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牌3年,融資3次,融資總額將近4億元。利用這些資金,中海陽(430065)成功度過光伏產業低迷期,并奠定公司由光伏發電向光熱發電華麗轉身的基礎。
公司董事長薛黎明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海陽一直希望能為投資者創造一個好的股份退出或轉讓機制,目前公司已開始準備有關材料,爭取成為首批采取做市轉讓的新三板掛牌公司。待競價轉讓細則明確后,公司也將積極考慮競價轉讓。在新三板制度創新上,中海陽積極參與先行先試,公司正考慮發行優先股和公司債,未來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入到公司更加側重的光熱發電領域。
三輪定增融資4億元
中國證券報:中海陽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掛牌新三板的?
薛黎明:公司2005年注冊以來,大部分時間都在埋頭做實業,那時候企業不懂金融,也沒有金融人才,能想到的唯一融資出路就是向銀行借錢。
201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已經在新三板掛牌的聯飛翔老總向我介紹了新三板的情況,說掛牌能讓資本市場了解企業,公司治理會更加規范,中關村還有專門的扶植基金。這種情況下,我們通過聯飛翔找到了申銀萬國 ,隨后就開始啟動掛牌程序。
中國證券報:公司在新三板掛牌以來,一共進行過3輪定增,總融資額將近4億元。其中2010年上半年第一輪定增PE31倍,2010年下半年第二輪融資PE更是高達57倍,當時怎么能做到如此高的PE?
薛黎明:第一輪融資之所以拿到比較高的PE,首先因為2010年光伏正處于輝煌時期,行業大環境非常好。其次,當時中海陽在光伏大型地面電站建設上走在前面,2008年公司云南石林的項目,已經完成了勘測、設計和施工的整體方案,是國內第一個10兆瓦光伏整體電站,這些投資者都看在眼里。
第二輪融資PE更高,是因為那時公司規模逐漸擴大,業績逐步釋放。更重要的是,當時明確提出2.12億元的募集資金用于更受關注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領域。通過這幾次融資,不但解決了中海陽發展中需要的資金問題,也使公司被更多投資者所熟知。
中國證券報:我注意到,公司最近一次定增PE降至27倍左右,PE下降是否與轉板預期落空有關?
薛黎明:前兩輪融資PE之所以較高,除了當時投資者對整個光伏行業抱有較高預期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投資者對轉板抱有預期。受整個光伏行業陷入低迷影響,2012年公司中期報表財務數據下降很大,我們主動撤回了IPO申請。考慮到第三輪定增融資公司股本規模已從首輪融資的4750萬股擴大至1.8億股,企業透明度越來越高,市盈率橫向對比參照系也更多,因此PE有所降低也是正常的。
爭取成為首批做市公司
中國證券報:在這三輪定增過程中,公司如何尋找潛在的投資者?
薛黎明:第一輪融資的投資者大部分是主辦券商申萬推薦的,后兩輪主動找上門來的投資者居多。在參與中海陽定增的投資者中,更多是對公司前景認同的私募機構或個人。
中國證券報:除了轉板,公司是否還為投資者考慮過其他的退出渠道?未來是否考慮選擇做市或競價方式轉讓?
薛黎明:當時看來,最好的退出機制的確是轉板。2013年整個產業低谷的時候,不少投資者對于如何退出確實有過分歧,但在新三板即將推出做市轉讓和競價轉讓制度后,這些投資者對于退出的前景都很明朗了。
從制度選擇上,我們肯定希望能為投資者創造一個較好的退出或轉讓機制,盡可能滿足投資者的流動性需求。目前公司已開始準備有關材料,爭取成為首批采取做市轉讓的新三板掛牌公司,目前有很多家券商希望為我們做市,但是考慮到溝通成本,我們目前正在深入交流的券商有三四家。待競價轉讓細則明確后,公司也將積極考慮競價轉讓。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未來轉板細則出臺,我們也會考慮進一步跟進。在新三板制度創新上,中海陽始終愿意積極參與和先行先試,公司也正考慮發行優先股和公司債,未來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入到公司更加側重的光熱發電領域當中。
重心將向光熱轉移
中國證券報:你提到未來募資將主要投向光熱領域,在公司未來發展規劃中,光熱會不會超越光伏,成為公司主要的業務發展方向?
