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于近日聯合發布《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明確核定了棄風、棄光地區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以及相關結算和監管要求等,為走出可再生能源產業面臨的最大困境提供了有效途徑。
6月份,國家能源局又正式對外公布今年全國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18.1GW,其中普通光伏電站項目12.6GW,光伏領跑技術基地規模5.5GW,為光伏行業發展提供了支撐,業內人士表示,按照往年的光伏扶貧量計算,今年光伏電站總的指標或將超過20GW。縱觀整個二季度,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表明,作為新能源應用的重要一環,光伏行業持續受到熱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二季度,媒體的鏡頭也頻繁對準新能源行業,其中,集新能源綜合應用、造血式扶貧、農業三創、農業全產業鏈經營、一二三產聯動于一身的光伏農業模式引起廣泛關注。在這期間,一家國內企業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三上央視,憑借國內首創的光伏農業模式,吸引央視頻頻聚焦。這家企業就是昌盛日電,憑借自身的創新發展模式,昌盛日電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將光伏與農業完美結合,其創新發展的腳印印在了20多個省份的大地上。
探秘:央視頻頻聚焦的背后
2016年4月6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 “光伏改變生活”的報道刷爆了光伏業內的朋友圈,昌盛日電的光伏農業模式成為了業內討論和熱議的話題;2016年6月8日,央視財經頻道《經濟新聞聯播》“來自創新一線的報道”,將創新的鏡頭對準了位于青島即墨的昌盛日電,該公司的光伏農業小鎮與青島農業創客空間引發業內熱議。2016年6月9日央視財經頻道《第一時間》也予以報道。2016年6月13日,昌盛日電正在打造的太陽能小鎮又登上央視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的專題報道,報道再次深度解讀了光伏農業模式及對當地經濟和居民的深刻影響。
這不禁讓人們心生疑惑,為什么昌盛日電的光伏農業產業園區模式會頻頻受到關注?近幾年,國家政策的春風讓光伏行業迎來春天, 那么昌盛日電何以在眾多光伏企業中脫穎而出呢?
而原因之一便是光伏農業模式與當前國家發展新能源和現代農業的要求高度吻合。2011年,昌盛日電首創的光伏農業科技大棚模式在青島即墨市落地生根,并以青島為中心逐漸向全國輻射。而歷經多年的發展,棚頂發電、棚下種植的全新模式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并頻頻見諸報端。
昌盛日電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多次表示,近年來昌盛日電不斷致力于光伏農業領域的探索創新,以光伏農業產業綜合體為載體,實現了集新能源綜合應用模式、造血式扶貧模式、農業‘創新、創業、創客’三創模式、農業全產業鏈經營模式、一二三產聯動的全新產業模式,即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土地上產出清潔電力、帶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真正實現帶動農民增收、幫助農民就業,又能孵化農業企業做大做強、培育農業創客。
創新:光伏農業綜合體內“種”企業
據了解,昌盛日電的光伏農業模式以光伏農業產業綜合體為載體,已在全國建成40余個光伏現代產業園區,在這些園區內,通過園區化管理、平臺化運營的模式,為園區內農民提供農業設施、農業種苗、技術指導、金融支持、統一包銷等各個環節的支持服務,讓一批傳統的農民、年輕的大學生和白領等都聚集到園區內開創自己的事業,61歲的孫允堂、90后創業者張金等都是創業者的代表。
而這樣的光伏農業產業綜合體不光為個體創業者孵化創業夢想,更多的是很多處在幼年的農業項目在園區內茁壯成長,在孵化企業的同時,一批新農人悄然出現在當地居民的視線中。根據報道,目前,僅青島即墨光伏小鎮的農業創客空間已經成功孵化了30多個企業和項目,年營業收入達到1.5億元,帶動就業人數300余人。今后,這一創業模式還將在昌盛日電全國其他園區進行復制推廣。
動作:已與華為全面合作 推農業現代化
據報道,在今年的SNEC展會上,昌盛日電還與華為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昌盛日電高層對此表示,一直以來,昌盛日電在光伏農業產業領域的發展非常重視在戰略層面上堅持產業模式持續創新、堅持光伏農業產業體系不斷完善兩方面工作的兩手抓。
此次合作,昌盛日電將引入華為領先的信息技術優勢,從而使公司的光伏農業模式在電站安全性、土地利用率、建設周期乃至投資收益等多個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該公司表示,這將成為昌盛日電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有力推手。
背后:新三板能源行業表現搶眼
光伏農業模式這些年頻頻被提及,就在前段時間披露的2015年企業年報中,昌盛日電憑借營收22.04億元和高達1.74億元的凈利潤,成功拔得新三板能源企業頭籌。從企業年報中不難發現,2016年昌盛日電將進一步加強光伏農業綜合利用項目的全國布局,緊抓農業園區運營及持有運營電站業務增量,計劃開發總量 1,400MW的光伏項目,其中自持電站開發計劃700MW。
