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從上世紀誕生之初就自帶光環,受到各界追捧。進入新世紀,為應對全球能源危機,各國更是競相發展新能源項目,中國當然不甘落后,在光電、水電、風電等新能源建設方面都位居全球前列。而且,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在中企“走出去”行動中,新能源技術、產品出海也是一大亮點。然而,大好局面也掩蓋不了存在的問題。在國內新能源發展中,存在著一邊是大規模建設,一邊是生產出來的電卻無法消納、“邊建邊棄”的怪圈。
“目前,新能源消納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其發展的最突出問題。”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但是,新能源消納問題是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暫時困難,也是技術性挑戰,我們不能“因噎廢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要求,抓緊解決機制和技術問題,優先保障清潔能源發電上網,有效緩解棄水、棄風、棄光狀況。
浪費驚人 遮蔽下的利益之爭
新能源消納問題,其實與新能源快速發展相伴產生,并不是一個新問題。但是去年,中國浪費的風電可以供一個大城市用一整年,可謂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
再來看看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數據,2016年,全國棄風電量為497億千瓦時,較 2015 年的 339 億千瓦時上漲 46.6%。其中,甘肅棄風率43%,棄風電量 104 億千瓦時。與棄風現象同樣嚴重的是,西北地區尤其是甘肅、新疆等光伏裝機大的省份棄光率居高不下,面臨新能源消納難題。
“去年,在經濟新常態下,電力需求明顯下降。”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經濟新常態使電力供需平衡這一促進電力發展的基本矛盾正在發生轉變,由長期以來的以供應不足為矛盾的主要方面,轉向需求不足為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在電力市場需求不足之時,各地擴大新能源裝機容量的慣性卻仍然很大。
業內人士認為,從表面上看,造成棄水棄風棄光問題的原因是由于需求不足,但深層原因其實是新能源發展與電力系統長期協調不好的結果。
“現行的電力系統是以常規化石能源為基礎的電力運行系統,是哪兒有需求就在哪里建電廠,而新能源則是以供為原則建廠,也就是哪里太陽輻射量多、哪里有足夠大的風力,就在當地建光伏、風力發電廠。此外,不論是從技術、基礎設施、電力市場特性還是行業管理上,新能源與傳統電力系統都存在不協調問題。”業內人士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企業、地方政府的利益與更高層面的社會利益并不完全一致,還存在利益難以平衡和社會承受能力有限等問題。
道阻且長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棄風、棄光等問題關乎電源系統的布局、結構、輸送通道以及就地消納和整個電網平衡的問題,問題雖多,但各方都在不斷努力,期待盡早解決新能源發電消納難題。
目前,為了能夠在更低負荷下運行,便于更加靈活地參與電網調峰調頻,國家能源局已經開始對部分燃煤機組進行改造。抽水蓄能電站和氣電調峰機組也都已經開始建設,“國家規劃 2020 年前完成2.2 億千瓦的煤電靈活性改造,力度很大。”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說。
國家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發展部副主任張正陵在該公司今年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國家電網率先試點棄風棄光跨區現貨交易,充分利用現有通道裕度,累計組織交易近1000筆,外送電量18.5億千瓦時。此外,還在東北積極推動輔助服務市場,提高煤電企業參與調峰的積極性。東北通過輔助服務市場,已增加新能源發電量 6億千瓦時。
作為我國棄風棄光現象嚴重的地方之一,甘肅省一方面在省內啟動雙級高端調試,緩解河西新能源輸電通道受限問題,另一方面積極協調新能源外送,與其他省區市開展跨省交易,期待以“內調外送”的方法使新能源棄風棄光率大幅降低。
在各方努力下,我國新能源消納難題正在化解。今年 1 至 4 月,國家電網經營區域消納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別增長 24%和 77%,棄風、棄光率同比分別下降 7.2 個和5.3個百分點。雖然新能源消納局面短期內有所好轉,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局部地區棄風棄光問題仍然突出。
“解決我國新能源消納問題,需要在技術和機制上加快推動實施一些關鍵措施。比如,加快調峰能力建設、外送通道建設、現貨市場建設及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出臺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加快電能替代等。”張正陵表示。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要從根本上解決新能源消納難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必須從供給側各方進行統一協調、共同發力。從政策上來說,國家可以使用階梯電價進行調節,使電廠可以根據電價的不同調節生產,同時還應完善頂層設計,避免盲目大規模建廠。從技術方面來說,應盡快補齊特高壓、超高壓電網建設滯后于電源建設的短板,構建與全國電力大市場相適應的輸電“高速路網”。從需求側而言,應大力發展經濟,增加用電需求。
