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都不愿看到中美雙方因光伏貿易摩擦而兩敗俱傷,更不愿看到美國的舉動起到“帶頭作用”
北京時間6月3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初步裁定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晶體硅光伏產品獲得了超額政府補貼,補貼幅度為18.56%至35.21%。
即日起,美國商務部將要求美國海關,依據上述補貼幅度,對中國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征收相應的保證金。而根據計劃,在此番公布反補貼初裁結果后,7月28日,美國商務部還將公布反傾銷初裁結果,并于12月11日公布反傾銷、反補貼終裁結果。2015年1月2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最終裁定是否征稅。
對于美方的“貿易壁壘”行徑,昨日,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表示,這一做法勢必使中美光伏貿易糾紛再度升級。中方不僅會密切關注案件的進展,還將保留采取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權利。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唐文倩表示,“我們一直都在與美國行業組織保持聯系,并且會一如既往地協調、組織國內企業積極應訴。此次令人擔憂的不僅是美國‘雙反’本身,還有其可能起到的‘帶頭作用’,比如印度、澳大利亞,甚至是日本都有可能仿效美國的做法”。
Solarbuzz高級分析師廉銳博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距離終裁結果公布尚有6個月的時間,這期間“我方還是有可能與美方達成某種協議的(類似于此前與歐盟達成的價格承諾),這一協議的初衷是,尋找一個既令美國制造業獲利,又能夠被美國光伏下游所能接受的方案”。
不過,對于尋找到某種化解方案,一位業界資深人士并不樂觀,他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留在我們手里的牌(反制)并不多;另一方面,美國不同于歐盟,他們沒有這種協商解決的機制”。
美國二次“雙反”
目的明確
盡管美國曾于2011年針對中國光伏發起了第一次“雙反”,其卻仍以占2013年中國光伏出口額10%的比例,位居中國光伏第三大海外市場。
然而,此次美國發起意在全面嚴格限制中國對美出口晶硅光伏產品的第二次“雙反”,若最終實施,依照其公布的補貼幅度(18.56%至35.21%)及尚未公布的傾銷幅度,中國晶硅光伏產品的唯一出路,似乎只有退出美國市場。
上文業界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一般來說,貿易救濟政策的執行期為5年,只有到期提請情勢變更復議,才能延續或撤銷。因此,“美國在第一次‘雙反’剛剛實施不久后,便發起二次‘雙反’,是極為罕見的。而正是基于這種罕見,令其目的性暴露無遺”。
“當然,美國會讓一切看起來合法,所以在展開針對中國大陸‘雙反’調查的同時,也展開了針對中國臺灣的反傾銷調查。”該人士向記者補充道,“美國第一次‘雙反’時向中國光伏征收14.78%至15.97%的反補貼稅,比此次的18.56%至35.21%少了很多。由此可見,其此番已下定決心。而綜合來看,美國對我國臺灣的反傾銷調查只是虛晃一槍,其核心打擊目標還是中國大陸”。
不久前(5月21日),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展覽會(SNEC)期間,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光伏產業聯盟、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亞洲光伏產業協會曾代表中國光伏行業發表正式聯合聲明,對美國“雙反”調查表示堅決反對。
聯合聲明指出,中國光伏產品得到世界各國認可主要得益于其更高的性價比、更好的產品質量和更為全面的售后服務,根本沒有傾銷,更不存在非法補貼。貿易保護嚴重阻礙行業發展,更成為美國光伏應用發展的障礙,影響美國實體經濟發展和就業問題的解決。
唐文倩向記者表示,“除了行業組織、企業的積極態度外,我們更希望高層發聲,介入協調。而依照以往案例,這是一條解決問題的捷徑”。
以封死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
進行反制?
毫無疑問,“雙反”損害的是中美雙方產業利益,中國光伏樂于息事寧人,不希望因光伏貿易爭端而殃及更多產業。但現實情況是,美國近期相繼針對中國諸多產業(鋼絲、輪胎等等)發起“雙反”調查,這會不會逼得中方迫于無奈,采取反制措施呢?
