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可再生能源領域再迎利好,國家能源局正式下發通知,將考慮對火電機組強制實行非水可再生能源的配額考核機制。按照通知精神,到2020年國內所有火電企業所承擔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配額,需占火電發電量的15%以上。
中國政府此前就規劃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則達到20%左右。上述通知也正是為實現該目標而出臺的。
顯然,可再生能源產業正在迎來又一波發展機遇,對于具有光伏、風電所不具備的低成本儲能優勢的光熱發電行業來說,也理應趁此機會發展壯大。那么,作為可再生能源領域中的一支生力軍,在實現2020非化石能源占比15%的目標中,光熱發電將扮演什么角色?又將起到多大作用?針對上述問題,光熱發電行業從業者通過CSPPLAZA微信交流平臺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來自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的符佳表示,從裝機目標來看,到2020年實現水電3.8億千瓦,風電2億千瓦,光伏1.5億千瓦,光熱0.1億千瓦,光熱1GW示范項目不到光伏半個月的裝機,在規劃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起到的作用應該有限。但即使如此也不必過于悲觀,對于光熱業內人士而言,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才看到希望。
與符佳持同樣看法的還有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的曹傳釗,他認為,目前光熱發電的裝機量基本可以忽略,即使加上第一批示范項目1GW,就整個國內裝機體量來說也可以忽略不計。光熱發電行業的發展道路未來還很曲折,但前景光明。
從討論內容可以看出,參與討論的大部分業內人士對于光熱短期內將起到的作用并不抱很大期待,但對于光熱發電未來長期的發展走勢,大部分參與討論者還是充滿希望和信心。
“沒有光熱,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標可以實現,但目光要放長遠,假設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要達到50%、80%甚至要100%,到時沒有光熱可不可行?”北京首航艾啟威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曾煒烽提到了光熱在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他認為,或許目前難以對數十年后下定論,但對太陽能這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對大規模地開發利用進行技術探索,并進行產業化開發、規模化部署都是必要的。
湘電集團有限公司的王旻暉也十分看好光熱長期的發展潛力,他認為,若是追根溯源,化石能源也是很久以前的太陽能形成的,風能和生物質能等則是前端太陽能形成的,而光熱發電是使用即刻的太陽能,使用太陽能越來越直接,越來越靠近前端是大勢所趨,這是必然的結果。
來自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王麗則結合《2016-2022年中國火電設備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中的一組數據進行了分析,據其提供數據顯示: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計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到2020年需求19.6億千瓦、2030年需求30.2億千瓦和2050年需求39.8億千瓦,其中火力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逐年下降,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火電裝機容量分別占比達61%、51%和38%。針對上述數據王麗表示:“這個報告內對于電力需求的準確度不好判斷,但是對于光熱來說,如果能下達雙重條件,即非化石能源供電總量和比例這兩個雙重保障指標,并至少保障其中一個指標落地,那么光熱人的努力就沒有白費。如果只是一個比例,那影響因素太多了,畢竟化石能源還是分母中的最大項,光熱依然受制于各種不可預估條件。”王麗建議,或許行業人士不能只顧盯著發電了,還應尋求多種方式利用光熱。
在可再生能源愈來愈受重視的大環境下,光熱發電也被越來越頻繁的提起,盡管3月中旬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將“實施光熱發電示范工程”納入“十三五”時期能源發展重大工程名單,但光熱發電行業因受示范項目名單及電價政策遲遲未能發布等因素掣肘進展緩慢,不少行業人士仍保持著觀望態度。
綜合整體形勢來看,“十三五”應是中國光熱發電行業一個重要的發展契機,但能否真正實現行業大規模爆發并發揮光熱發電的優勢,不僅僅要靠行業內人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國家給予這個行業更多的重視,盡快出臺合理的電價,從而充分調動行業的積極性,更快地展開實際行動,為實現15%非化石能源占比的目標貢獻出屬于光熱的一份力量。
中國政府此前就規劃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則達到20%左右。上述通知也正是為實現該目標而出臺的。
顯然,可再生能源產業正在迎來又一波發展機遇,對于具有光伏、風電所不具備的低成本儲能優勢的光熱發電行業來說,也理應趁此機會發展壯大。那么,作為可再生能源領域中的一支生力軍,在實現2020非化石能源占比15%的目標中,光熱發電將扮演什么角色?又將起到多大作用?針對上述問題,光熱發電行業從業者通過CSPPLAZA微信交流平臺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來自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的符佳表示,從裝機目標來看,到2020年實現水電3.8億千瓦,風電2億千瓦,光伏1.5億千瓦,光熱0.1億千瓦,光熱1GW示范項目不到光伏半個月的裝機,在規劃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起到的作用應該有限。但即使如此也不必過于悲觀,對于光熱業內人士而言,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才看到希望。
與符佳持同樣看法的還有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的曹傳釗,他認為,目前光熱發電的裝機量基本可以忽略,即使加上第一批示范項目1GW,就整個國內裝機體量來說也可以忽略不計。光熱發電行業的發展道路未來還很曲折,但前景光明。
從討論內容可以看出,參與討論的大部分業內人士對于光熱短期內將起到的作用并不抱很大期待,但對于光熱發電未來長期的發展走勢,大部分參與討論者還是充滿希望和信心。
“沒有光熱,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標可以實現,但目光要放長遠,假設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要達到50%、80%甚至要100%,到時沒有光熱可不可行?”北京首航艾啟威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曾煒烽提到了光熱在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中的重要性,他認為,或許目前難以對數十年后下定論,但對太陽能這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對大規模地開發利用進行技術探索,并進行產業化開發、規模化部署都是必要的。
湘電集團有限公司的王旻暉也十分看好光熱長期的發展潛力,他認為,若是追根溯源,化石能源也是很久以前的太陽能形成的,風能和生物質能等則是前端太陽能形成的,而光熱發電是使用即刻的太陽能,使用太陽能越來越直接,越來越靠近前端是大勢所趨,這是必然的結果。
來自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王麗則結合《2016-2022年中國火電設備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中的一組數據進行了分析,據其提供數據顯示: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計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到2020年需求19.6億千瓦、2030年需求30.2億千瓦和2050年需求39.8億千瓦,其中火力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逐年下降,2020年、2030年和2050年火電裝機容量分別占比達61%、51%和38%。針對上述數據王麗表示:“這個報告內對于電力需求的準確度不好判斷,但是對于光熱來說,如果能下達雙重條件,即非化石能源供電總量和比例這兩個雙重保障指標,并至少保障其中一個指標落地,那么光熱人的努力就沒有白費。如果只是一個比例,那影響因素太多了,畢竟化石能源還是分母中的最大項,光熱依然受制于各種不可預估條件。”王麗建議,或許行業人士不能只顧盯著發電了,還應尋求多種方式利用光熱。
在可再生能源愈來愈受重視的大環境下,光熱發電也被越來越頻繁的提起,盡管3月中旬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將“實施光熱發電示范工程”納入“十三五”時期能源發展重大工程名單,但光熱發電行業因受示范項目名單及電價政策遲遲未能發布等因素掣肘進展緩慢,不少行業人士仍保持著觀望態度。
綜合整體形勢來看,“十三五”應是中國光熱發電行業一個重要的發展契機,但能否真正實現行業大規模爆發并發揮光熱發電的優勢,不僅僅要靠行業內人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國家給予這個行業更多的重視,盡快出臺合理的電價,從而充分調動行業的積極性,更快地展開實際行動,為實現15%非化石能源占比的目標貢獻出屬于光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