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六大“硅基組件超級聯盟”(SMSL)成員中大部分宣布計劃在2016年提高電池產能,在預期的未來十二個月出貨的電池板額定功率方面,技術類型的問題仍非常重要。
本文探討了預計在2016年將被SMSL利用的技術的預測,鑒于現預計SMSL占明年對終端市場出貨的所有組件的50%左右,這六家晶硅制造商的意義更為重要。
本文進一步包括在2016年一月發布《光伏技術與制造》季度報告,及2016年三月在馬來西亞召開PVCellTech會議之前,我們在PV-Tech的母公司Solar Media的內部研發團隊開展的新研究。
當今什么因素推動光伏技術選擇?
在我們著眼于SMSL明年對于電池制造的具體計劃之前,退后一步看看正在電池技術方面發揮作用的市場推動因素非常有用,再看看領先技術類型——p型多晶硅的市場份額目前累計的規模經濟。
當前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對于上游制造的資本支出上漲,其中包括新的工廠、新的生產線、升級、消除瓶頸以及日常維護。我們現已模擬2016年各家SMSL預期的資本支出分配,并整理為圖二。
2016年SMSL資本支出與2015年水平接近的事實呼應了這些制造商大多數對明年的態度,需要保持財政審慎,項目業務以及持續保持一定程度上輕資產所需的資本支出相互矛盾。
事實上,輕資產,或者內部靈活性及外包(或這些天許多人稱之為的外部OEM合作伙伴關系),實際上為SMSL推動出貨量水平季度同比迅速提升提供緩沖。事實上,只要存在第三方足夠合適的產能——并假設這些公司不具備終端市場來確保其自己的組件可以到達最終客戶——我們看到,SMSL可以有效使用這些公司作為規避長期生產/供應過剩的安全網絡。
因此,這使得SMSL大多數(并非所有)以相對穩定的季度工廠利用率運行,然后使用外包部分作為變量,供應組件需求。其風險遠低于試圖內部生產所有組件,唯一缺點是外包成本損失,根據內部和第三方的平衡,可能拉低毛利率幾個百分點。
總的來說這一特點確保SMSL目前運行沒有重復過去資本支出上漲失誤所造成的風險,當時產能增加就像沒有明天一樣。
事實上,盡管產能公告正在以每月數千兆瓦的水平席卷整個行業,但是沒有中國式泛濫,在2009至2011年我們看到毫不夸張數以百計與技術無關的大型參與者。
SMSL資本支出的其他關鍵是缺乏對硅錠和硅片制造的開支。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SMSL低得多的內部硅錠和硅片產能和產量,還因為過去幾年擴張一直非常專注于不斷增長電池和組件產能。
當然其他更為廣泛的行業推動力是保利協鑫(GCL-Poly)的作用,作為在中國對大部分SMSL的實際硅片合資供應商,其產能規模將使任何中國資助的SMSL參與者的直接挑戰都成為徒勞。
事實上,保利協鑫的問題及與六大SMSL的關系也對于2016年電池技術產生重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比較該公司正在為之提供組件的一些千兆瓦產能公司,保利協鑫在電池制造路線圖方面可能更具影響力。
換個角度,最近幾年硅片質量提高占多晶硅電池0.5至0.9%年度平均電池效率提高的50%左右。
仍無需改變p型多晶硅生產
當我們著眼于2016年SMSL內部電池技術時,畫面與今年看到的類似,唯一真正的變化是一組選定的SMSL進行PREC提升。
盡管保利協鑫等公司的硅片供應,肯定對p型多晶硅(標準或PERC結構)市場份額產生重大影響,但是也有可能其他更相關因素阻止向單晶硅(n型或p型基板結構)直接轉變。
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要改變?在這兒我們必須回想起大部分太陽能制造商仍處于恢復模式,只有少數目前純粹參與上游制造。從成本角度來看,對于p型多晶硅內部成本仍是最低的,并開始趨向于每瓦四十分以下。而目前混合組件平均銷售價格水平為每瓦五十五至六十分,我們可以看到,制造業毛利率比過去幾年好多了。
只要外包成本損失可以保持在幾便士,就無需任何批發技術變革(更不必說額外資本支出及停工)。加之2016年前六個月大多數組件供應商“全部預售”的狀況,只需考慮日常維護。