要知道,此前在中歐光伏貿易爭端中,中國的一項無意之舉,就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彼時,在中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對歐盟葡萄酒進行“雙反”調查的當天,法國總統奧朗德曾要求歐盟制定統一對華貿易政策。媒體就此分析稱,奧朗德的表態凸顯了情況的嚴重。
一個年貿易額不足10億美元的“葡萄酒”,“觸動”了一直極力支持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稅決定的法國。據說,一些行業組織曾向法國政府乃至歐盟“施壓”,希望其在光伏爭端中對中國做出讓步,以保護清苦葡農的利益。
而今,留給中國光伏的牌有多少呢?“堵住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無疑是一張牌。但除此以外,我們的反制措施并不多。”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所謂加工貿易進口,是改革開放初期為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帶動中國廉價勞動力出口而采取的特殊貿易方式。由于加工貿易進出不征關稅,以這樣的方式進口就可以規避懲罰性關稅。
而自我國實施對美國等國太陽能級多晶硅“雙反”以來,海外企業則大量采取加工貿易進口方式逃避懲罰。若將太陽能級多晶硅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那么,不僅可以鞏固貿易維權成果,更能間接收獲反制效果。
不過,“美國多晶硅并非是唯一通過加工貿易方式逃稅的,這么做的還有歐洲一些國家和韓國等。因此,要發起這樣的‘反制’,不能只針對美國,而必須是將美國、歐洲、韓國等存才此類行為的國家全部囊括其中。”上述業內人士稱,“這個決心,不是那么好下”。
無論如何,各界均不愿看到中美雙方因光伏貿易摩擦而兩敗俱傷,更不愿看到美國的舉動起到“帶頭作用”。
對此,不久前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秘書長孫廣彬曾表示,“近期,我方已聘請律師事務所等相關機構,就澳大利亞、印度‘雙反’調查申請中的代表性等提出質疑。我認為,中國與澳大利亞、印度間的貿易摩擦,將來會取得和解或撤訴的結果”。
北京時間6月3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初步裁定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晶體硅光伏產品獲得了超額政府補貼,補貼幅度為18.56%至35.21%。
即日起,美國商務部將要求美國海關,依據上述補貼幅度,對中國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征收相應的保證金。而根據計劃,在此番公布反補貼初裁結果后,7月28日,美國商務部還將公布反傾銷初裁結果,并于12月11日公布反傾銷、反補貼終裁結果。2015年1月2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最終裁定是否征稅。
對于美方的“貿易壁壘”行徑,昨日,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表示,這一做法勢必使中美光伏貿易糾紛再度升級。中方不僅會密切關注案件的進展,還將保留采取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權利。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唐文倩表示,“我們一直都在與美國行業組織保持聯系,并且會一如既往地協調、組織國內企業積極應訴。此次令人擔憂的不僅是美國‘雙反’本身,還有其可能起到的‘帶頭作用’,比如印度、澳大利亞,甚至是日本都有可能仿效美國的做法”。
Solarbuzz高級分析師廉銳博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距離終裁結果公布尚有6個月的時間,這期間“我方還是有可能與美方達成某種協議的(類似于此前與歐盟達成的價格承諾),這一協議的初衷是,尋找一個既令美國制造業獲利,又能夠被美國光伏下游所能接受的方案”。
不過,對于尋找到某種化解方案,一位業界資深人士并不樂觀,他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留在我們手里的牌(反制)并不多;另一方面,美國不同于歐盟,他們沒有這種協商解決的機制”。
美國二次“雙反”
目的明確
盡管美國曾于2011年針對中國光伏發起了第一次“雙反”,其卻仍以占2013年中國光伏出口額10%的比例,位居中國光伏第三大海外市場。
