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4 月30 日收盤于55.49 元,六個月目標價65.00 元
公司于2015年4月30日發布2015年一季報:公司201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21億元,同比增長18.1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7400.04萬元,同比增長52.52%,略高于此前業績預增公告中50%的增長;每股收益0.14元。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單晶硅片屬于高門檻制造業,公司通過產業鏈深耕細作,已形成了自己不可撼動的優勢地位,并打造全產業鏈布局的光伏航母,2015 年公司仍處于高速成長期,國內單晶普及時機成熟,成本、規模仍是公司的核心優勢。
我們預計2015-2017 年EPS 為0.98、1.46、2.14 元,我們給予目標價65 元,對應2016 年45 倍PE,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1)海外市場開拓風險;(2)市場競爭加劇風險;(3)儲能政策不達預期風險。
點評:
單季度毛利率創短期新高。公司一季度毛利率達21.50%,創2012年以來單季度毛利率新高,顯示了超強的成本控制能力。
公司近年來成本下降、尤其是非硅成本下降幅度明顯高于行業其他競爭對手,根據我們拆分估算,公司非硅成本已經下降至0.10$/W,后續隨著金剛線切割等多項先進工藝的推廣升級,隆基有望在成本控制能力方面甩開其他競爭對手,進一步縮短單晶、多晶價格差,另單晶普及更近一步。
國內單晶已經收到認可,替代多晶已不遙遠。全球晶硅光伏電站約有7成使用多晶硅,3成使用單晶硅,且單晶使用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等少數發達國家,在國內應用并不廣泛。然而隨著隆基單晶硅片的品質提升、成本下降,打開了國內市場的推廣之路。公司以自建高效光伏電站為起點,向市場展示了高效單晶的優勢,并已經開始獲得一些巨頭的認可,15年2月與華為簽署備忘錄開展智能化電站,15年3月與特變電工簽署合作協議,宣告了公司單晶硅片收到國內市場關注。公司近日又宣布,已成為中民投組件項目中標候選人,中標金額4億元左右,與通威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漁光互補”應用市場,隆基品牌單晶硅片已經在市場認知階段取得極好效果,目前已經開始進入推廣階段,成長空間將非常廣闊。
單晶時代即將來臨。根據我們的拆分估算,目前P型單晶與多晶的成本差距大約在0.02$/W,經過1-2年的努力,成本差距縮小了約0.01$/W,而金剛線切割、薄片化等技術只適用于單晶,無法在易碎片的多晶上使用,所以未來兩者成本差距仍將拉近,而單晶在轉換效率上增長空間也更大,多晶在達到18-19%的轉換效率后邊際效應開始顯現,增長緩慢,而P型單晶目前轉換效率在19-20%,N型單晶在22-25%,N型理論上甚至可以達到30%的高效率,目前P型單晶在性價比方面已經超越多晶,可以預見不遠的將來隨著成本迫近甚至達到持平,多晶有望大面積被P型單晶取代。
產業鏈全部局,打造光伏航母。公司收購樂葉公司85%股權之后,又投資設立樂葉光伏子公司整個組件業務,公司真正形成了多晶硅-硅片-組件-電站的國內最全產業鏈布局,綜合實力更上一個臺階,依托自身硅片的核心優勢,成為國內單晶的代言人,根據我們此前對于單晶替代多晶的趨勢判斷,公司有望依托國內單晶的普及,成為航母級公司。而單晶相比多晶而言,技術門檻要高很多,工藝沉淀與成本控制是核心,其他企業向追趕隆基的腳步將越發吃力。
股權激勵保駕護航。公司于14年10月公布股權激勵草案,業績考核目標設定為2014-2017年,營業收入較2013年增長不低于40%、80%、130%、180%;扣非凈利潤增長不低于400%、600%、750%、850%。高凈利潤增速一方面彰顯了公司對于未來經營情況的信心,另一方面實施將實現現有管理層、核心技術人才等與公司利益的高度綁定,利于經營團隊的穩定性,進而推動公司長期穩定發展與擴張。
