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的背景下,全國各地紛紛上馬光伏、風電項目,其中不乏大項目、大企業,正在全力打造“中國電谷”的保定高新區能否保持優勢?在全球金融危機蔓延之下,保定高新區如何化危為機,實現超越?記者走進保定高新區尋找答案。
經濟增長連續三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形成了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新型儲能、高效節能、輸變電及電力自動化等六大產業;培育形成了英利、中航惠騰等行業領軍企業;今年1至9月,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8.43億元,完成銷售收入365.3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35%、21%、27.6%;實際利用外資達3.37億元,已完成全年任務目標……10月30日,在保定高新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他們的驕人成績。
當前,全國各地紛紛進軍新能源產業并形成了各自的領先優勢,對保定“中國電谷”發出了挑戰,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保定高新區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而開發區人的創新追求和創業激情更是開發區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動力。
產業創新,保持優勢
作為國內最早涉足新能源產業的國家級高新區,保定高新區新能源產業明顯的先發優勢為“中國電谷”的迅速崛起打下了堅實基礎,為自身贏得了國內新能源領域的龍頭地位。
人無我有。早在2000年,保定高新區便認定新能源設備制造是我國乃至世界的產業發展方向,選定了一批具有產業創新“DNA”的企業,在資金、政策、場地等方面全力予以扶持。通過整合重組,保定高新區新能源產業設備基地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為國內唯一一家國家級新能源與能源設備產業基地。“當時全國還沒有一家開發區以新能源作為主導產業的,我們是先發者。”保定高新區黨群工作部工作人員說。
人有我強。當前,國內各地紛紛進軍新能源產業,天津、浙江、江蘇等地的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飛速發展,形成了各自的領先優勢。“為保持優勢,我們制訂了《‘中國電谷’新能源產業推動計劃》,提出‘大項目、大規劃、大儲備、大招商、大融資’為著力點,擴大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做強電谷品牌,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堅持龍頭帶動,加大與央企的戰略合作;充分發揮光伏全產業鏈優勢,吸引、發展光伏應用企業向中國電谷聚集;引入關鍵部件制造商,打造真正完整的風電產業鏈條。”保定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孫金博表示。
環境創新,做大做強
在高新區著名企業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大門口“做實做強”四個大字非常醒目。在車間前的操場上,部分員工正在操練武術,氣勢奪人;在車間外,一張張勞動競賽模范、技術能手的大幅照片掛滿了墻壁;在車間里,幾乎每個部室都有員工們創辦的宣傳欄,上面有鼓動人心的奮戰標語、有最高生產紀錄的不斷刷新、有溫馨的經驗分享總結,在這里處處能感受到創業和奮斗的激情。“我們就是要引導企業重視企業文化建設,要他們崇拜員工,激發每一位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激情。”高新區黨群工作部梁田表示。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高新區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大中型企業自主技術創新。鼓勵并支持企業聯合科研院所建研發中心,逐步形成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專業產品研發中心、創業孵化園區四位一體的新能源產學研體系。加強科技計劃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高新區幫助企業積極申報各類政策性資金支持。設立高新區科技扶持資金,促使科技型企業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在政府引導和鼓勵下,高新區企業非常重視技術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掌握,形成了核心競爭力,并逐步占據產業鏈的高端,形成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高新區逆市上揚。“以前,我們的光伏產業就是外國的‘來料加工’,因為我們不掌握核心技術,關鍵設備、原材料都依賴進口,成本高、掙的錢少。現在我們的工藝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關鍵技術上也取得突破。我們的六九硅業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新硅烷工藝,低能耗、高效率、低成本,打破了西方對硅原料的壟斷,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自豪地說。
文化創新,誠信為先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同行業的日益激烈的競爭,保定高新區在做哪些工作?高新區工作人員的回答出乎記者的意料――“我們正在搞企業文化與誠信建設”。表面看來,這似乎與經濟發展、招商引資等風馬牛不相及。但保定高新區人自有高人一籌的戰略思考:產品的競爭實質上是人的比拼,企業競爭的最高境界是企業文化的薄厚,園區的競爭最終是園區軟環境的競爭。
當前,高新區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就是建立企業信用信息征集評價體系。他們采取“政府主導、政策引導,企業自律、多方參與、逐步推進”的方式,在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