然而,此次美國發起意在全面嚴格限制中國對美出口晶硅光伏產品的第二次“雙反”,若最終實施,依照其公布的補貼幅度(18.56%至35.21%)及尚未公布的傾銷幅度,中國晶硅光伏產品的唯一出路,似乎只有退出美國市場。
上文業界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一般來說,貿易救濟政策的執行期為5年,只有到期提請情勢變更復議,才能延續或撤銷。因此,“美國在第一次‘雙反’剛剛實施不久后,便發起二次‘雙反’,是極為罕見的。而正是基于這種罕見,令其目的性暴露無遺”。
“當然,美國會讓一切看起來合法,所以在展開針對中國大陸‘雙反’調查的同時,也展開了針對中國臺灣的反傾銷調查。”該人士向記者補充道,“美國第一次‘雙反’時向中國光伏征收14.78%至15.97%的反補貼稅,比此次的18.56%至35.21%少了很多。由此可見,其此番已下定決心。而綜合來看,美國對我國臺灣的反傾銷調查只是虛晃一槍,其核心打擊目標還是中國大陸”。
不久前(5月21日),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展覽會(SNEC)期間,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光伏產業聯盟、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亞洲光伏產業協會曾代表中國光伏行業發表正式聯合聲明,對美國“雙反”調查表示堅決反對。
聯合聲明指出,中國光伏產品得到世界各國認可主要得益于其更高的性價比、更好的產品質量和更為全面的售后服務,根本沒有傾銷,更不存在非法補貼。貿易保護嚴重阻礙行業發展,更成為美國光伏應用發展的障礙,影響美國實體經濟發展和就業問題的解決。
唐文倩向記者表示,“除了行業組織、企業的積極態度外,我們更希望高層發聲,介入協調。而依照以往案例,這是一條解決問題的捷徑”。
以封死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
進行反制?
毫無疑問,“雙反”損害的是中美雙方產業利益,中國光伏樂于息事寧人,不希望因光伏貿易爭端而殃及更多產業。但現實情況是,美國近期相繼針對中國諸多產業(鋼絲、輪胎等等)發起“雙反”調查,這會不會逼得中方迫于無奈,采取反制措施呢?
要知道,此前在中歐光伏貿易爭端中,中國的一項無意之舉,就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彼時,在中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對歐盟葡萄酒進行“雙反”調查的當天,法國總統奧朗德曾要求歐盟制定統一對華貿易政策。媒體就此分析稱,奧朗德的表態凸顯了情況的嚴重。
一個年貿易額不足10億美元的“葡萄酒”,“觸動”了一直極力支持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稅決定的法國。據說,一些行業組織曾向法國政府乃至歐盟“施壓”,希望其在光伏爭端中對中國做出讓步,以保護清苦葡農的利益。
而今,留給中國光伏的牌有多少呢?“堵住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無疑是一張牌。但除此以外,我們的反制措施并不多。”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所謂加工貿易進口,是改革開放初期為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帶動中國廉價勞動力出口而采取的特殊貿易方式。由于加工貿易進出不征關稅,以這樣的方式進口就可以規避懲罰性關稅。
而自我國實施對美國等國太陽能級多晶硅“雙反”以來,海外企業則大量采取加工貿易進口方式逃避懲罰。若將太陽能級多晶硅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那么,不僅可以鞏固貿易維權成果,更能間接收獲反制效果。
不過,“美國多晶硅并非是唯一通過加工貿易方式逃稅的,這么做的還有歐洲一些國家和韓國等。因此,要發起這樣的‘反制’,不能只針對美國,而必須是將美國、歐洲、韓國等存才此類行為的國家全部囊括其中。”上述業內人士稱,“這個決心,不是那么好下”。
無論如何,各界均不愿看到中美雙方因光伏貿易摩擦而兩敗俱傷,更不愿看到美國的舉動起到“帶頭作用”。
對此,不久前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秘書長孫廣彬曾表示,“近期,我方已聘請律師事務所等相關機構,就澳大利亞、印度‘雙反’調查申請中的代表性等提出質疑。我認為,中國與澳大利亞、印度間的貿易摩擦,將來會取得和解或撤訴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