作為中國市場初級階段的一個過客,已經不能滿足中國經濟發展的需求,不能代表中國的創新和發展,不能為中國占領以技術創新為主導的國際市場。這顯然是政策制定和調整的大好時機。”某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如今,這項曾功勛卓著的貿易政策正在被居心叵測之徒所利用,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原料加工成光伏產品出口顯然已經失去的政策的原動力。
不過,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市場如戰場,關鍵在政府決策部門的智慧,把自己定位在為我國廣大的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最有效的服務。
人們需要反思,中國如何才能由貿易大國發展為貿易強國,而市場的博弈是技術、資本、營銷的博弈,說到底是國家之間的博弈。
回顧那段烽火連天的日子,得以絕處逢生,中國光伏不僅要感謝管理層啟動國內應用市場,及時施以援手;更不能忘懷,上游多晶硅產業率先發起“自衛反擊”,對中歐最終達成“價格承諾”起到的戰略牽制作用。
但這一切仍不足以使中國光伏高枕無憂。
不久前的“西方情人節”(2014年2月14日),繼2011年11月第一次對從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實施“雙反”,并幾乎切斷了中國直接向美國出口這些產品的通道后,美國再一次發起了范圍更廣、火力更猛,目標鎖定為所有中國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的“雙反”攻擊……,果然,中國光伏的2014年不會安寧。
除了“雙反”之外,新年伊始,最新的多晶硅進出口數據,也給中國光伏帶來了新的煩惱。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剛剛出爐的統計數據發出警報,在去年底我國對進口自美韓多晶硅產品實施反傾銷的前提下(上文提到的“自衛反擊”),2014年1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總量卻依然居高不下,甚至比2013年的月均值高出了11.1%。
不僅如此,在1月份我國進口的7471噸多晶硅中,以加工貿易等方式(來料加工、進料加工等進口方式可申請免稅)進口的4145噸,超過了一般貿易進口方式(不含“雙反”需繳4%關稅),占去了總進口量的55.5%,一反常態地高于“雙反”前低于50%的平均水平。
如果用“寬宏大量”來解讀中國以加工貿易進口方式,為海外多晶硅廠商留下了這扇半掩的門,那么,它卻沒能換來美國等一伙人的“知恩圖報”。當美國一意孤行地發起二次“雙反”時,這一切都顯得那么不對等。
美國多晶硅“不回頭”
其實,不對等的還不止這些。
2011年底-2012年初,受SolarWorld慫恿,經過一番所謂的調查、初裁程序后,美國最終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晶硅光伏電池征收18.32%至249.96%的反傾銷關稅,以及14.78%至15.97%的反補貼關稅。此后,這一“雙反”措施,貫穿了2013年始終。
沒有人會樂于承受徒增30%以上的成本,卻也不愿就此放棄美國,這一彼時位列世界第二大的光伏應用市場。
無奈之下,中國光伏選擇在海外建廠,生產多晶硅電池、組件,再向美國出口,以避開“雙反”關稅。而另一個更為現成的辦法是,“從我國臺灣進口多晶硅電池,再于國內加工成組件出口美國。”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有了這個省事又相對低成本的辦法,幾乎就沒人再去海外建廠了”。
2013年,我國生產出的2.5GW晶體硅光伏組件,就是通過這樣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才最終艱難地進入了美國市場。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公開信息整理的2013年多晶硅產品進出口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從美國進口了22313噸多晶硅,其中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的多晶硅有10834.12噸(依規應復出口)。
在此基礎上,“雖然中國也向美國出口了2.5GW晶體硅光伏組件,但生產這些組件,卻幾乎沒有消耗中國進口自美國的多晶硅。”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正如上述,囿于“雙反”,2013年中國出口美國的2.5GW組件幾乎全部采用我國臺灣晶體硅光伏電池生產。
但業界皆知,我國臺灣并無多晶硅,也就是說,我國臺灣用以生產這些電池的多晶硅,要么從內地獲取,要么從海外進口。
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我國向各國家地區出口的多晶硅產品(多晶硅、硅錠、硅片等)總量僅僅40.9噸。以每瓦電池組件耗用6克多晶硅計算,2.5GW電池組件需約15000噸多晶硅。可見,我國臺灣所產電池的原料,基本不是來自內地,即沒有消耗中國大陸進口自美國的多晶硅。
那么,從美國進口的多晶硅去哪兒了?可以推測,絕大多數以進料加工方式(可免稅進口原料,成品出口任一海外市場)進口的多晶硅,被制作成電池或組件,銷往了美國以外的其它海外市場,畢竟,去年中國出口的晶體硅光伏組件總量達到了16GW之多。
