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宇宙空間運輸大量構件需要多次發射。過去使用的一次性火箭不僅時間上跟不上需求,成本也十分龐大。
空間太陽能發電系統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世界規模的能源需求,需要發射數百顆空間太陽能發電衛星。就算加快制造速度,1年制造1顆,但1年必須運輸的構件多達幾萬噸。這就需要采用可以重復利用的大型航天運輸機。
上土井說:“就像前面介紹的一樣,實現空間太陽能發電系統估計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為了使研發的成果回報社會,我們從較早階段,就在同步研究能夠小規模投入實用的任務和基礎技術的分拆任務。”
在研發空間太陽能發電系統的過程中得到的基礎技術同樣可以應用于其他領域。比方說,使用微波和激光的無線能源傳輸技術如果應用于地面間傳輸,或許可以置換部分供電電纜。而大型結構體組裝技術估計也將成為未來宇宙開發的推動力。
無線能源傳輸技術確立后,或許還可以為行星探測器等供應能源(出處:JAXA) |
最后,上土井堅定地表示:
“通往空間太陽能發電系統的道路還有著重重阻礙,但我們相信,我們要做的是一點點地推進研究開發的進展,我們為此將不懈地努力。空間太陽能發電系統如果實現,不僅有可能成為承擔未來能源供應重任的基礎設施,還有可能使日本成為能源出口國。雖然不知道需要30年還是40年,但我們會把眼光放遠,力爭早日實現這一目標”。(全文完 特約撰稿人:山田 久美,科學技術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