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以下簡稱“《展望》”)中文版在京發布。《展望》指出,2015至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預期增長30%左右,年均增長1.3%,明顯低于全球GDP年均3.4%的預期增長速度,這反映出能效的提升將抵消能源的增長。《展望》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26%,占全球凈增長量的35%。隨著中國能源結構的持續演變,中國的能源強度在2035年前將下降45%,年降幅為3%。
《展望》預測,雖然未來二十年非化石燃料將占能源供應增長量的一半,但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仍將是拉動世界經濟的主要能源來源,占2035年能源供應總量的75%以上,2015年這一比例為85%。
不過,石油的用途將發生急劇變化。到21世紀30年代初,石油的非燃料用途,特別是用于石化產品的生產,將成為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稱,屆時“石油需求最主要的增長來源將不會是汽車、卡車或飛機動力用油,而是塑料和織物等其他物品的生產,這一現象和過去相比的確是一大變化”。
同時,天然氣需求的增長速度要快于石油或煤炭,年均增長率為1.6%。到2035年,其作為一次能源的份額將超過煤炭,成為第二大燃料來源。到2035年,液化天然氣供應將迅速增長,占到天然氣交易量的一半以上。這一增長主要來自于美國、澳大利亞和非洲的供應,可能會出現以美國氣價為基準的全球一體化天然氣市場。
中國天然氣消耗量增長超過國內產量,因而到2035年,進口天然氣占總消耗量的比重將從2015年的30%上升至近40%。在歐洲,天然氣進口份額將從2015年的約50%上升至2035年的80%以上。
得益于鼓勵行業和發電轉型的能源政策,煤炭所占份額繼續縮小,并向天然氣轉移。主要增長來自中國、中東和美國。預計到21世紀20年代中期,中國煤炭消耗量將達到峰值。而印度將成為最大的煤炭需求增長市場,其在世界煤炭需求中的份額從2015年的約10%上升至2035年的20%。
《展望》還預計,可再生能源將是增長最快的燃料來源,年均增長率為7.6%,在未來二十年將翻兩番。未來20年,中國將是可再生能源增長的最大來源,其可再生能源增量將超過歐盟和美國之和。
總體來說,預計碳排放量將以低于過去20年的1/3的速度增長,年均增長率為0.6%,這反映出能源效率和燃料結構的不斷變化。然而,預計在此期間,能源使用中碳排放在基本情景下仍將增長約13%。這遠遠超過《巴黎氣候協定》預期的目標。BP認為,碳定價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
《展望》預測,雖然未來二十年非化石燃料將占能源供應增長量的一半,但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仍將是拉動世界經濟的主要能源來源,占2035年能源供應總量的75%以上,2015年這一比例為85%。
不過,石油的用途將發生急劇變化。到21世紀30年代初,石油的非燃料用途,特別是用于石化產品的生產,將成為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來源。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稱,屆時“石油需求最主要的增長來源將不會是汽車、卡車或飛機動力用油,而是塑料和織物等其他物品的生產,這一現象和過去相比的確是一大變化”。
同時,天然氣需求的增長速度要快于石油或煤炭,年均增長率為1.6%。到2035年,其作為一次能源的份額將超過煤炭,成為第二大燃料來源。到2035年,液化天然氣供應將迅速增長,占到天然氣交易量的一半以上。這一增長主要來自于美國、澳大利亞和非洲的供應,可能會出現以美國氣價為基準的全球一體化天然氣市場。
中國天然氣消耗量增長超過國內產量,因而到2035年,進口天然氣占總消耗量的比重將從2015年的30%上升至近40%。在歐洲,天然氣進口份額將從2015年的約50%上升至2035年的80%以上。
得益于鼓勵行業和發電轉型的能源政策,煤炭所占份額繼續縮小,并向天然氣轉移。主要增長來自中國、中東和美國。預計到21世紀20年代中期,中國煤炭消耗量將達到峰值。而印度將成為最大的煤炭需求增長市場,其在世界煤炭需求中的份額從2015年的約10%上升至2035年的20%。
《展望》還預計,可再生能源將是增長最快的燃料來源,年均增長率為7.6%,在未來二十年將翻兩番。未來20年,中國將是可再生能源增長的最大來源,其可再生能源增量將超過歐盟和美國之和。
總體來說,預計碳排放量將以低于過去20年的1/3的速度增長,年均增長率為0.6%,這反映出能源效率和燃料結構的不斷變化。然而,預計在此期間,能源使用中碳排放在基本情景下仍將增長約13%。這遠遠超過《巴黎氣候協定》預期的目標。BP認為,碳定價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