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報道,2016年6月13日——雖然煤炭和天然氣價格很可能繼續保持低迷,但是這仍然無法阻止未來幾十年內世界電力系統發生根本性轉變,即向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有助于系統平衡等技術,如電池,過渡。
在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最新的長期預測《2016年新能源展望》報告中,對全球煤炭、天然氣和石油價格的預測顯著低于去年,但至關重要的是,最新預測也顯示風能和太陽能成本將急劇下降。
在這份2016–2040年的預測中,有關碳排放的部分喜憂參半。雖然中國將經歷較平緩的GDP增長,中國的經濟轉型意味著最早將在2025年達到碳排放峰值,但印度和其他亞洲新興市場燃煤發電量的增加將導致204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仍高出2015年水平約700百萬噸或5%。
BNEF歐洲、中東和非洲區域業務負責人、《2016年新能源展望》的首席作者
Seb Henbest表示:“2016至2040年間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將達7.8萬億美元,但如果要使世界碳排放量達到實現聯合國2攝氏度氣候目標指導下的水平,則仍需要數萬億的額外投資。”
2016年新能源展望的10大發現:
•煤炭和天然氣價格將持續保持低迷。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長期預測認為,煤炭和天然氣價格將分別下降33%和30%,表明二者將出現供應過剩,這又將降低燃煤或天然氣發電成本。
•風能和太陽能成本將大幅下降。到2040年,每兆瓦時陸上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平準化成本將分別下降41%和60%,到2020年代這兩種技術將成為許多國家最便宜的發電方式,到本世紀三十年代,二者將成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最便宜的發電方式。
•化石燃料發電將吸引2.1萬億美元的投資。燃煤和燃氣發電投資將繼續,特別在新興經濟體中,約1.2萬億美元將用于新增燃煤發電廠建設,另外8920億美元將用于新增燃氣發電廠。
•可再生能源將吸引最多投資。綠色能源領域將吸引約7.8萬億美元的投資,其中陸上和海上風電投資達3.1萬億美元,大型并網規模、屋頂和其他小型太陽能發電投資3.4萬億美元,水電投資9110億美元。
•實現“2攝氏度目標”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除了7.8萬億美元的投資,世界仍需在
2040年之前向零排放電源投資5.3萬億美元,以便阻止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超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設定的450ppm“安全”限值。
•電動汽車市場的繁榮將進一步促進電力需求的增長。到2040年,電動汽車將使全球電力需求增加2701太瓦時或8%,與此相對應的是,BNEF預測電動汽車將占到全球輕型汽車新增銷量的35%,即4100萬輛,是2015年數量的90倍。
•電池的大量應用將優化小型光伏系統的使用。電動汽車的興起將進一步壓縮電池成本,幫助分布式儲能電池裝機容量在2040年達到759吉瓦時,此類電池主要用于存儲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產生的電量,然后應需求放電,目前的裝機容量僅為1.4吉瓦時。
•中國燃煤發電的走勢將在之前預測基礎上再壓縮。中國的經濟轉型以及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意味著中國10年后的燃煤發電量將比BNEF去年的預測再低1000太瓦時或21%。
•印度將成為未來全球碳排放走勢的關鍵。從2016年到2040年,印度的電力需求預計將增長3.8倍。盡管其未來24年的可再生能源投資達6110億美元,核能投資達1150億美元,印度將繼續嚴重依賴燃煤電廠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這將導致印度2040年的年度電力行業碳排放增加兩倍。
•可再生能源將在歐洲占主導地位,在美國超越天然氣。到2040年,歐洲70%的電力都將來自風能、太陽能、水力發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電廠,而2015年這一占比僅為32%。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份額將從2015年的14%躍升至2040年的44%,而同期燃氣發電量占比將從33%降至31%。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首席執行官Jon Moore表示:“新一期的《新能源展望》對煤炭和天然氣價格的預測明顯低于2015年的預測,但引人注目的是,即便如此,新預測仍表明未來25年將持續快速地向清潔能源轉變。”
《2016年新能源展望》的高級能源經濟學家Elena Giannakopoulou補充道:“令人吃驚的是,除了在北美,我們的預測并沒有顯示將會出現天然氣黃金時代。作為一種全球性的發電資源,天然氣將在2027年被可再生能源超越。到了2037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超過煤炭發電量。”
主要發電技術在2016-2040年間的年度發電量(1000太瓦時)
資料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新2016年新能源展望
煤炭前景的判斷對是否能實現國際氣候變化目標至關重要。去年12月在巴黎氣候大會上,196個國家一致同意限制全球變暖,從而使“地表溫度上升要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 “盡快達到全球碳排放峰值”。《2016年新能源展望》表明,盡管全球已開始轉向可再生能源,電力行業的碳排放量在未來11年仍不會達到峰值。
《2016年新能源展望》以各國的項目規劃、當前政策、未來電力需求走勢模擬、電力系統動態和技術成本為基礎,但并未考慮2020后任何加速脫碳的進一步政策措施。約65名專業分析師參與了此預測。
