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梁子光伏設施農業——食用菌園區建設 (張帆攝) 張帆 攝
太陽能板空地上的食用菌菇棚 (張帆 攝) 張帆 攝
菇棚內的菌棒六月份就可以出菇了 (張帆 攝) 張帆 攝
(記者張帆)如何既可以發展光伏發電,又可以利用光伏發電的剩余空間不影響農業種植,實現光伏與農業更精準的結合。日前,中新網記者在河北省平泉縣實地采訪時了解到,該縣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投資3億元,占地一千余畝的“綠色光伏+生態農業”相結合的光伏設施農業新模式。
中新網記者在黃土梁子光伏設施農業項目現場看到,一排排整齊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后面,是一幢幢罩著遮陽網的菇棚,每個菇棚內的地面上,萬余個菌棒排列有序。
平泉縣的設施農業光伏發電項目位于黃土梁子鎮,總占地1250畝,總投資3億元,裝機容量30兆瓦,年發電量39448MWh。2014年底,該項目已完成并網發電,每年可節約標煤約1.31萬噸,減輕排放二氧化碳約3.95萬噸,二氧化硫148噸。
北控集團在完成3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后,為有效利用光伏發電板下閑置的土地,也為了給地方發展產業,與當地政府共同實施了光伏設施農業——食用菌園區建設。
“與通常光伏項目不同的是,設施農業光伏發電項目是將光伏發電與設施菜產業緊密聯系在一起,可實現一地兩用。”平泉縣設施農業光伏發電項目負責人趙丙清告訴記者說,設施農業相結合,可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降低建設投入和增加單位面積產值,還能有效提高農村電力設施和清潔能源建設。
據悉,該項目總計建菇棚1200余個,分2期完成,建成后將發展香菇1000萬袋,年產量10000噸,解決500戶農民就業,實現人均增收6萬元以上。截至目前,已完成第1期菇棚130個,余下的菇棚將于今年八月底全部完成。趙丙清說,“菇棚建完后,全部交給當地農戶獨立經營,保證家家有菌棚。”
“菌類生長對光照條件要求偏低,不需要強光照射,在離地兩米多高的太陽能板空地上種植食用菌,一定程度上還起到了為菌棚遮陰的作用,兩者之間并不沖突。”趙丙清說,六月中旬,生產棚的130萬袋香菇就可以出菇了。按每袋菌棒銷售7塊錢估算,產值近千萬元,每戶均利潤將達4萬元以上。
此外,為降低農戶生產投入成本和經營風險。該園區還與農戶簽訂合同,按成本價格提供菌袋,負責技術指導,回收產品。高風險環節全部由合作社和企業承擔,實現農戶效益最大化。該項目全部完成后,年產值將突破億元大關,真正讓農民走上致富路。
此前,?承德市長周仲明在參觀平泉縣黃土梁子鎮30兆瓦設施農業光伏發電項目情況后表示,食用菌大棚上面與光伏的結合,在不改變土地性質的前提下,實現了向立體空間的發展,是一種全新的綜合利用模式,同時,他希望在承德地區復制這種設施農業光伏項目建設,實現綠色能源在承德地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