薛黎明:是的。在光伏領域,中海陽除了在產業鏈后端的EPC環節排名靠前外,其他領域并不具備太多優勢。盡管目前光伏業務對公司主營收入貢獻仍是最大,但企業未來的成長,需要定位在一個更具開創性、更有核心競爭力的領域,一個更細分、更專業的市場,對于中海陽而言,光熱發電具備上述要素。
未來幾年,光熱發電占公司主營收入的比重將會越來越高,公司將逐漸實現由光伏發電向光熱發電的戰略轉型。光熱發電的業務模式,也將由光伏研發+銷售的啞鈴型模式,轉向研發+制造+銷售并重的模式。中海陽對于光熱發電的投入,將不僅僅限定于槽式一個技術路線。目前看來,公司第二輪融資投到光熱發電領域是完全正確的,成都基地使公司已經擁有了光熱發電主設備制造和光熱電站EPC的能力,如果當時這些錢投到光伏,那么如今企業可能連維持都困難。
我認為,未來太陽能發電行業,大型地面電站,應該由光熱發電主導,光伏發電則以分布式為主。光熱發電的技術優勢,可以很好地和傳統化石能源結合起來。在未來的10到20年內,光熱發電在煤、常規油氣、非常規油氣開采、運輸領域的聯合應用,其市場容量將極為巨大。國內現有光照資源一、二類地區的煤田、油田節能降耗、產能優化就能創造出一個過千億元的光熱市場。
不過,在近幾年內,光伏發電的絕對市場份額肯定還是大于光熱,因此我們對光伏的業務也不會放棄,未來光伏業務將以集團事業部的形式存在。
中國證券報:請對未來光熱發電的單位千瓦造價、度電成本和上網電價做一個預測。
薛黎明:我預計今年推出分區劃分的光熱固定電價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先推出一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結合項目自身情況,核準各項目上網電價,待這批項目建設及運營基本成熟后,再進一步推出光熱發電標桿電價。
按照目前的進度,我預計5年以后,光熱發電單位千瓦造價應較現在降低50%左右,度電成本和上網電價應該小于等于同一時期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和上網電價。
中海陽公司董事長薛黎明預計,5年以后光熱發電單位千瓦造價應較現在降低50%左右,度電成本和上網電價應該小于等于同一時期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和上網電價。
公司董事長薛黎明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海陽一直希望能為投資者創造一個好的股份退出或轉讓機制,目前公司已開始準備有關材料,爭取成為首批采取做市轉讓的新三板掛牌公司。待競價轉讓細則明確后,公司也將積極考慮競價轉讓。在新三板制度創新上,中海陽積極參與先行先試,公司正考慮發行優先股和公司債,未來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入到公司更加側重的光熱發電領域。
三輪定增融資4億元
中國證券報:中海陽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掛牌新三板的?
薛黎明:公司2005年注冊以來,大部分時間都在埋頭做實業,那時候企業不懂金融,也沒有金融人才,能想到的唯一融資出路就是向銀行借錢。
201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已經在新三板掛牌的聯飛翔老總向我介紹了新三板的情況,說掛牌能讓資本市場了解企業,公司治理會更加規范,中關村還有專門的扶植基金。這種情況下,我們通過聯飛翔找到了申銀萬國 ,隨后就開始啟動掛牌程序。
中國證券報:公司在新三板掛牌以來,一共進行過3輪定增,總融資額將近4億元。其中2010年上半年第一輪定增PE31倍,2010年下半年第二輪融資PE更是高達57倍,當時怎么能做到如此高的PE?
薛黎明:第一輪融資之所以拿到比較高的PE,首先因為2010年光伏正處于輝煌時期,行業大環境非常好。其次,當時中海陽在光伏大型地面電站建設上走在前面,2008年公司云南石林的項目,已經完成了勘測、設計和施工的整體方案,是國內第一個10兆瓦光伏整體電站,這些投資者都看在眼里。
第二輪融資PE更高,是因為那時公司規模逐漸擴大,業績逐步釋放。更重要的是,當時明確提出2.12億元的募集資金用于更受關注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領域。通過這幾次融資,不但解決了中海陽發展中需要的資金問題,也使公司被更多投資者所熟知。
中國證券報:我注意到,公司最近一次定增PE降至27倍左右,PE下降是否與轉板預期落空有關?
