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晶科能源旗下子公司晶科電力投資建設的江蘇響水100MW兼顧光伏發電和水產養殖的電站項目,是迄今為止華東地區最大的漁光互補項目。作為江蘇境內“漁光互補”投資最大的項目,工程總裝機容量約為100MWp,都采用的是晶科能源高功率的晶硅組件,占地面積約3000畝。項目投運后,預計每年可發電11368.71萬度,可實現售電年銷售收入12000多萬元。
來到這座已建成投產的電站,遠遠望去,一片水面上架滿了藍色的太陽能板,一眼望不到邊,呈現“海天一色”的壯麗景觀。這座“水下養魚、水上發電”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站利用利用高架樁基,將光伏組件立體布置于水面上方,向縱深索取安裝面積,魚塘上空發電,在水下,則大量投放養殖由那些喜蔭、適合“漁光互補”養殖沙塘鱧、蟹、青蝦、桂魚及四大家魚等主要的養殖品種。江蘇是中國電力負荷第二大的省份,光伏發電在該省充足的用電需求下沒有內陸省份光伏發電“棄光”的煩惱,但江蘇發展光伏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相對不足。晶科電力的這種高架的電站安裝設計方式,讓魚塘水面被充分雙倍地利用了,讓業主除了售電收益外,還有漁業養殖收入。同時它還兼具相當的生態價值,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該電站每年可節約標煤3.75萬t(以平均標煤煤耗為330g/kW•h計),相應每年可減少多種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其中減少二氧化碳(CO2)約9.35萬噸,二氧化硫(SO2)排放量約0.33萬噸,氮氧化物(NOX)0.2萬噸,相當于建了一個超過200公頃的闊葉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環保節能的電站。
在河網密集的地區,下層用于水產養殖、上層用于光伏發電,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發電模式特別適合江浙贛湘一帶河湖蕩濕地多、土地稀有地區發展的一種光伏電站建設類型。漁光互補、一地兩用的特點,能夠極大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經濟價值。實現魚、電、環保三豐收,有效防止大氣污染。既能充分利用空間、節約土地資源,又能利用光伏電站調節養殖環境,還能優化地區能源結構、改善環境,并可提高單位魚塘產量、增產增收,在水產養殖和光伏產業上實現領域共享。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多贏。
來到這座已建成投產的電站,遠遠望去,一片水面上架滿了藍色的太陽能板,一眼望不到邊,呈現“海天一色”的壯麗景觀。這座“水下養魚、水上發電”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站利用利用高架樁基,將光伏組件立體布置于水面上方,向縱深索取安裝面積,魚塘上空發電,在水下,則大量投放養殖由那些喜蔭、適合“漁光互補”養殖沙塘鱧、蟹、青蝦、桂魚及四大家魚等主要的養殖品種。江蘇是中國電力負荷第二大的省份,光伏發電在該省充足的用電需求下沒有內陸省份光伏發電“棄光”的煩惱,但江蘇發展光伏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相對不足。晶科電力的這種高架的電站安裝設計方式,讓魚塘水面被充分雙倍地利用了,讓業主除了售電收益外,還有漁業養殖收入。同時它還兼具相當的生態價值,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該電站每年可節約標煤3.75萬t(以平均標煤煤耗為330g/kW•h計),相應每年可減少多種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其中減少二氧化碳(CO2)約9.35萬噸,二氧化硫(SO2)排放量約0.33萬噸,氮氧化物(NOX)0.2萬噸,相當于建了一個超過200公頃的闊葉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環保節能的電站。
在河網密集的地區,下層用于水產養殖、上層用于光伏發電,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發電模式特別適合江浙贛湘一帶河湖蕩濕地多、土地稀有地區發展的一種光伏電站建設類型。漁光互補、一地兩用的特點,能夠極大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的經濟價值。實現魚、電、環保三豐收,有效防止大氣污染。既能充分利用空間、節約土地資源,又能利用光伏電站調節養殖環境,還能優化地區能源結構、改善環境,并可提高單位魚塘產量、增產增收,在水產養殖和光伏產業上實現領域共享。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