高舉公平貿易旗幟的美國,在其國內晶體硅光伏制造業衰弱,無從消納5年產50000多噸的多晶硅時,一手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占領中國市場,另一手卻拒絕中國以這些多晶硅生產出的光伏產品返銷美國市場。
而助長這種不對等貿易往來的“元兇”,正是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特有的那項加工貿易政策。
不對等的貿易往來
在中國光伏以晶體硅電池為主導的十多年里,國際貿易往來中的不對等始終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從中國海關提供的2013年多晶硅進口和組件出口數據看,我國進口多晶硅和返銷光伏產品就存在嚴重的不對等。
以2013年合計占中國進口多晶硅總量86.9%的德、美、韓三國為例。這些國家均具有龐大的多晶硅產能,但由于自身光伏制造業的沒落,或幾乎沒有光伏制造業,其多晶硅產業則主要依賴中國市場。
2013年,中國從德國進口多晶硅26122噸,占總進口量32.4%。雖然這些多晶硅足可以加工成4GW電池組件,但由于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雙反”制裁,即便在中歐雙方政府努力下,成功以“價格承諾”方式和解,中國全年返銷德國的組件也只有可憐的753MW,不足正常年份的四分之一,返銷率只有19%。而即使算上全歐盟的出口量,也只有4.5GW,不足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一。至此,中國光伏在歐盟市場的占有率從正常年份的80%以上,下降到不足40%。
此外,韓國幾乎沒有光伏制造業,光伏應用市場很小,其所生產的多晶硅主要依靠出口。2013年,韓國向中國出口了21631噸多晶硅,占中國進口總量的26.8%,可加工成3.9GW晶體硅電池組件,但中國返銷韓國的光伏組件只有109MW,返銷率更是少得可憐,僅僅2.8%!
較德國韓國更甚,上文提及的美國在2013年共出口到中國22313噸多晶硅,占我國總進口量27.7%,可加工成3.9GW晶體硅電池組件。但由于美對中國光伏的“雙反”制裁,美國進口到中國的多晶硅加工成電池組件的返銷率幾乎為零!
全盤來看,在2013年我國進口的8萬多噸多晶硅中,只有34%的部分通過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其他三分之二均為加工貿易等免稅方式,按4%的關稅計算,國家為此減免的關稅達到2.43億元人民幣!
被利用的“加工貿易”
是什么造成了這些國家可以對中國的多晶硅反傾銷視若罔聞?
在距離立案調查約一年后的2013年7月18日,我國商務部發布了對美韓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初裁結果,認定自美國進口多晶硅的傾銷幅度為53.3%至57%,自韓國進口的傾銷幅度為2.4%至48.7%。
而恰是從去年7月起,我國從海外進口多晶硅的數據也隨之發生了微妙卻又十分顯著的變化。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提供的調查數據顯示,反傾銷初裁后的2013年8月份、9月份,我國以加工貿易等方式進口多晶硅所占比例接近80%,其中9月份自美國進口多晶硅中,按加工貿易方式占比竟高達99.2%。
某光伏企業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在反傾銷調查前,以加工貿易方式的進口的多晶硅一般低于總量的50%”。那么,這一數字為什么會在反傾銷初裁公布后的8月、9月急速攀升至80%以上的水平呢?
奧秘在于,我國進口自美韓的多晶硅,于初裁公布的7月18日起便必須繳納“臨時反傾銷保證金”,到2014年1月21日終裁結果公布,開始正式繳納反傾銷稅;但與此同時,“若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則這些多晶硅產品連正常的關稅都可以減免,更無需繳納保證金和反傾銷稅。”該光伏企業人士向記者坦言。
所謂加工貿易進口,包括來料加工、進料加工、保稅區倉庫進出境貨物、保稅區倉儲轉口貿易等幾種方式。改革開放之初,為增加就業機會、繁榮地方經濟,特別是推動出口創匯,中國開創了這種可申請免除關稅,同時惠及國外委托、國內承接雙方的國際貿易方式。
簡而言之,來料也好,進料也罷,只要進口“面粉”生產出的“饅頭”可以出口,這些“面粉”便無需繳稅。在上述企業人士看來,“針對多晶硅進口,則只要加工貿易這一‘后門’存在,反傾銷措施便形同虛設”。
必須承認,即便加工貿易進口,特別是在來料加工中,作為承接方的國內企業往往只能創造相對微薄的勞動價值,但時至今日,其仍然在為促進我國經濟增長,提升多產業制造能力、技術水平等貢獻著力量。
“但它畢竟只能作為中國市場初級階段的一個過客,已經不能滿足中國經濟發展的需求,不能代表中國的創新和發展,不能為中國占領以技術創新為主導的國際市場。這顯然是政策制定和調整的大好時機。”某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如今,這項曾功勛卓著的貿易政策正在被居心叵測之徒所利用,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原料加工成光伏產品出口顯然已經失去的政策的原動力。
不過,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市場如戰場,關鍵在政府決策部門的智慧,把自己定位在為我國廣大的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最有效的服務。
人們需要反思,中國如何才能由貿易大國發展為貿易強國,而市場的博弈是技術、資本、營銷的博弈,說到底是國家之間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