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快速發展的太陽能發電領域制造零部件的臺灣公司將經歷一段困難時期╋并可能被迫進行整合。
這些企業面臨問題的原因是處在供應鏈的中段╋并且不能進行垂直整合。這些企業均不生產用于太陽能板和電池的多晶硅╋同時也基本未參與太陽能系統的整合。
同時╋他們還受到來自大陸的低價競爭對手和本地大型公司的擠壓。
雖然需求不斷增長╋但制造或組裝太陽能電池的臺灣公司利潤率下滑╋他們除合并和創立自己的品牌外別無選擇。
元大證券(Yuanta Securities)預計╋明年亞洲太陽能電池需求可能增長一倍╋增幅高于全球的50%。
元大證券駐香港的分析師Min Li表示╋太陽能電池行業最終將成為一個大宗商品行業╋因為進入的門坎很低╋這也正是大陸的公司為什么發展迅速的原因╋因此必須開發自己的品牌╋同時╋如果規模不夠大的話將難以生存。
臺灣2008年出口了總功率900兆瓦的太陽能電池╋總價值較2007年增長一倍╋達到31.5億美元╋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為11.6%。
茂迪股份有限公司(Motech Industries Inc., 6244.OT)董事長左元淮(Simon Tsuo)預計╋2012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發貨量將達到250億瓦╋較2008年增長4倍。按產量計算╋茂迪股份是臺灣最大和全球第八大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商。
但奔亞證券(Primasia Securities)表示╋強勁的需求導致了供給過剩╋而且過剩狀況將持續至2011年╋盡管發貨量增長╋但明年太陽能電池價格將下降20%-30%。
臺灣還處在供應鏈的中段╋既依賴上游企業提供電池生產原料多晶硅╋也需要依靠下游系統整合商。系統整合商由于擁有品牌╋能夠獲得較高利潤率。
左元淮表示╋由于擁有對多晶硅供給的控制以及獲得政府貸款╋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 Co., STP)和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Yingli Green Energy Holding Co., YGE)等大陸公司得以進行垂直整合。
元大證券的Li表示╋大陸企業的成本較歐洲企業低33%╋較日本企業低22%。
太陽能電池模組組裝企業景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Kinmac Solar Corp.)執行長黃炳鱗(Robert Huang)表示╋目前臺灣有超過20家電池模組組裝商╋總產能約600兆瓦╋這一數字必須達到至少10億瓦才能具備規模效應╋否則很難單從價格方面進行競爭。
不過╋由于氣候變化方面的擔憂似乎必定將促使太陽能行業出現數十年的快速增長╋一些資金雄厚的臺灣大型企業打算采取行動。
這些公司中包括晶片巨頭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TSM, 簡稱?臺積電)和聯華電子(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 UMC)、平板制造商友達光電(AU Optronics Corp., AUO)、以及化工巨頭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Plastics Co., 1301.TW, 簡稱?臺灣塑膠)。這些企業均在發展各自的綠色能源業務。
近期╋臺積電首席執行長蔡力行(Rick Tsai)接管了一個新的部門╋該部門專門發展太陽能和發光二極管等清潔技術。
友達光電5月份成立了一家系統整合公司╋同時在9月份通過斥資1.25億美元收購日本硅晶圓生產商M. Setek Co. 15%的股權向上游和下游拓展了業務。
工業技術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分析師Jay Wang表示╋臺積電等公司可能導致太陽能行業發生巨大改變╋因為這些公司擁有強大財務實力╋能夠進行垂直整合。
-Alex Pevzner
(Alex Pevzner是道瓊斯通訊社駐臺北的一名記者╋報導能源和非科技領域的消息。聯系方式886-2-2502-2557或alex.pevzner@dowjon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