薛黎明:前兩輪融資PE之所以較高,除了當時投資者對整個光伏行業抱有較高預期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投資者對轉板抱有預期。受整個光伏行業陷入低迷影響,2012年公司中期報表財務數據下降很大,我們主動撤回了IPO申請。考慮到第三輪定增融資公司股本規模已從首輪融資的4750萬股擴大至1.8億股,企業透明度越來越高,市盈率橫向對比參照系也更多,因此PE有所降低也是正常的。
爭取成為首批做市公司
中國證券報:在這三輪定增過程中,公司如何尋找潛在的投資者?
薛黎明:第一輪融資的投資者大部分是主辦券商申萬推薦的,后兩輪主動找上門來的投資者居多。在參與中海陽定增的投資者中,更多是對公司前景認同的私募機構或個人。
中國證券報:除了轉板,公司是否還為投資者考慮過其他的退出渠道?未來是否考慮選擇做市或競價方式轉讓?
薛黎明:當時看來,最好的退出機制的確是轉板。2013年整個產業低谷的時候,不少投資者對于如何退出確實有過分歧,但在新三板即將推出做市轉讓和競價轉讓制度后,這些投資者對于退出的前景都很明朗了。
從制度選擇上,我們肯定希望能為投資者創造一個較好的退出或轉讓機制,盡可能滿足投資者的流動性需求。目前公司已開始準備有關材料,爭取成為首批采取做市轉讓的新三板掛牌公司,目前有很多家券商希望為我們做市,但是考慮到溝通成本,我們目前正在深入交流的券商有三四家。待競價轉讓細則明確后,公司也將積極考慮競價轉讓。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未來轉板細則出臺,我們也會考慮進一步跟進。在新三板制度創新上,中海陽始終愿意積極參與和先行先試,公司也正考慮發行優先股和公司債,未來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入到公司更加側重的光熱發電領域當中。
重心將向光熱轉移
中國證券報:你提到未來募資將主要投向光熱領域,在公司未來發展規劃中,光熱會不會超越光伏,成為公司主要的業務發展方向?
薛黎明:是的。在光伏領域,中海陽除了在產業鏈后端的EPC環節排名靠前外,其他領域并不具備太多優勢。盡管目前光伏業務對公司主營收入貢獻仍是最大,但企業未來的成長,需要定位在一個更具開創性、更有核心競爭力的領域,一個更細分、更專業的市場,對于中海陽而言,光熱發電具備上述要素。
未來幾年,光熱發電占公司主營收入的比重將會越來越高,公司將逐漸實現由光伏發電向光熱發電的戰略轉型。光熱發電的業務模式,也將由光伏研發+銷售的啞鈴型模式,轉向研發+制造+銷售并重的模式。中海陽對于光熱發電的投入,將不僅僅限定于槽式一個技術路線。目前看來,公司第二輪融資投到光熱發電領域是完全正確的,成都基地使公司已經擁有了光熱發電主設備制造和光熱電站EPC的能力,如果當時這些錢投到光伏,那么如今企業可能連維持都困難。
我認為,未來太陽能發電行業,大型地面電站,應該由光熱發電主導,光伏發電則以分布式為主。光熱發電的技術優勢,可以很好地和傳統化石能源結合起來。在未來的10到20年內,光熱發電在煤、常規油氣、非常規油氣開采、運輸領域的聯合應用,其市場容量將極為巨大。國內現有光照資源一、二類地區的煤田、油田節能降耗、產能優化就能創造出一個過千億元的光熱市場。
不過,在近幾年內,光伏發電的絕對市場份額肯定還是大于光熱,因此我們對光伏的業務也不會放棄,未來光伏業務將以集團事業部的形式存在。
中國證券報:請對未來光熱發電的單位千瓦造價、度電成本和上網電價做一個預測。
薛黎明:我預計今年推出分區劃分的光熱固定電價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先推出一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結合項目自身情況,核準各項目上網電價,待這批項目建設及運營基本成熟后,再進一步推出光熱發電標桿電價。
按照目前的進度,我預計5年以后,光熱發電單位千瓦造價應較現在降低50%左右,度電成本和上網電價應該小于等于同一時期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和上網電價。
中海陽公司董事長薛黎明預計,5年以后光熱發電單位千瓦造價應較現在降低50%左右,度電成本和上網電價應該小于等于同一時期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和上網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