因此,除了韓華Q-CELLS,對于其他SMSL成員而言,很容易選擇在規劃的新生產線增加PERC,2016年大部分生產線可能位于馬來西亞和泰國,使中國生產線生產的標準電池主要用于中國國內市場,直至有真正需求來提升這些生產線。
最后一個圖表顯示,2016年六大SMSL內部電池和組件產能的預期分布,產能水平是有效的年度數字,并非年底額定價值。這一數字分為中國和非中國工廠的電池和組件產能/產量。
事實上,如果我們包括部分SMSL依賴的OEM產能(外包),非中國組件的比例將大幅提高。不管怎樣,2016年可能是對于SMSL而言海外電池生產最終成為現實的一年,這一概念早在2012年提出,當時最初的美國反傾銷案首先影響了電池制造位置。
組件額定功率仍提升
阻礙電池生產線進行任何主要技術改變的另一因素是過去幾年組件額定功率的強勁提升。幾年前,對于60片六英寸p型多晶硅電池,組裝為組件的標準是標準額定功率為235W左右。快進到2015年,這一標準提高到260-265W,對于工藝流程配置沒有大的改變。
由于更好的硅片質量(主要是硅錠鑄造優化),更高品質的漿料用于電池生產結合更高縱橫比的正面印刷,以及在組件階段向多柵線遷移,組件額定功率提高。
電池制造商短期內將60片電池p型組件功率提高到275-280W,增加PERC仍可能是最可行的,但是需要謹慎。
這一轉變遠不是這么簡單,如今只有一家公司——韓華Q-CELLS——成功,在對PERC投入研發約十年后才實施批量生產,可以追溯到Q CELLS的時代,一個內部研發團隊,研發力度幾乎超越當時整個中國大陸和臺灣的整體研發努力。
是否SMSL中國成員可以對多晶硅進行PERC改變目前可能是一個有待討論的問題:最簡單的是2016年不需要。因此,對于SMSL向PERC進行大規模轉移可能直至2017或2018年才會到來,屆時,除了我們今天在背面電池工藝中看到的,看看在結構中的替代品將很有趣。
事實上所有這些主題都主導2016年三月在馬來西亞召開的PVCellTech會議,SMSL高級技術人員等待目前技術路線圖和挑戰,此外當今業界幾乎所有其他領先電池制造商都將發表講話,其中包括SunPower、松下(Panasonic)、SolarWorld、 REC Solar、Sunrise Global及許多其他公司。還將邀請對于電池制造的關鍵設備和材料供應商作報告,以及展示一些未來幾年為競爭性結構增加的一些新的n型活動。
本文探討了預計在2016年將被SMSL利用的技術的預測,鑒于現預計SMSL占明年對終端市場出貨的所有組件的50%左右,這六家晶硅制造商的意義更為重要。
本文進一步包括在2016年一月發布《光伏技術與制造》季度報告,及2016年三月在馬來西亞召開PVCellTech會議之前,我們在PV-Tech的母公司Solar Media的內部研發團隊開展的新研究。
當今什么因素推動光伏技術選擇?
在我們著眼于SMSL明年對于電池制造的具體計劃之前,退后一步看看正在電池技術方面發揮作用的市場推動因素非常有用,再看看領先技術類型——p型多晶硅的市場份額目前累計的規模經濟。
當前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對于上游制造的資本支出上漲,其中包括新的工廠、新的生產線、升級、消除瓶頸以及日常維護。我們現已模擬2016年各家SMSL預期的資本支出分配,并整理為圖二。
2016年SMSL資本支出與2015年水平接近的事實呼應了這些制造商大多數對明年的態度,需要保持財政審慎,項目業務以及持續保持一定程度上輕資產所需的資本支出相互矛盾。
事實上,輕資產,或者內部靈活性及外包(或這些天許多人稱之為的外部OEM合作伙伴關系),實際上為SMSL推動出貨量水平季度同比迅速提升提供緩沖。事實上,只要存在第三方足夠合適的產能——并假設這些公司不具備終端市場來確保其自己的組件可以到達最終客戶——我們看到,SMSL可以有效使用這些公司作為規避長期生產/供應過剩的安全網絡。
因此,這使得SMSL大多數(并非所有)以相對穩定的季度工廠利用率運行,然后使用外包部分作為變量,供應組件需求。其風險遠低于試圖內部生產所有組件,唯一缺點是外包成本損失,根據內部和第三方的平衡,可能拉低毛利率幾個百分點。
總的來說這一特點確保SMSL目前運行沒有重復過去資本支出上漲失誤所造成的風險,當時產能增加就像沒有明天一樣。
事實上,盡管產能公告正在以每月數千兆瓦的水平席卷整個行業,但是沒有中國式泛濫,在2009至2011年我們看到毫不夸張數以百計與技術無關的大型參與者。
