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0日上午,眾多光伏行業高管在出席第四屆中國新能源峰會時呼吁盡快確定太陽能發電上網電價,促進建設國內的光伏市場。業界認為太陽能發電上網電價每度1.09元不足以培育國內光伏市場,建議應介于每度1.5元到1.8元之間。
唯獨光伏發電沒有設定上網電價
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介紹,目前風力發電明確招標電價或政府指導價(目前大約0.4-0.6元/kWh);生物質為標桿電價0.5-0.7元/kWh,比風電略高;唯獨光伏發電尚未明確電價。
實踐中,多項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已經實現并網發電,但都還沒有確定上網電價。中海洋(北京)新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黎明介紹說,他們承建、運營的兩個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已經應地方政府的要求并網發電,但還沒有得到確切的報價,光伏發電上網更多帶有政府色彩。
國內尚未建立光伏市場
“中國光伏行業利用5-6年時間,占據了國際光伏市場50%以上的份額。”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表示,目前原材料多晶硅98%來自國內,一半以上生產線已經能國產,但生產出來的光伏產品主要售往國外。而與此對比的是國內光伏市場尚未建立。
“光伏上網電價遲遲不確定,不僅影響了國內光伏市場的建設,也對美國、德國、日本產生影響,這些國家怎么還會推行鼓勵政策?”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表示。
據報道,德國可能于4月間大大消減對于光伏發電的補貼。業內有分析稱,德國政府認為對于新能源的補貼,使中國企業從中獲益。
光伏發電招標變成企業秀
據悉,政府部門曾多次組織光伏發電招標,但企業報價不一。去年底一次招標中,高的報到了每度1.6元,低的報價不到1元。
“部分企業為了奪標的名聲,不合理定價,導致政府部門判斷困難。定價高了挨罵,定價低了也挨罵。”高紀凡分析認為,光伏上網標桿電價遲遲不能確定有企業自身的原因。
中海洋(北京)新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黎明認為,之所以企業愿意虧本競標,是因為招投標項目有限,企業寧愿低價競標,將虧空的部分看成是廣告費。
業內建議標桿電價和招標并行
去年6月,被業內認為具有標桿意義的敦煌光伏電站項目,最終招標價為1.09元/度。此后部分專家建議,應以此價格作為參照,制定光伏發電上網的固定電價。
對此,劉漢元認為是:“一個不好的暗示!”他表示,這個價格對于培育國內光伏市場沒有促進作用。他認為光伏上網電價定在1.5元左右,并運行3年左右,政府用不超過100億的投入,可以培育出國內光伏市場。
而中海洋(北京)新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黎明則建議標桿上網電價和招標并行。以省為單位確定標桿上網電價,而10兆瓦以上的國家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的招標。
薛黎明建議全國平均光伏上網標桿電價介于1.5元至1.8元之間,而例如西藏等光照條件好、成本低的地區,可以定在1.0元至1.2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