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一則澳大利亞標準協會起草AS/NZS 5139安全標準的傳言引發了世界儲能圈對產業發展的擔憂,這一規則將禁止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安裝在室內和車庫內,并要求其安裝在獨立的建筑中。
這份草案還將涵蓋對各類型儲能電池系統安裝的具體要求和規定,以分辨并減輕與儲能系統安裝有關的各種隱患。此外,昆士蘭監管機構還公布了一則建議,即這一限制不應只包括鋰電池,而應囊括所有電池儲能單元。這一事件再次激發社會各界對儲能安全問題的關注。
在業內看來,這一事件將引發系列連鎖反應:增加額外的儲能系統成本,使儲能系統缺乏經濟性;影響電池性能,在非理想且不可控的環境下,電池性能也會受溫度、濕度影響;即使這份草案和相關建議未被采納成為法律內容,也會影響市場對產業的判斷,將使數億元規模的市場面臨風險。
全球儲能安全準則體系尚未形成
實際上,電池產品已普遍應用于人們日常生活,但對于各領域儲能系統應用而言,市場仍以新技術來看待,這有其自身商業化應用不足的原因,也有政策和市場支持力度不夠等因素。
市場對此類產品所產生的問題尤為關注,安全問題較為突出,直接制約著儲能技術應用甚至是儲能產業發展。特別是鋰離子電池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已不是近年第一次登上圈內“熱搜”,包括2013年的全日空航空公司波音787客機在美國波士頓因機上鋰電池起火和2016年三星手機電池起火等安全事件都讓鋰電池“背負罵名”。
根據中關村儲能聯盟對全球儲能項目的跟蹤,今年紐約市首個鋰離子電池項目獲批部署于用戶公寓內,以往由于用戶對火災等隱患存在擔憂,加之紐約市有全國最嚴格的消防規則,儲能項目應用困難重重。盡管紐約宣布到2020年完成100MWh的儲能建設目標(目前只有4.8MWh完成安裝),但進展相對緩慢,消防安全問題成為主要阻力之一,特別是建筑物中鋰離子電池的應用還需要經過繁雜的審批手續才能實現。
在德國,盡管政府并沒有限制儲能系統應用于室內,但也明確提出德國儲能市場雖趨于成熟,但安全規則的標準化工作仍在同步進行。在澳大利亞,包括戶用在內的離網電池系統安裝標準已經形成,但仍有人擔心這些標準已遠落后于快速發展的儲能技術本身。
可以說,隨著儲能產業的發展,全球儲能安全準則體系正在形成,但仍存在一定缺失。
儲能規則、標準事關產業發展
當前,全球儲能市場正迎來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戶用儲能緊隨分布式光伏而快速發展,在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和地區受到追捧,且市場潛力巨大,包括特斯拉、Sonnen等在內的全球儲能服務提供商都在加緊布局,全球儲能規?;虡I發展一觸即發。但任何一項新技術的普及都要面臨安全評估,顯然在這一問題上,政府和相關行業管理部門要提前做好約束。
一方面,因安全問題特別是起火問題,就完全否定儲能技術應用或禁止儲能技術應用是不客觀的,這不僅否定了儲能技術的價值,也在新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另眼相看之嫌。若如澳大利亞傳言所述,那是否意味著也要對包括筆記本電腦、手機等日常電池應用設備進行重新認知,還要對因線路老化等問題引發的火災概率進行重新評估。所以,要明確儲能帶來的價值,而不是因其尚未成為日常生活必需品而將其所產生的個別問題放大來看待。
另一方面,雖然澳大利亞的限制標準略顯嚴苛,但也體現了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安全問題的關注。包括Sonnen、LG和比亞迪等在內的企業紛紛發聲,聲明在世界范圍內應用的戶用儲能產品并未發生類似的著火事件,德國也對儲能安全使用問題進行了驗證。但很顯然,現有安全規范體系和項目審批程序尚不健全,針對儲能安全制定相應的規則和標準勢在必行,且要與儲能產業發展同步。