6月份,國家能源局又正式對外公布今年全國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18.1GW,其中普通光伏電站項目12.6GW,光伏領跑技術基地規模5.5GW,為光伏行業發展提供了支撐,業內人士表示,按照往年的光伏扶貧量計算,今年光伏電站總的指標或將超過20GW。縱觀整個二季度,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表明,作為新能源應用的重要一環,光伏行業持續受到熱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二季度,媒體的鏡頭也頻繁對準新能源行業,其中,集新能源綜合應用、造血式扶貧、農業三創、農業全產業鏈經營、一二三產聯動于一身的光伏農業模式引起廣泛關注。在這期間,一家國內企業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三上央視,憑借國內首創的光伏農業模式,吸引央視頻頻聚焦。這家企業就是昌盛日電,憑借自身的創新發展模式,昌盛日電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將光伏與農業完美結合,其創新發展的腳印印在了20多個省份的大地上。
探秘:央視頻頻聚焦的背后
2016年4月6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 “光伏改變生活”的報道刷爆了光伏業內的朋友圈,昌盛日電的光伏農業模式成為了業內討論和熱議的話題;2016年6月8日,央視財經頻道《經濟新聞聯播》“來自創新一線的報道”,將創新的鏡頭對準了位于青島即墨的昌盛日電,該公司的光伏農業小鎮與青島農業創客空間引發業內熱議。2016年6月9日央視財經頻道《第一時間》也予以報道。2016年6月13日,昌盛日電正在打造的太陽能小鎮又登上央視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的專題報道,報道再次深度解讀了光伏農業模式及對當地經濟和居民的深刻影響。
這不禁讓人們心生疑惑,為什么昌盛日電的光伏農業產業園區模式會頻頻受到關注?近幾年,國家政策的春風讓光伏行業迎來春天, 那么昌盛日電何以在眾多光伏企業中脫穎而出呢?
而原因之一便是光伏農業模式與當前國家發展新能源和現代農業的要求高度吻合。2011年,昌盛日電首創的光伏農業科技大棚模式在青島即墨市落地生根,并以青島為中心逐漸向全國輻射。而歷經多年的發展,棚頂發電、棚下種植的全新模式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并頻頻見諸報端。
昌盛日電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多次表示,近年來昌盛日電不斷致力于光伏農業領域的探索創新,以光伏農業產業綜合體為載體,實現了集新能源綜合應用模式、造血式扶貧模式、農業‘創新、創業、創客’三創模式、農業全產業鏈經營模式、一二三產聯動的全新產業模式,即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土地上產出清潔電力、帶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真正實現帶動農民增收、幫助農民就業,又能孵化農業企業做大做強、培育農業創客。
創新:光伏農業綜合體內“種”企業
據了解,昌盛日電的光伏農業模式以光伏農業產業綜合體為載體,已在全國建成40余個光伏現代產業園區,在這些園區內,通過園區化管理、平臺化運營的模式,為園區內農民提供農業設施、農業種苗、技術指導、金融支持、統一包銷等各個環節的支持服務,讓一批傳統的農民、年輕的大學生和白領等都聚集到園區內開創自己的事業,61歲的孫允堂、90后創業者張金等都是創業者的代表。
而這樣的光伏農業產業綜合體不光為個體創業者孵化創業夢想,更多的是很多處在幼年的農業項目在園區內茁壯成長,在孵化企業的同時,一批新農人悄然出現在當地居民的視線中。根據報道,目前,僅青島即墨光伏小鎮的農業創客空間已經成功孵化了30多個企業和項目,年營業收入達到1.5億元,帶動就業人數300余人。今后,這一創業模式還將在昌盛日電全國其他園區進行復制推廣。
動作:已與華為全面合作 推農業現代化
據報道,在今年的SNEC展會上,昌盛日電還與華為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昌盛日電高層對此表示,一直以來,昌盛日電在光伏農業產業領域的發展非常重視在戰略層面上堅持產業模式持續創新、堅持光伏農業產業體系不斷完善兩方面工作的兩手抓。
此次合作,昌盛日電將引入華為領先的信息技術優勢,從而使公司的光伏農業模式在電站安全性、土地利用率、建設周期乃至投資收益等多個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該公司表示,這將成為昌盛日電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有力推手。
背后:新三板能源行業表現搶眼
光伏農業模式這些年頻頻被提及,就在前段時間披露的2015年企業年報中,昌盛日電憑借營收22.04億元和高達1.74億元的凈利潤,成功拔得新三板能源企業頭籌。從企業年報中不難發現,2016年昌盛日電將進一步加強光伏農業綜合利用項目的全國布局,緊抓農業園區運營及持有運營電站業務增量,計劃開發總量 1,400MW的光伏項目,其中自持電站開發計劃700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