媒體可點擊此鏈接this link下載《2016年新能源展望》的概要內容。
在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最新的長期預測《2016年新能源展望》報告中,對全球煤炭、天然氣和石油價格的預測顯著低于去年,但至關重要的是,最新預測也顯示風能和太陽能成本將急劇下降。
在這份2016–2040年的預測中,有關碳排放的部分喜憂參半。雖然中國將經歷較平緩的GDP增長,中國的經濟轉型意味著最早將在2025年達到碳排放峰值,但印度和其他亞洲新興市場燃煤發電量的增加將導致204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仍高出2015年水平約700百萬噸或5%。
BNEF歐洲、中東和非洲區域業務負責人、《2016年新能源展望》的首席作者
Seb Henbest表示:“2016至2040年間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將達7.8萬億美元,但如果要使世界碳排放量達到實現聯合國2攝氏度氣候目標指導下的水平,則仍需要數萬億的額外投資。”
2016年新能源展望的10大發現:
•煤炭和天然氣價格將持續保持低迷。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長期預測認為,煤炭和天然氣價格將分別下降33%和30%,表明二者將出現供應過剩,這又將降低燃煤或天然氣發電成本。
•風能和太陽能成本將大幅下降。到2040年,每兆瓦時陸上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平準化成本將分別下降41%和60%,到2020年代這兩種技術將成為許多國家最便宜的發電方式,到本世紀三十年代,二者將成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最便宜的發電方式。
•化石燃料發電將吸引2.1萬億美元的投資。燃煤和燃氣發電投資將繼續,特別在新興經濟體中,約1.2萬億美元將用于新增燃煤發電廠建設,另外8920億美元將用于新增燃氣發電廠。
•可再生能源將吸引最多投資。綠色能源領域將吸引約7.8萬億美元的投資,其中陸上和海上風電投資達3.1萬億美元,大型并網規模、屋頂和其他小型太陽能發電投資3.4萬億美元,水電投資9110億美元。
•實現“2攝氏度目標”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除了7.8萬億美元的投資,世界仍需在
2040年之前向零排放電源投資5.3萬億美元,以便阻止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超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設定的450ppm“安全”限值。
•電動汽車市場的繁榮將進一步促進電力需求的增長。到2040年,電動汽車將使全球電力需求增加2701太瓦時或8%,與此相對應的是,BNEF預測電動汽車將占到全球輕型汽車新增銷量的35%,即4100萬輛,是2015年數量的90倍。
•電池的大量應用將優化小型光伏系統的使用。電動汽車的興起將進一步壓縮電池成本,幫助分布式儲能電池裝機容量在2040年達到759吉瓦時,此類電池主要用于存儲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產生的電量,然后應需求放電,目前的裝機容量僅為1.4吉瓦時。
•中國燃煤發電的走勢將在之前預測基礎上再壓縮。中國的經濟轉型以及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意味著中國10年后的燃煤發電量將比BNEF去年的預測再低1000太瓦時或21%。
•印度將成為未來全球碳排放走勢的關鍵。從2016年到2040年,印度的電力需求預計將增長3.8倍。盡管其未來24年的可再生能源投資達6110億美元,核能投資達1150億美元,印度將繼續嚴重依賴燃煤電廠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這將導致印度2040年的年度電力行業碳排放增加兩倍。
•可再生能源將在歐洲占主導地位,在美國超越天然氣。到2040年,歐洲70%的電力都將來自風能、太陽能、水力發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電廠,而2015年這一占比僅為32%。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份額將從2015年的14%躍升至2040年的44%,而同期燃氣發電量占比將從33%降至31%。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首席執行官Jon Moore表示:“新一期的《新能源展望》對煤炭和天然氣價格的預測明顯低于2015年的預測,但引人注目的是,即便如此,新預測仍表明未來25年將持續快速地向清潔能源轉變。”
《2016年新能源展望》的高級能源經濟學家Elena Giannakopoulou補充道:“令人吃驚的是,除了在北美,我們的預測并沒有顯示將會出現天然氣黃金時代。作為一種全球性的發電資源,天然氣將在2027年被可再生能源超越。到了2037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超過煤炭發電量。”
主要發電技術在2016-2040年間的年度發電量(1000太瓦時)
資料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新2016年新能源展望
煤炭前景的判斷對是否能實現國際氣候變化目標至關重要。去年12月在巴黎氣候大會上,196個國家一致同意限制全球變暖,從而使“地表溫度上升要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 “盡快達到全球碳排放峰值”。《2016年新能源展望》表明,盡管全球已開始轉向可再生能源,電力行業的碳排放量在未來11年仍不會達到峰值。
《2016年新能源展望》以各國的項目規劃、當前政策、未來電力需求走勢模擬、電力系統動態和技術成本為基礎,但并未考慮2020后任何加速脫碳的進一步政策措施。約65名專業分析師參與了此預測。
媒體可點擊此鏈接this link下載《2016年新能源展望》的概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