在我國,由于國家支持政策尚未明確儲能身份,有關儲能的審批和標準體系也不健全,特別是在一些大型城市落地儲能項目還面臨很大的瓶頸,也引起了規劃、綠化、消防、城市管理等部門的重點關注。儲能既不能作為建筑走審批流程(復雜且增加成本),又不能作為設施影響城市景觀,特別是不能出現安全隱患和問題。除在政策制度方面完善外,有必要推動系統設計、設備制造、系統并網、運行維護和安裝調試等方面標準準則體系建設,掃清儲能產業發展和技術應用障礙。
落實儲能安全保障
實際上,在三星電池出現問題后,韓國就表示將加強鋰離子電池的安全要求,并定期進行檢查,以避免類似著火事件再次發生。同時,應用鋰電池的設備要經過更為常規的安全測試。
在日本,為促進儲能技術應用,一些涉及儲能的審批程序雖逐步簡化,但仍通過有關指南和條例規范儲能技術應用。包括火災與災害管理局、內政和通信部制定的消防條例和防火條例,都對危險物質和大規模儲能電池進行了相應的規定。
德國太陽能產業協會曾在2014年基于鋰離子電池家用儲能系統的安全性作了一篇全方位的報告,并對電池系統隱患來源、可能的預防措施和可能采取的糾正措施進行了說明。
今年2月,澳大利亞標準協會發布了儲能標準路線圖,這份路線圖指出,推廣儲能首先必須要重點關注儲能系統的安裝、產品安全和性能標準,還要落實電池回收、處理與運輸、培訓等方面的標準。此外,澳大利亞清潔能源委員會也提出了儲能系統安裝的認證方案,同時為消費者提供儲能系統安裝和使用的最佳安全實踐指導。
美國很多組織機構也為儲能技術應用出臺了相應的規范和標準,涵蓋安裝、認證、消防等。且隨儲能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規則也在不斷更新。
對此,我們建議:一是加強對消費者和設計安裝人員的提示,并對設計和安裝人員進行認證和培訓,特別是小型的商業化儲能系統;二是設計儲能安全準則和標準體系,并將相關事件報告納入數據庫進行管理和公示;三是在難以評估儲能電池價值的情況下,加強對儲能電池的回收管理;四是推動產業發展與安全管理建設同步,既要避免“一竿子”打倒,也要找出核心問題并對相對成熟的技術進行篩選。
這份草案還將涵蓋對各類型儲能電池系統安裝的具體要求和規定,以分辨并減輕與儲能系統安裝有關的各種隱患。此外,昆士蘭監管機構還公布了一則建議,即這一限制不應只包括鋰電池,而應囊括所有電池儲能單元。這一事件再次激發社會各界對儲能安全問題的關注。
在業內看來,這一事件將引發系列連鎖反應:增加額外的儲能系統成本,使儲能系統缺乏經濟性;影響電池性能,在非理想且不可控的環境下,電池性能也會受溫度、濕度影響;即使這份草案和相關建議未被采納成為法律內容,也會影響市場對產業的判斷,將使數億元規模的市場面臨風險。
全球儲能安全準則體系尚未形成
實際上,電池產品已普遍應用于人們日常生活,但對于各領域儲能系統應用而言,市場仍以新技術來看待,這有其自身商業化應用不足的原因,也有政策和市場支持力度不夠等因素。
市場對此類產品所產生的問題尤為關注,安全問題較為突出,直接制約著儲能技術應用甚至是儲能產業發展。特別是鋰離子電池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已不是近年第一次登上圈內“熱搜”,包括2013年的全日空航空公司波音787客機在美國波士頓因機上鋰電池起火和2016年三星手機電池起火等安全事件都讓鋰電池“背負罵名”。
根據中關村儲能聯盟對全球儲能項目的跟蹤,今年紐約市首個鋰離子電池項目獲批部署于用戶公寓內,以往由于用戶對火災等隱患存在擔憂,加之紐約市有全國最嚴格的消防規則,儲能項目應用困難重重。盡管紐約宣布到2020年完成100MWh的儲能建設目標(目前只有4.8MWh完成安裝),但進展相對緩慢,消防安全問題成為主要阻力之一,特別是建筑物中鋰離子電池的應用還需要經過繁雜的審批手續才能實現。
在德國,盡管政府并沒有限制儲能系統應用于室內,但也明確提出德國儲能市場雖趨于成熟,但安全規則的標準化工作仍在同步進行。在澳大利亞,包括戶用在內的離網電池系統安裝標準已經形成,但仍有人擔心這些標準已遠落后于快速發展的儲能技術本身。