“目前,新能源消納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其發展的最突出問題。”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但是,新能源消納問題是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暫時困難,也是技術性挑戰,我們不能“因噎廢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要求,抓緊解決機制和技術問題,優先保障清潔能源發電上網,有效緩解棄水、棄風、棄光狀況。
浪費驚人 遮蔽下的利益之爭
新能源消納問題,其實與新能源快速發展相伴產生,并不是一個新問題。但是去年,中國浪費的風電可以供一個大城市用一整年,可謂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
再來看看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數據,2016年,全國棄風電量為497億千瓦時,較 2015 年的 339 億千瓦時上漲 46.6%。其中,甘肅棄風率43%,棄風電量 104 億千瓦時。與棄風現象同樣嚴重的是,西北地區尤其是甘肅、新疆等光伏裝機大的省份棄光率居高不下,面臨新能源消納難題。
“去年,在經濟新常態下,電力需求明顯下降。”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經濟新常態使電力供需平衡這一促進電力發展的基本矛盾正在發生轉變,由長期以來的以供應不足為矛盾的主要方面,轉向需求不足為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在電力市場需求不足之時,各地擴大新能源裝機容量的慣性卻仍然很大。
業內人士認為,從表面上看,造成棄水棄風棄光問題的原因是由于需求不足,但深層原因其實是新能源發展與電力系統長期協調不好的結果。
“現行的電力系統是以常規化石能源為基礎的電力運行系統,是哪兒有需求就在哪里建電廠,而新能源則是以供為原則建廠,也就是哪里太陽輻射量多、哪里有足夠大的風力,就在當地建光伏、風力發電廠。此外,不論是從技術、基礎設施、電力市場特性還是行業管理上,新能源與傳統電力系統都存在不協調問題。”業內人士說。
在業內人士看來,企業、地方政府的利益與更高層面的社會利益并不完全一致,還存在利益難以平衡和社會承受能力有限等問題。
道阻且長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棄風、棄光等問題關乎電源系統的布局、結構、輸送通道以及就地消納和整個電網平衡的問題,問題雖多,但各方都在不斷努力,期待盡早解決新能源發電消納難題。
目前,為了能夠在更低負荷下運行,便于更加靈活地參與電網調峰調頻,國家能源局已經開始對部分燃煤機組進行改造。抽水蓄能電站和氣電調峰機組也都已經開始建設,“國家規劃 2020 年前完成2.2 億千瓦的煤電靈活性改造,力度很大。”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說。
國家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發展部副主任張正陵在該公司今年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國家電網率先試點棄風棄光跨區現貨交易,充分利用現有通道裕度,累計組織交易近1000筆,外送電量18.5億千瓦時。此外,還在東北積極推動輔助服務市場,提高煤電企業參與調峰的積極性。東北通過輔助服務市場,已增加新能源發電量 6億千瓦時。
作為我國棄風棄光現象嚴重的地方之一,甘肅省一方面在省內啟動雙級高端調試,緩解河西新能源輸電通道受限問題,另一方面積極協調新能源外送,與其他省區市開展跨省交易,期待以“內調外送”的方法使新能源棄風棄光率大幅降低。
在各方努力下,我國新能源消納難題正在化解。今年 1 至 4 月,國家電網經營區域消納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別增長 24%和 77%,棄風、棄光率同比分別下降 7.2 個和5.3個百分點。雖然新能源消納局面短期內有所好轉,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局部地區棄風棄光問題仍然突出。
“解決我國新能源消納問題,需要在技術和機制上加快推動實施一些關鍵措施。比如,加快調峰能力建設、外送通道建設、現貨市場建設及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出臺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加快電能替代等。”張正陵表示。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要從根本上解決新能源消納難題,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必須從供給側各方進行統一協調、共同發力。從政策上來說,國家可以使用階梯電價進行調節,使電廠可以根據電價的不同調節生產,同時還應完善頂層設計,避免盲目大規模建廠。從技術方面來說,應盡快補齊特高壓、超高壓電網建設滯后于電源建設的短板,構建與全國電力大市場相適應的輸電“高速路網”。從需求側而言,應大力發展經濟,增加用電需求。