公司于2015年4月30日發布2015年一季報:公司201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21億元,同比增長18.1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7400.04萬元,同比增長52.52%,略高于此前業績預增公告中50%的增長;每股收益0.14元。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單晶硅片屬于高門檻制造業,公司通過產業鏈深耕細作,已形成了自己不可撼動的優勢地位,并打造全產業鏈布局的光伏航母,2015 年公司仍處于高速成長期,國內單晶普及時機成熟,成本、規模仍是公司的核心優勢。
我們預計2015-2017 年EPS 為0.98、1.46、2.14 元,我們給予目標價65 元,對應2016 年45 倍PE,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1)海外市場開拓風險;(2)市場競爭加劇風險;(3)儲能政策不達預期風險。
點評:
單季度毛利率創短期新高。公司一季度毛利率達21.50%,創2012年以來單季度毛利率新高,顯示了超強的成本控制能力。
公司近年來成本下降、尤其是非硅成本下降幅度明顯高于行業其他競爭對手,根據我們拆分估算,公司非硅成本已經下降至0.10$/W,后續隨著金剛線切割等多項先進工藝的推廣升級,隆基有望在成本控制能力方面甩開其他競爭對手,進一步縮短單晶、多晶價格差,另單晶普及更近一步。
國內單晶已經收到認可,替代多晶已不遙遠。全球晶硅光伏電站約有7成使用多晶硅,3成使用單晶硅,且單晶使用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等少數發達國家,在國內應用并不廣泛。然而隨著隆基單晶硅片的品質提升、成本下降,打開了國內市場的推廣之路。公司以自建高效光伏電站為起點,向市場展示了高效單晶的優勢,并已經開始獲得一些巨頭的認可,15年2月與華為簽署備忘錄開展智能化電站,15年3月與特變電工簽署合作協議,宣告了公司單晶硅片收到國內市場關注。公司近日又宣布,已成為中民投組件項目中標候選人,中標金額4億元左右,與通威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漁光互補”應用市場,隆基品牌單晶硅片已經在市場認知階段取得極好效果,目前已經開始進入推廣階段,成長空間將非常廣闊。
單晶時代即將來臨。根據我們的拆分估算,目前P型單晶與多晶的成本差距大約在0.02$/W,經過1-2年的努力,成本差距縮小了約0.01$/W,而金剛線切割、薄片化等技術只適用于單晶,無法在易碎片的多晶上使用,所以未來兩者成本差距仍將拉近,而單晶在轉換效率上增長空間也更大,多晶在達到18-19%的轉換效率后邊際效應開始顯現,增長緩慢,而P型單晶目前轉換效率在19-20%,N型單晶在22-25%,N型理論上甚至可以達到30%的高效率,目前P型單晶在性價比方面已經超越多晶,可以預見不遠的將來隨著成本迫近甚至達到持平,多晶有望大面積被P型單晶取代。
產業鏈全部局,打造光伏航母。公司收購樂葉公司85%股權之后,又投資設立樂葉光伏子公司整個組件業務,公司真正形成了多晶硅-硅片-組件-電站的國內最全產業鏈布局,綜合實力更上一個臺階,依托自身硅片的核心優勢,成為國內單晶的代言人,根據我們此前對于單晶替代多晶的趨勢判斷,公司有望依托國內單晶的普及,成為航母級公司。而單晶相比多晶而言,技術門檻要高很多,工藝沉淀與成本控制是核心,其他企業向追趕隆基的腳步將越發吃力。
股權激勵保駕護航。公司于14年10月公布股權激勵草案,業績考核目標設定為2014-2017年,營業收入較2013年增長不低于40%、80%、130%、180%;扣非凈利潤增長不低于400%、600%、750%、850%。高凈利潤增速一方面彰顯了公司對于未來經營情況的信心,另一方面實施將實現現有管理層、核心技術人才等與公司利益的高度綁定,利于經營團隊的穩定性,進而推動公司長期穩定發展與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