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田縣八郎潟曾經是面積僅次于琵琶湖的日本第二大湖。秋田縣大潟村是在二戰后糧食短缺時,為了增加稻米產量而排干八郎潟的湖水,于1964年建成的。
大潟村為平均海抜-3.5m的低地,周圍修建了52km的堤壩。為了防止被水淹,目前排水泵站仍利用龐大的電力在抽水。一年的電費約達1.9億日元(2013年度)。另外,由于要在面積廣闊的農田上開展大規模農業,大型農業機械和通行用車輛也在消耗化石燃料。
以高橋浩人村長為中心的村民,意識到這種能源密集型農業經營的問題,很早就在致力可再生能源開發。2013年3月制定了節能和可再生能源開發計劃,其中提出了“2022年之前將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比例提高到村內用電量50%以上”的目標。
作為具體的發電設備,目標中包含有150棟住宅光伏發電(輸出功率3.5kW)、風力發電設備10MW以及2MW的百萬光伏電站等。2013年11月設立了可再生能源商業化的探討委員會,開始對大型風力發電設備及百萬光伏電站進行可行性調查,最終決定首先開發百萬光伏電站。規模約1億(折合人民幣約600萬元)的市民基金4成為村民出資。
2015年10月21日在村有地上竣工的約2MW光伏電站“大潟共生自然能源光伏電站”,就是該村可再生能源促進措施的成果。業務主體為大潟村與民營企業和團體出資成立的第三方企業“大潟共生自然能源”。“大潟村太陽能基金”以隱名合伙方式向該公司出資了部分業務資金,其余業務費由秋田銀行融資。
大潟村為平均海抜-3.5m的低地,周圍修建了52km的堤壩。為了防止被水淹,目前排水泵站仍利用龐大的電力在抽水。一年的電費約達1.9億日元(2013年度)。另外,由于要在面積廣闊的農田上開展大規模農業,大型農業機械和通行用車輛也在消耗化石燃料。
以高橋浩人村長為中心的村民,意識到這種能源密集型農業經營的問題,很早就在致力可再生能源開發。2013年3月制定了節能和可再生能源開發計劃,其中提出了“2022年之前將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比例提高到村內用電量50%以上”的目標。
作為具體的發電設備,目標中包含有150棟住宅光伏發電(輸出功率3.5kW)、風力發電設備10MW以及2MW的百萬光伏電站等。2013年11月設立了可再生能源商業化的探討委員會,開始對大型風力發電設備及百萬光伏電站進行可行性調查,最終決定首先開發百萬光伏電站。規模約1億(折合人民幣約600萬元)的市民基金4成為村民出資。
2015年10月21日在村有地上竣工的約2MW光伏電站“大潟共生自然能源光伏電站”,就是該村可再生能源促進措施的成果。業務主體為大潟村與民營企業和團體出資成立的第三方企業“大潟共生自然能源”。“大潟村太陽能基金”以隱名合伙方式向該公司出資了部分業務資金,其余業務費由秋田銀行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