SMSL資本支出的其他關鍵是缺乏對硅錠和硅片制造的開支。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SMSL低得多的內部硅錠和硅片產能和產量,還因為過去幾年擴張一直非常專注于不斷增長電池和組件產能。
當然其他更為廣泛的行業推動力是保利協鑫(GCL-Poly)的作用,作為在中國對大部分SMSL的實際硅片合資供應商,其產能規模將使任何中國資助的SMSL參與者的直接挑戰都成為徒勞。
事實上,保利協鑫的問題及與六大SMSL的關系也對于2016年電池技術產生重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比較該公司正在為之提供組件的一些千兆瓦產能公司,保利協鑫在電池制造路線圖方面可能更具影響力。
換個角度,最近幾年硅片質量提高占多晶硅電池0.5至0.9%年度平均電池效率提高的50%左右。
仍無需改變p型多晶硅生產
當我們著眼于2016年SMSL內部電池技術時,畫面與今年看到的類似,唯一真正的變化是一組選定的SMSL進行PREC提升。
盡管保利協鑫等公司的硅片供應,肯定對p型多晶硅(標準或PERC結構)市場份額產生重大影響,但是也有可能其他更相關因素阻止向單晶硅(n型或p型基板結構)直接轉變。
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要改變?在這兒我們必須回想起大部分太陽能制造商仍處于恢復模式,只有少數目前純粹參與上游制造。從成本角度來看,對于p型多晶硅內部成本仍是最低的,并開始趨向于每瓦四十分以下。而目前混合組件平均銷售價格水平為每瓦五十五至六十分,我們可以看到,制造業毛利率比過去幾年好多了。
只要外包成本損失可以保持在幾便士,就無需任何批發技術變革(更不必說額外資本支出及停工)。加之2016年前六個月大多數組件供應商“全部預售”的狀況,只需考慮日常維護。
因此,除了韓華Q-CELLS,對于其他SMSL成員而言,很容易選擇在規劃的新生產線增加PERC,2016年大部分生產線可能位于馬來西亞和泰國,使中國生產線生產的標準電池主要用于中國國內市場,直至有真正需求來提升這些生產線。
最后一個圖表顯示,2016年六大SMSL內部電池和組件產能的預期分布,產能水平是有效的年度數字,并非年底額定價值。這一數字分為中國和非中國工廠的電池和組件產能/產量。
事實上,如果我們包括部分SMSL依賴的OEM產能(外包),非中國組件的比例將大幅提高。不管怎樣,2016年可能是對于SMSL而言海外電池生產最終成為現實的一年,這一概念早在2012年提出,當時最初的美國反傾銷案首先影響了電池制造位置。
組件額定功率仍提升
阻礙電池生產線進行任何主要技術改變的另一因素是過去幾年組件額定功率的強勁提升。幾年前,對于60片六英寸p型多晶硅電池,組裝為組件的標準是標準額定功率為235W左右。快進到2015年,這一標準提高到260-265W,對于工藝流程配置沒有大的改變。
由于更好的硅片質量(主要是硅錠鑄造優化),更高品質的漿料用于電池生產結合更高縱橫比的正面印刷,以及在組件階段向多柵線遷移,組件額定功率提高。
電池制造商短期內將60片電池p型組件功率提高到275-280W,增加PERC仍可能是最可行的,但是需要謹慎。
這一轉變遠不是這么簡單,如今只有一家公司——韓華Q-CELLS——成功,在對PERC投入研發約十年后才實施批量生產,可以追溯到Q CELLS的時代,一個內部研發團隊,研發力度幾乎超越當時整個中國大陸和臺灣的整體研發努力。
是否SMSL中國成員可以對多晶硅進行PERC改變目前可能是一個有待討論的問題:最簡單的是2016年不需要。因此,對于SMSL向PERC進行大規模轉移可能直至2017或2018年才會到來,屆時,除了我們今天在背面電池工藝中看到的,看看在結構中的替代品將很有趣。
事實上所有這些主題都主導2016年三月在馬來西亞召開的PVCellTech會議,SMSL高級技術人員等待目前技術路線圖和挑戰,此外當今業界幾乎所有其他領先電池制造商都將發表講話,其中包括SunPower、松下(Panasonic)、SolarWorld、 REC Solar、Sunrise Global及許多其他公司。還將邀請對于電池制造的關鍵設備和材料供應商作報告,以及展示一些未來幾年為競爭性結構增加的一些新的n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