可以說,隨著儲能產業的發展,全球儲能安全準則體系正在形成,但仍存在一定缺失。
儲能規則、標準事關產業發展
當前,全球儲能市場正迎來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戶用儲能緊隨分布式光伏而快速發展,在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和地區受到追捧,且市場潛力巨大,包括特斯拉、Sonnen等在內的全球儲能服務提供商都在加緊布局,全球儲能規?;虡I發展一觸即發。但任何一項新技術的普及都要面臨安全評估,顯然在這一問題上,政府和相關行業管理部門要提前做好約束。
一方面,因安全問題特別是起火問題,就完全否定儲能技術應用或禁止儲能技術應用是不客觀的,這不僅否定了儲能技術的價值,也在新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另眼相看之嫌。若如澳大利亞傳言所述,那是否意味著也要對包括筆記本電腦、手機等日常電池應用設備進行重新認知,還要對因線路老化等問題引發的火災概率進行重新評估。所以,要明確儲能帶來的價值,而不是因其尚未成為日常生活必需品而將其所產生的個別問題放大來看待。
另一方面,雖然澳大利亞的限制標準略顯嚴苛,但也體現了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安全問題的關注。包括Sonnen、LG和比亞迪等在內的企業紛紛發聲,聲明在世界范圍內應用的戶用儲能產品并未發生類似的著火事件,德國也對儲能安全使用問題進行了驗證。但很顯然,現有安全規范體系和項目審批程序尚不健全,針對儲能安全制定相應的規則和標準勢在必行,且要與儲能產業發展同步。
在我國,由于國家支持政策尚未明確儲能身份,有關儲能的審批和標準體系也不健全,特別是在一些大型城市落地儲能項目還面臨很大的瓶頸,也引起了規劃、綠化、消防、城市管理等部門的重點關注。儲能既不能作為建筑走審批流程(復雜且增加成本),又不能作為設施影響城市景觀,特別是不能出現安全隱患和問題。除在政策制度方面完善外,有必要推動系統設計、設備制造、系統并網、運行維護和安裝調試等方面標準準則體系建設,掃清儲能產業發展和技術應用障礙。
落實儲能安全保障
實際上,在三星電池出現問題后,韓國就表示將加強鋰離子電池的安全要求,并定期進行檢查,以避免類似著火事件再次發生。同時,應用鋰電池的設備要經過更為常規的安全測試。
在日本,為促進儲能技術應用,一些涉及儲能的審批程序雖逐步簡化,但仍通過有關指南和條例規范儲能技術應用。包括火災與災害管理局、內政和通信部制定的消防條例和防火條例,都對危險物質和大規模儲能電池進行了相應的規定。
德國太陽能產業協會曾在2014年基于鋰離子電池家用儲能系統的安全性作了一篇全方位的報告,并對電池系統隱患來源、可能的預防措施和可能采取的糾正措施進行了說明。
今年2月,澳大利亞標準協會發布了儲能標準路線圖,這份路線圖指出,推廣儲能首先必須要重點關注儲能系統的安裝、產品安全和性能標準,還要落實電池回收、處理與運輸、培訓等方面的標準。此外,澳大利亞清潔能源委員會也提出了儲能系統安裝的認證方案,同時為消費者提供儲能系統安裝和使用的最佳安全實踐指導。
美國很多組織機構也為儲能技術應用出臺了相應的規范和標準,涵蓋安裝、認證、消防等。且隨儲能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規則也在不斷更新。
對此,我們建議:一是加強對消費者和設計安裝人員的提示,并對設計和安裝人員進行認證和培訓,特別是小型的商業化儲能系統;二是設計儲能安全準則和標準體系,并將相關事件報告納入數據庫進行管理和公示;三是在難以評估儲能電池價值的情況下,加強對儲能電池的回收管理;四是推動產業發展與安全管理建設同步,既要避免“一竿子”打倒,也要找出核心問題并對相對成熟的技術進行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